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4明治维新一、单选题1.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8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两国改革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D.?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2.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C.?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D.?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3.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都改变了落后而貌,走上扩张道路4.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B.?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下列历史上著名的改革促使当时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有(???)①彼得一世改革????②明治维新???????③戊戌变法???????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就是要()A.?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C.?学习欧美生活方式,努力发展教育????????D.?推行中国礼仪7.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8.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废除全国所有藩国???????????????D.?允许土地买卖9.如图所示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导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是(???)A.?《海国图志》?????????????????????????????????????B.?《新青年》C.?《民报》???????????????????????????????????????????D.?严复译述的《天演论》10.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围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己。”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废除全国所有藩国???????????????D.?允许土地买卖11.“日本战败后被炸成废墟,但是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它虽然物质上像楼房被炸塌了,但是它这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软实力,还是保留下来了。所以,这是日本战后经济尽快腾飞的一个基础。”这表明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是(??)A.?美国的全方位扶持政策???????????????????????????????????????B.?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C.?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比较好????????????????????????????????D.?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2.某校九(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13.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D.?促进了对外扩张14.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A.?两者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两者都改变了国家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业化道路C.?前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前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后者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15.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是(???)A.?民主共和制???????????????????????????B.?封建专制???????????????????????????C.?联邦制??????????????????????????D.?君主立宪制16.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共产党宣言》发表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④英国“光荣革命”???????A.?④①③②???????????????????????????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17.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推行“明治维新”,这一年属于(??????)A.?19世纪60年代?????????????????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8世纪70年代18.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②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较普遍④外国势力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下列材料:明治维新首先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藩置县”,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知事由中央任免。明治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同时,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什么改革措施?(2)明治维新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3)明治维新有何积极作用?20.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罗巴洲列国,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尔来星霜仅八十年……欧洲之文明源于此改革之深浅,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利源滚滚涌出。——1871年岩仓使团成员米久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材料二:所谓宪法(法律),乃政府与臣民之间及臣民相互之间,为彼此能互尽自己之本分,尊重他人之权利,并各保自己之权利,不受他人之侵害,而制定诸业之法规。简言之,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1870年)材料三:欲使我国推进全民之开化,开发全民之智慧……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后藤靖《士族叛乱之研究》(1)材料一中的“佛朗西革命”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次革命对法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宪法的基本观点,明治维新期间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3)材料三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综合本题信息说一说日本推进近代化的启示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治维新首先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除全国所有藩国”,把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知事由中央任免。明治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同时,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什么改革措施?(2)明治维新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3)明治维新有何积极作用?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判断改革性质主要应看改革的内容、结果、目的等。俄国、日本的改革中都采取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结果也都使得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我们说两国的改革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ABC三项都不是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D项改革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要理解决定改革性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改革具体分析,以此来判断改革的性质。2.【答案】B【解析】A项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这是明治维新在思想方面的意义,不符合题意;B项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错误,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政府,为改革创造了条件,符合题意;C项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正确,明治维新后,1889年日本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内阁向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D项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3.【答案】A【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使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A项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表述最恰当,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分别发生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期,其时中日两国都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的形势,因此都是为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符合题意;B项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表述不恰当,明治维新后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戊戌变法没有颁布任何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不符合题意;C项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表述不恰当,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戊戌变法并没有因此确立君主立宪制,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不符合题意;D项都改变了落后而貌,走上扩张道路表述不恰当,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使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但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因而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似点;掌握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史实。4.【答案】B【解析】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分别发生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期,其时中日两国都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的形势,因此都是为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A项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错误,明治维新后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戊戌变法没有颁布任何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不符合题意;B项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表述最恰当,符合题意;C项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错误,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戊戌变法并没有因此确立君主立宪制,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不符合题意;D项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错误,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使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但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因而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5.【答案】D【解析】②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变为了资本主义社会;④1861年改革使俄国改变了社会性质,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项②④促使当时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使得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事件。注意掌握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事件和意义。6.【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文明开化”判断是学习欧美生活方式,努力发展教育。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等。C项学习欧美生活方式,努力发展教育即“文明开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及学生的理解能力。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教育,科技的发展来源于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因此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因素。D项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8.【答案】A【解析】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与该思想对应的措施是提倡“文明开化”。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见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相符。A项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思想对应,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干思想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9.【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魏源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教训,写成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在中国第一次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该书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思想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海国图志》的内容。本题考查的是对《海国图志》内容的把握。10.【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见提倡“文明开化”。A项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思想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密切相关,因此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并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需要正确理解并把握材料的内容,并根据选项进行排除。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识记。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将幕府的权力收归中央。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大化改新不是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且学习的是中国文化,也并没有促使其对外扩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评】理解“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14.【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异同点。C,D选项说法颠倒,不符合题意。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使日本摆脱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国家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中国的辛亥革命在当时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强大起来,因此是失败的。B不是中国辛亥革命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因此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是A。【点评】知道辛亥革命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考点的掌握。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体。16.【答案】C【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84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年;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间是1933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是1688年,所以上述历史事件的顺序是④①②③,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共产党宣言》的起草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明治天皇,其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作用:恢复了美国国民经济,巩固了政权。英国“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与纪年方面的相关知识。百年为一个世纪,十年为一个年代。世纪数位年分数的百位数加一。故1868年为19世纪60年代。选A。【点评】知道世纪、年代的计算方法。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治维新背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仍处于萌芽状态,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背景的了解。二、材料分析题19.【答案】(1)“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中央集权(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独立的国家【解析】(1)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明治维新首先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后来又‘废藩置县‘......”可见反映的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性质。日本明治维新在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故答案为:(1)“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中央集权。(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独立的国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积极影响等相关知识。20.【答案】(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感触于佛朗西(法兰西)革命”这一信息可知“佛朗西革命”指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一中的“……民伸自由之理,国变立宪之体……其精华发而为工艺产物……”可知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2)根据材料二中的“……即制定权利与义务之法规,使此二者互相并行”可见规定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治政府于1889年正式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3)材料三“……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体现了教育方面的措施,即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故答案为:(1)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确立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2)规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成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或《明治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3)努力发展教育。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进政治体制变革;重视文化教育。【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1.【答案】(1)①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明拾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明治维新首先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和明治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反映了明治政府的①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积极作用:?明拾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点评】本题掌握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