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加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行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建立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 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查理打电话去问候好朋友
3. 下图为1750年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德意志)、英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相会于________,开启了他们为人类解放而并肩奋斗的历程(  )
A.伦敦  B.柏林  
C.巴黎  D.罗马
5. “该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它的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的发表(  )
A.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B.体现了资产阶级进步要求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根基
6.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7. 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是(  )
A.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B.使普鲁士的势力得到加强
C.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邦联
D.打败法国,取得欧洲大陆霸权
8.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打响,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A.领土的扩张
B.林肯当选总统
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9.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解放农奴
B.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加强沙皇专制
10.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1.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12. 为了纪念玻利瓦尔,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新独立的国家,即现在的玻利维亚。玻利瓦尔的主要贡献是(  )
A.解放了法属的海地
B.解放了南美大片土地
C.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D.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13. 下表是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的投票情况统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的总得票数是多少( )
发明家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瓦特
得票数 18 14 10 8
A.12票 B.22票
C.28票 D.32票
14.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这里的“新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A.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B.开始成为世界霸主
C.发展缓慢,实力开始下降
D.终于成为殖民帝国
15. 观察下面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主要特征的是( )
A.垄断组织产生发展
B.石油行业竞争激烈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825年9月,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自己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如图)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随着火车的一声鸣叫,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请回答:
(1)材料中火车机车采用的动力机是什么?它的发明者是谁?标志着什么时代的到来?
(2)请问英国工业革命起讫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3)这场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或明白了什么道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一个统一的“祖国”的要求,是有一种强烈的物质背景的。……他们渴望扫清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阻碍工商业自由发展的全部小邦废物,他们渴望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摩擦,因为要是德国商人想插足世界市场,就先要在家里消除这种摩擦……德国的统一已成了经济上的必要。
——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材料三 见下图。

(1)材料一中“在家里消除这种摩擦”是指什么?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提到了一种政策,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意志的统一事业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3) 在材料三的图片中,旁边欢呼的人群都是军人,这反映了什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实际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20世纪末,日本建成多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200——300千米,大大改善了日本的交通状况。据统计,1996年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贡献高达30兆日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所示的机器是谁发明的?图一所示的机器与图二所示的机器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一中的图二、图三、图四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结合材料二和自己的生活,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巨变证明了什么道理?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今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CC 6-10CABCC 11-15BBCCA
二、非选择题
16. (1)蒸汽机、瓦特、蒸汽时代。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结束时间:1840年前后(或19世纪上半期)。
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结束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3)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 (1)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德意志国家的统一。说明封建割据成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2)“铁血”政策。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3)反映了军队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18. (1)瓦特:图一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车)提供动力。
(2)分别促进了煤炭、石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
(3)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加强了人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证明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节约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新能源,发展公共交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