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畜牧业 【教材分析】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来源于三大产业:工业、畜牧业、旅游业。畜牧业一直是该地区重要产业,本课时重点是畜牧业。教材打破常规,采用倒叙方法,从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特点出发,引入欧洲发达的畜牧业;接着教材活动内容,从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分析本区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又从地形特点分析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由表及里,如抽丝剥茧,简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时不但注重欧洲西部畜牧业和地理位置的关系,突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力的培养,认识到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内容】 位置、地形和气候这三者与畜牧业的关系。现代化的畜牧业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并学会分析不同地形、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从地图中获得地理信息的方法,养成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 (2)、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活动,明确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念和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欧洲西部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策略】 “欧洲西部”是世界地理分区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注重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让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情境、材料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 从生活入手:从李克强访问爱尔兰观看牧场、奶牛和吃的奶酪和牛奶,引出发达的畜牧业。引导读图,讨论分析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与畜牧业发达的关系。因而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使学生加深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并掌握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本节课件,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牧场视频等。 2、欧洲西部牧场景观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看视频:李克强总理访问爱尔兰牧场,比比谁收集的信息多,比如:天气怎样?牧场是否平坦?吃了什么?要在哪方面合作? 设计意图:由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整合信息,呈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气候地形这些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板书: 现代化的畜牧业 自然条件:气候 生产 生活 地形 雨天 牧场 牛奶 平坦 农牧业 奶酪 现代化 面包 由欧洲西部的日常美食来推断出当地的农业结构。 二、探究一:气候与畜牧业 学生活动: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完成探究题目。 (1)、导学案材料1、2 (2)、看看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为主? (3)、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发达,而种植业不发达呢? 这种气候对畜牧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阅读补充材料: 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的西岸,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阿尔卑斯山脉的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阴雨天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不足,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多汁_??§è??_的生长和需要热量较少的花卉的生长,因而本区农业一般以畜牧业和花卉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也多服务于畜牧业。(让学生理解其因果关系) 1教师:由此可见,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本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多汁牧草,气候通过影响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了欧洲西部居民的饮食习惯。 设计意图:及时梳理思维,归纳影响农业的因素,让学生明确探究的过程,同时掌握探究方法。 师生共同观看:荷兰的奶牛、英国的牛群、牧草---绿色的金子。 设计意图:运用图表让学生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三、探究二:地形与畜牧业 探究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方法) 1、学生观察地形图,总结地形特点:两边是山地,中间是大面积的平原。 师小结:大面积的平原为这里成为牧场提供了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还得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气候吧?这里有吗?我们通过一组小游戏来给出答案吧?我需要六个助手,把这(出示:欧洲西部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比图)两种地形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表现出来。 2、六个学生,分两组表演,一组代表欧洲西部,一组代表北美洲,安排好后,提醒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地形对暖湿气流的影响,让一个学生下来从图上指出看到的演示结果。 预设学生回答:这一组,手指表演的一组,再指图说,山地在两边,暖湿气流不受阻挡,畅通无阻。北美洲一组,山地挡住了暖湿气流的进入。 3、观看视频找出欧洲西部畜牧业的特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教师 师生合作探究: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从自然条件方面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刚学的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1)、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2)、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多雨,多雾少日照,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社会因素:教师简单提一下,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收入高,消费水平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四、拓展:东南亚的居民为什么爱吃米饭?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的特征,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与我国南方人一样,东南亚人喜爱吃大米饭。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提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候、地形这些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五、堂清检测: 导学案上的五个小题,展示这节课的学习成果。 六、结束本节教学内容,为下节讲“繁荣的旅游业”做铺垫。 1、出示花卉图片,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不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还适合花卉的种植,荷兰被称为“花卉王国”。下面我们就听着热情洋溢的西欧音乐,去荷兰赏花吧? 2、最后出示三个图片:荷兰的风车、伦敦大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结束语:下节课,我们继续展开我们的欧洲西部之旅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