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工业革命中,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机器是( )
A.骡机 B.蒸汽机
C.汽船 D.珍妮机
2. 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 )
A.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
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D.瓦特改进蒸汽机
3. 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4. “160多年(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个学说是指( )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启蒙思想 D.生物进化论
5. 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的网上民意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发表 B.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C.《人权宣言》发表 D.《共产党宣言》发表
6. 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记着“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他们纪念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宪章运动
C.《国际歌》的诞生 D.“五月流血周”
7. 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8.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9.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土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 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继续发展,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 )
①俄国 ②日本 ③美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 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中涌现的杰出女英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女贞德 D.克莱武
12. 下列有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②其性质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③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④玻利瓦尔从南向北打击殖民者,军队参加者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 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学、文明和人性”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14. 小敏同学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绘制了如图思维导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 
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英格兰西北部是英国储藏煤炭丰富的地区,在工业革命当中,其新的优势逐渐显现。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业城市,在该地区纷纷涌现,在曼彻斯特,数百家工厂都有六七层高的厂房,硕大无比的烟囱日夜不停的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从1990年至2002年,世界发达国家风力能源年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分别增长24.5%、17%,地热年增长4%。相比之下,世界石油使用量在同一时期仅增长1%,煤炭使用量则下降1%。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在西北部迅速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大机器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3)比较上面两则材料,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进入新世纪后,人类在能源使用上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7.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中期日本所经历的变迁,充分证明了这一道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大和停滞”显危机】
材料一 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停滞的根源是什么?
【“大刀阔斧”行改革】
材料二 国家的富强扎根于人民的富强,如果人民无知识……维新就只是一句空话,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努力就必定失败。
——木户孝允上天皇书
(2)对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试列举两例明治维新的其他措施。
【“脱贫致富”换新颜】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 对待中国、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改变了自身”?
(4)阅读材料四,说明日本对外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日本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5)根据以上探究,请你谈一谈日本崛起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的面貌。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这次“变革”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 “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以上两次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DBD 6-10DBCBA 11-15AACBD
二、非选择题
16. (1)储藏煤炭丰富。
(2)积极影响:涌现出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业城市。
影响:造成环境污染(或用原材料回答也可“烟囱日夜不停的……)。
(3)开始逐步用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回答用洁净能源代替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或环保意识增强了,或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日益稀少等。(答案合理即可)
17. (1)幕府统治。
(2)措施: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其他措施:废藩置县,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任举两例即可)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消极影响:给邻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5)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长处,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坚持和平崛起。(言之有理即可)
18. (1)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问世。
(3)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