资源简介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课时二西北地区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西北地区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铁路的分布,并分析其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掌握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能源优势。能力目标:1、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地图的判断和运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学习,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2、通过学习西北地区工农业经济建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阅读材料“从草原到荒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的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而得出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本区草场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而农业生产只能在那些有灌溉水源的地区进行。在分析西北地区的牧业和农业发展时,要注意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材最后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以进一步加深对西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写的是哪一个地区?(学生回答:西北地区)[走进西北]播放中国西北地区视频http://v./v_show/id_XMTI4NTU1MDEy.html,并阅读已学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适当解释析,从中感受西北地区苍凉壮阔的景色。二.【展示目标】三.【自主学习】1、读图4-31“西北地区”图,然后依次完成P93活动1~3小题。2、读图4-31“西北地区”图及课本P94内容,回答问题:(1)位置和范围:西北地区位于、山脉、山脉、山脉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省北部。(2)居民:汉族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3)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和“”(新疆地形特征),位于第二阶梯上。②气候:由于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新疆西北部因受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③河流:河流稀少,大多数是河。(4)本区有哪些重要的牧业基地?(5)本区的农业类型及分布(绿州农业)绿洲农业_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731124.htm(6)结合图4-31,说出本区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7)阅读“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北地区”,西气东输-搜搜百科http://baike./v372052.htm?ch=ch.bk.innerlink【小结】:①是本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原因:②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向、的变化。原因:。3.西部大开发战略①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气田,往东直通、。②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4.交通:以铁路和航空为主。主要铁路线有:兰新线、京包—包兰线、南疆线、北疆线。四.【合作探究】1、西北地区的绿洲为什么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2、讨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质量好的原因4.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治理措施五.【教师精讲点拨】六.【课堂总结】七.【同步练习】1、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A、气候干旱B、温暖湿润C、寒冷干燥D、沙漠广布2、我国夏季绝对气温最高的地方是()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吐鲁番盆地D、南沙群岛3、我国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人类活动4、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短缺D、水资源不足5、有利于保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A、经营管理粗放B、超载放牧C、盲目开垦D、退耕还林还草6、我国的长绒棉主要分布的省区是()A、河北B、湖北C、新疆D、宁夏八.【拓展提升】暑假你从呼和浩特乘坐火车至乌鲁木齐旅游,介绍沿线的主要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教学反思“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对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联系实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用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充当学生的“向导”——把学生引向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向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通过本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