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ZJ版八上§2.1大气层课后练习姓名1、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利于飞机飞行B.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C.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D.高层大气水汽、杂质极少,利于高空飞行2、以下有关对流层大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降水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对流层的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小C.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对流层3、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气分层的主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C.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平流层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4、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5、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据此,冰箱冷冻室内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或下部)。6、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东到东南风2-3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2℃,早上最低气温是13℃,空气质量为优,请回答:(1)人类生活在大气层的________层,该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2)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这应出现在________左右。(3)金秋十月,杭州还是秋高气爽,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已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7、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层名称分别是:A层_________B层_________C层_________D层___________随着高度增加温度上升最快的是_________层(用字母代号,下同),原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造成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C2、B3、C4、D5、上升下沉上部(1)对流层(2)午后2时(14时)(3)纬度位置7、(1)热,中间,平流,对流;(2)A,氧原子吸收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3)C,下冷上暖,大气稳定,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ZJ版八上§2.1大气层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大气层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________层和_______________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明显的上界。2、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______。3、对流层是大气的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4、对流层气温下面、上面,容易发生。天气变化主要集中在层。二、知识点运用: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在地球上则看不到()?A.彗星 B.恒星C.流星现象D.阳光和月光2、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A.?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C.?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D.?以上都是3、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4、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5、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B.?大气运动比较稳定,利于飞行C.?太阳辐射是其主要的热量来源?????????????????????????????D.?臭氧层位于该层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适于高空飞行7、小新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游动的。由此,你猜想夏天在房间安装空调,应将空间装在房子的(填“上端”或“下端”)。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对流层、平流层没有2、上升运动下沉运动3、底84、高低空气对流对流二知识运用部分:1、C2、B3、A4、B5、A6、C7、逆时针上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清风明月(共25张PPT)浙教版八上§2.1大气层一、大气的存在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大气照片人呼吸着空气,和风吹动着柳枝,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使我们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如果拿走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它就会突然变得非常安静。你听不到任何声音,因为声音通过在空气中震动进行传播。也就是说,没有空气,就没有声音。如果没有大气层,晚上则会寒冷至极……如果没有大气层,……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保湿、水循环、防紫外线、生物生存、形成天气变化等。二、大气的温度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我们在爬山时,常会感到越爬到高处,气温越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越往山上走,气温越低。可能与高处空气稀薄有关。大气温度与高度的关系:特点:1、在0-12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4、在85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5、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到2500℃之间。3、在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三、大气的分层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视频:大气层回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A、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1.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如图。你观察到的现象是。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对流管中的水一样呢?_____________。在侧管中水先上升,使管中水循环流动越来一样视频:对流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如图。线香的烟____________。向上运动,到达顶部后从另一侧下降3.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果能,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对流: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上升冷空气上升C、对流层气温特点: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D、对流造成的影响: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课堂小结大气层大气的重要性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课堂小练1、大气中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臭氧D课堂小练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A.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D.碧海蓝天C课堂小练3、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A.A处B.B处C.C处D.D处B课堂小练4、对流层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赤道地区最厚②两极地区最薄 ③厚度无季节变化④夏季最厚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B课堂小练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B课堂小练6、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B.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C.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D.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ZJ版八上2.1大气层.pptx ZJ版八上2.1大气层课后小练.doc ZJ版八上2.1大气层预学案.doc 大气分层.mp4 对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