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专题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1、党的创建时期(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2、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2)遵义会议(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2)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4、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5、新中国成立后(1)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3)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为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二、中共进行的武装斗争1、重要革命战争(1)北伐战争: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8月,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953年夏,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军队建设(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6)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7)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8)新中国成立后,对军队进行整编,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9)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10)进入新时期后,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3、军事路线和方针(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①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红军四次反围剿采取的是运动战。(2)抗日战争时期: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反“扫荡”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3)解放战争时期:①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②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了“蘑菇”战术;③1947年,人民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以中原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反攻;④1948年解放军实行战略决战,且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⑤1949年渡江战役后,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4、重大战事(1)五次反“围剿”:1930年至1934年,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3)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4)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5)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1947年6月底,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6)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歼敌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7)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5万多人,是近代以来歼敌数量最多的,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8)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歼敌52万多人,解放了华北全境。(9)渡江战役:1949年4月,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创造了条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八七会议:中共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确定了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3)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问题。四、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2)1950~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3)1953~1956年,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5)改革开放后,取消人民公社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六、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