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 ①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 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5.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是在哪个会议?(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C.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6.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 B.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C.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 7.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上 B.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9. 下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⑤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 哪次会议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11. 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对外开放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2.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毛瑟枪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杂交水稻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3.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14. 下列关于我国交通条件改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B.京沪高铁初期运营最高时速为350千米 C.我国已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中等城市、旅游胜地设有直通航线 D.许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15.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C.工人、农民的大力支持 D.友好国家的慷慨援助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两个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需要“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需要大智大勇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要求超前预见的历史转折关头,呼唤着一种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 ——王东《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阅读材料一,你认为邓小平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个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需要一些什么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指导思想。 17. 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和李大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材料二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干了三件大事。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经历了从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探索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技术”“制度”和“思想”的探索各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 (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一百年”分别开始于哪一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一例。结合习主席的讲话,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材料二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材料三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1)材料一选自什么文件?哪一年通过的? (2)如果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的,不想让她上学就不上,谁也管不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3)邓小平同志的话概括起来就是我国实行的重大战略,你能说出来吗?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又是科技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的殷切希望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DD 6-10BDDDD 11-15CCBDD 二、非选择题 16.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等优秀品质。 (2)奋斗拼搏的起飞精神,“过五关、斩六将”的闯关精神,“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 (1)器物(技术):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2)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3)1921年;1949年。 (4)思想: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认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关注民生;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等。 18.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年。 (2 )不对。因为他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父母有义务使孩子接受教育。 (1)科教兴国。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