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 教学课题 《急救包设计》 年级 五年级 学校 姓名 手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急救包的结构、用途、材料及拥有的功能,初步了解急救包的设计知识,并能自己设计一款具有实用功能的急救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急救包的设计原理和设计图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安全急救和保护自己的意识,并喜欢把设计理念运用到生活当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人群及各种环境下急救包的设计原理、用途以及材质。 教学难点:设计急救包的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精彩两分钟(2分) 学生认真聆听 分享时事新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导入(2分)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受伤了怎么办呢? 那我们在生活中准备些什么可以快速自救呢? 教师总结:急救包可以让我们在受伤的时候得到及时的救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救包。 教师出示课题:急救包设计 学生思考后回答。 我们会先想办法离开危险的环境,再进行自救。 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新授。 了解急救包的分类。 打开课本,找一找急救包分为几类。 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车用急救包、消防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 提问:为什么会有4种不同类别的急救包呢? 因为在不同的环境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用途的急救包。 板书: 分类:家用、车载、消防、地震 (二)直观感受急救包的材质: 通过观察查找我们看到了4种急救包,4种急救包的外观各有不同。就以便携式急救包和家用急救包为例,如果我们把急救物品直接放入手提袋和塑料袋内可以吗? 看来对于急救包的材质还是有要求的。需要做到防水和防挤压。 板书: 材质:防水、防挤压 玻璃瓶酒精放在什么材质的急救包里更“安全”呢? 学生回答 家用急救包 如果放在便携式急救包中应该怎么保存呢? 探究急救包中的物品。 提问:那么每一种急救包里面配备的急救用品都一样吗? 提问:请你猜一猜急救包里都有什么?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不同急救包里的具体物品,进行汇报。 教师出示家用急救包,请学生上台帮助老师快速找到创可贴。 杂乱的急救包中创可贴在最下方,不利于紧急情况的应急,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快速找到急救物品呢? 教师总结:你们的建议太实用了,将急救包分成小格子,进行分区能帮助人们快速找到物品。 其实急救物品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请你来看李老师的摆放是否合理。 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 结实耐磨耐用、防水、 学生思考急救包有材质要求物品也需要材质的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替换包装。 猜测急救包里有什么,进行观察讨论,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进行讨论汇报。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用小格子进行分区。 明确急救包的分类找到设计要点。。为解决重点进行铺垫。 学生进行图像识读,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解决重点进行铺垫。 从学生提出猜想到验证,增强探究能力。基本解决教学重点,为解决难点进行铺垫。 三、教师和学生合作演示。(3分钟) 急救包设计方法: 教师进行急救包的示范。 先设计外形,然后进行分区,将急救物品按照重量摆放好,要注意的是整个急救包的内部都能使用,要注意物品的合理摆放。如果觉得自己的绘画存在局限性可以进行文字说明,最后画出外观,并进行设计说明的撰写。 学生进行思考,自己观看教师演示。回忆设计要点。 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及时掌握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艺术实践。 实践内容:设计完成急救包的设计草图。 实践要求: 1.物品位置摆放合理 2.功能标注清晰。 3.构图饱满。 学生进行艺术实践 明确本节课的艺术实践内容及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五、学生评价。 学会作品展示 学生进行互评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以体现不同层次的肯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展示、学习兴趣。 六、课后延伸。 希望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能利用急救包帮助他人,但是也请你注意自身安全,在急救包不能发挥作用时及时拨打120求救,也希望你在路上看到救护车时能够提示你的家人进行避让,为他人让出生命通道。 学生认真聆听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团结友爱,乐于帮助他人,但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联系生活、回到生活。 板书设计 急救包的设计 分类:家用、地震、消防、车载 材质:防水、防挤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