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2.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3.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4.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录、视频导入:目录: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3.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视频: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二、新课讲解模块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朝政腐败的内部原因(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视频: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3)自然灾害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流民图)2.朝政腐败的外部原因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南下,伺机长驱直入。课堂笔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1.皇帝昏庸腐朽2.奸臣把持朝政3.宦官专权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中国古代史上有哪几个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3.明朝的内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响?明朝末年内外交困,使得明末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最终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模块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主要原因是:①政治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②经济上,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土地兼并严重,民众不堪重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崇祯初年)道经臣(马懋才)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草青,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雍正《陕西通志》(卷86)直接原因是:陕西北部--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唯有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提出,符合广大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强烈要求;(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军纪严明;(3)起义军赈济贫穷,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均田免赋”这一口号触及到的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均田免赋(明确将土地作为斗争目标,农民起义发展到新的水平)模块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皇太极建立清朝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3)吴三桂降清与清兵入关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小资料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崇祯十七年》拓展探究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伺机反攻。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得满清政权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工作。4.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据地。6.李自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三、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共32张PPT)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崇祯《血衣遗诏》目录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3.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武宗荒淫无度,纵情享乐,不喜欢上朝,宠信宦官刘瑾明世宗前20年有所建树,后20年,沉迷神仙方术,从此不上朝20年,最后因服用丹药毒发身亡明神宗在位48年,万历17年后,以各种理由拒绝上朝30年明熹宗爱好木工涉猎建筑。朝政全部交由宦官魏忠贤处理,造成东林党争明思宗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但生性多疑,杀袁崇焕,造成边防空虚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深度肥宅爱好者”——20年不上朝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红丸案的一月天子”——即位一月嗑药而亡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名气仅次于鲁班的工匠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明宣宗斗蟋蟀明熹宗“木匠皇帝”1.朝政腐败的内部原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②土地兼并严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③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经济上大肆搜刮民间财富明神宗时期(爷爷)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期(哥哥)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期(自己)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3)自然灾害流民图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皇太极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南下,伺机长驱直入。2.朝政腐败的外部原因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1.皇帝昏庸腐朽2.奸臣把持朝政3.宦官专权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中国古代史上有哪几个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东汉末年唐朝末年明朝末年课堂笔记3.明朝的内外交困局面有什么影响?明朝末年内外交困,使得明末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最终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主要原因是:①政治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②经济上,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土地兼并严重,民众不堪重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崇祯初年)道经臣(马懋才)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草青,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雍正《陕西通志》(卷86)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是:陕西北部--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唯有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陕北起义经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帝自缢进入中原:攻克西安:攻克北京:“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提出,符合广大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国家赋役剥削的强烈要求;(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军纪严明;(3)起义军赈济贫穷,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均田免赋”这一口号触及到的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起义领导者口号影响特点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推翻秦的统治首创精神东汉黄巾起义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沉重打击东汉统治利用宗教有组织有准备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沉重打击唐朝统治流动作战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明王出世推翻元朝统治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均田免赋推翻明朝统治目标明确规模大百姓欢迎明确将土地作为斗争目标农民起义发展到新的水平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原因根本原因:明朝统治腐朽,赋税繁重直接原因:陕西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经过1、陕西起兵2、进入中原,实力迅速发展3、1643占领西安,建立大顺4、1644攻入北京,灭亡明朝评价1、提出“均田免赋”,顺应民心2、推翻明朝,体现农民革命的巨大力量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努尔哈赤像(现藏故宫博物院)(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清皇太极像(现藏故宫博物院)(2)皇太极建立清朝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AB(3)吴三桂降清与清兵入关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明朝的灭亡正德万历天启明中期以来的社会困境崇祯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1616年后金建立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清军入关1644年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小资料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伺机反攻。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拓展探究3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得满清政权想要入主中原得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工作。4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5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据地。6李自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拓展探究明朝的灭亡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644年,明朝覆亡3.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朝政的混乱农民流离失所表现影响课堂小结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谢谢观看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崇祯《血衣遗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mp4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mp4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docx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