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入新课结合视频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那么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你从视频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通过视频可知:在当今社会,我们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法律,法律会与我们共同成长。答:①在网络上散播谣言;②不遵守规则;③贩卖假货等。讲授新课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运用你的经验讲授新课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运用你的经验讲授新课一、学会依法办事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破产,多年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小宇的爸爸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小宇妈妈每次都会带着小宇去敲邻居家的门,寻求帮助,邻居对此也很无奈。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爸爸喝醉后打骂妈妈,冲小宇撒气,是一种家暴行为,侵害了小宇和他妈妈的合法权利,是违法行为。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答:小宇妈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你怎样看待小宇妈妈的这种做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如果你是小宇妈妈,你会怎样做?向单位、村委会、居委会、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在第一时间报警,避免受到人身伤害。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庇护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解决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探究与分享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答:(1)晓程可以先给他们钱,然后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2)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捍卫者。讲授新课1.依法办事的要求:①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捍卫者。讲授新课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二、树立法治意识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讲授新课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中,你知道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吗?你了解它吗?讲授新课你知道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吗?你了解它吗?(1)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是:宪法(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一切与宪法相悖的法律皆无效……讲授新课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结合视频谈谈宪法宣誓制度的誓词有哪些?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讲授新课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讲授新课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讲授新课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探究与分享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讲授新课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第十三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观点辨析有人认为现在是法治时代,我们青少年只要认真学习法律就可以了,不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你认为对吗?讲授新课西安高新一中2020届模拟政协社团撰写的《关于助力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智能生活的提案》,5月15日交到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刘三阳手中,带上了今年的全国两会。刘三阳说:“这件提案角度选得很好,这一点难能可贵。提案既有背景也有现状分析,格式也规范,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这条建议很好。我认为提出这个提案是比较有价值的。”高三学生李怡然说:“原来总以为两会是大人们才能参与的事情,如今我们切身参与其中,并且通过努力和团队协作自己的提案被带到了两会现场,我觉得很自豪也更了解政协的工作、机制与内容,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国协商民主的优势。我想今后我会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贡献。”你怎样看待李怡然等同学的行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探究与分享讲授新课3.如何树立法治意识?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②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讲授新课拓展空间:P103页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依法维权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信赖、遵守和捍卫法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含素材).pptx 一分钟学宪法——“国家工作人员就职.mp4 两会微视 中国法治捍卫公平与正义.mp4 国家引擎——中国宪法“小科普”.mp4 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