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作者称赞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全国农村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3. 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历史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都是在9月召开的,但“两会”的召开间隔了(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供销合作社 C.一大二公 D.公私合营 6.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新中国领导人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吗( ) A.巩固 充实 发展 提高 B.调整 补充 发展 提高 C.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D.巩固 发展 提高 调整 7. “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出现动乱局面开始于( ) A.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全国掀起“大串联”高潮 B.毛泽东支持上海夺权,全国进入向“走资派”夺权的高潮 C.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进行争夺个人权力的宗派活动 D.四五运动时“四人帮”残酷镇压悼念群众 8.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9.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其中1980—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11. 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优越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3. 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14. 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A.“一国两制” B.八项主张 C.“三不”政策 D.“三通”政策 15. 如图是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某期的封面,封面上的照片为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合影。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照片为运动员游览美国名胜所拍 B.照片拍摄于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 C.此举打开了中美人民友谊的大门 D.表明美国社会各界赞同中美建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6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列举两位为创建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湘籍元勋。 (3)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在法制、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4)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1978年对农村生产关系又做了怎样的调整?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①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 (2)材料一中划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18.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了复兴的奋斗凯歌。 【伟大探索】 图1党的“一大” 图2开国大典 图3遵义会议 图4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共“一大”是哪一年召开的?你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周年? (2)图2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图3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图4会议中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辉煌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深圳成为一座“一夜崛起之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中国开展了务实、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5)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感悟历史】 (6)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BDA 6-10CBABC 11-15DBCBC 二、非选择题 16. (1)五四运动。忧国忧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毛泽东、彭德怀。(答案符合要求皆可) (3)法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符合要求皆可) (4)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78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1)A②;B③④;C①。 (2)改革开放。 (3)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 (4)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 18. (1)1921年;91周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新中国)的成立。 (3)毛泽东。 (4)经济建设。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勇于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不断走向成熟。(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