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及其脆弱性,学会分析自然环境某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交通线分布与绿洲的关系,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了解其开发现状。 理解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学会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西部开发对东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分析,增强综合利用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树立地区间协调发展的开放意识。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设计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成因;西气东输的意义。 难点: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检查预习--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时小结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检查预习情况 沙漠和戈壁 活动 油气资源 活动 课时小结 阅读课本图8.14塔里木盆地的油井和图8.15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看看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略 知识点:塔里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称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塔里木盆地有一片茫茫沙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8.17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和图8.18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他们的分布特点。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活动过程:略 知识点: 主要城镇有:库尔勒、轮台、库丰、阿克苏、喀什、叶城、和田、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 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现环状分布。 主要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图8.20沙漠公路。看看塔里木盆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活动:略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路上天然紫总储量的1/4左右。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尤其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阅读图8.21和下面的资料,讨论西气东输有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阅读课本82页的两则资料,讨论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怎样得以体现的。 活动:师生共同活动(略) 知识点: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成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这里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知识小结: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自然特征 二、西气东输工程 位置 1、起止点 气候及特征 2、意义 城镇、交通与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 通过阅读地图,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当地的气候类型,从而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通过阅读地图,使学生明确塔里木盆地绿洲和城镇的分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我国西气东输的路线以及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各种效益。 整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