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952001033780000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体会化学与人类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他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复习酸碱的定义; 我们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呢? 一、酸碱指示剂(常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演示实验1] 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酸红碱蓝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酸无碱红 二、常见的酸 [演示实验2]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瓶口有白雾(稀HCl无) 无明显现象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其他常见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磷酸(H3PO4 )、柠檬酸等等。 3.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把浓硫酸露天放置,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作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 [演示实验3] 脱水性、腐蚀性:能把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演示实验4]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故浓硫酸的稀释要非常小心: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诸如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演示实验5] 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置方法:应立即(用抹布擦干)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需要这样处理?为什么? 三、酸的分类 1.按酸分子中有无氧原子 含氧酸:H2SO4 、HNO3 无氧酸:HCl 、H2S 2.按酸分子电离时生成的H+个数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 、H2S 三元酸:H3PO4 四、酸的命名 含氧酸:根据分子里除H、O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名称而命名为:某酸 无氧酸:氢+另一元素名称:氢某酸 五、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实验 盐酸、硫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实验 盐酸与AgNO3溶液、硫酸与BaCl2溶液的反应】 4.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 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板书设计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常见酸碱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常见的酸 1.盐酸,硫酸 2.浓硫酸的特性 三、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