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满分100分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2.ATP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4.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
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
5.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红pH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处,结果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而在暗处的又恢复为原色。其原因是 ( )
A.光合作用消耗了CO2 B.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C.光合作用产生了CO2 D.光合作用消耗了氧
6.维持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 )
A.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B.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和线粒体的类囊体膜
C.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7.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9..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反应 D.暗反应
10.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 )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11.粮食在通风不良时可能发生“自燃”现象。这是因为 ( )
A.太阳照射过强 B.空气干燥 C.种子细胞呼吸 D.气温过高
1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点是
A.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都需要太阳光能
C.都需要无机物氧化供能 D.都需要利用氧气
13.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 )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14.光合作用产生的氢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分别用于 ( )
A.氧化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化二氧化碳和氧气
C.还原二氧化碳和氧气 D.还原氧气和二氧化碳
15.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6.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直接氧化体内有机物       B.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
C.与反应物中产生的氢结合形成水 D.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形成水
17.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右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 )
A.O2量多于B处 B.O2量与B处相等
C.无CO2和O2 D.CO2量多于B处
18.下图示意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移方向:
阳光 ① 叶绿体色素 ② (ATP) ③ (CH2O)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属于光反应,③属于暗反应
B.①属于光反应,②和③属于暗反应
C.①在叶绿体的片层结构上进行,②、③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D.①、②、③都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19.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 )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ATP、糖类、太阳能
20.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2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D)一个新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22、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                ( )
(A)出现染色单体    (B)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半
(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D)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3、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       ( )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末期 (C)间期和后期 (D)间期和前期
24、下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中期细胞分裂的是                (  )
25、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内主要变化恰好相反的两个时期是           (  )
(A)间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2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倍增分别发生在          (  )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末期 (C)前期和间期 (D)前期和中期
27、家兔的体细胞有22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   (  )
①22对  ②22个  ③44个  ④88个  ⑤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⑥每个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A)①和⑤   (B)③和⑥   (C)④和⑥   (D)④和⑤
28、一个处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的体细胞连续进行2次分裂,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 )
(A)减少一半 (B)为原来的1/4
(C)保持不变 (D)保持不变,但DNA量为原来的1/4
29、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体含量加倍
(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30、关于细胞无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没有出现纺锤体,但有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染色体的变化,但有纺锤体的出现
(C)有遗传物质的复制,无纺锤体的出现 (D)无遗传物质的复制,也无纺锤体的出现
3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       (  )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C)染色体和纺锤丝消失      (D)植物细胞中出现细胞板
3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  )
(A)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B)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D)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33、植物细胞特有的现象是分裂过程中出现                  (  )
(A)染色体   (B)纺锤体   (C)细胞板   (D)赤道板
34、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番茄果实   (B)洋葱鳞片叶  (C)洋葱根尖  (D)叶表皮细胞
35、下列对细胞分化时期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
(A)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B)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C)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D)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36、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 )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D)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7、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值。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 )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
(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
38、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逐渐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39、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40、下列关于癌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 (B)煤焦油是致癌因子
(C)癌细胞是不分化的体细胞 (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多
二.简答题:(共40分)
41.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10分)
⑴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⑵ 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⑶ 图中5是___________ 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6是_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42.根据右图回答问题:(6分)
(1)该装置进行的实验是 。
(2)图中酵母菌产生的气体是 。检测该气体的溶液A是 。
(3)写出该酵母菌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4)该实验中用煮沸又冷却的葡萄糖溶液的
目的是 (2分)
43.下图表示某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7分)
(1)甲图中,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 作用,B点表示 与 达
到相等。
(2)上述甲、乙两图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
(3)甲图曲线E、F表示20℃和30℃的环境中所得到的曲线,其中表示20℃时光合
作用效率的是 曲线。
44.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
的总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
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4分)
(1)A点代表的意义是 。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什么?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 时,(用图中数字表示),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原因是
45、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甲中实线ABCD表示 数量变化,虚线abcd表示 数量变化。
(2)甲图中A→B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相当于图乙的  时期(编号)。
(3)甲图中的ab表示 复制后 未分离, 数未增加,相当于图乙的 期(写编号);bc表示   分离, 数暂时加倍,相当于图乙的 期(用编号);c到d表示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其动态变化过程相当于图乙中 (用编号)。
高一下学期生物期初试卷
41.⑴ ① 〔H〕;②ATP ;③CO2 ;④(CH2O)或糖类 ⑵ [H] 和ATP。
⑶ 光反应 ;类囊体薄膜上 ;暗反应 ;基质中。
43.(1)呼吸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2)光照强度、C02浓度、温度 (3)F
44.(1)当叶面积指数为9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光合作用净产量
(3)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最大
DNA的数目
E
D
C
B
O
A
2n
4n
时间
A
呼吸作用强度
0
叶面积指数
光合作用强度
2
5
7
9(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注:交卷只收第4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右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1-2题。
1.该地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
2.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4.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①和⑤
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据图回答5题。
5.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②处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③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D.④处地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
6.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7.右图标注的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读图,完成8~9题。
8.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0题。
10.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 )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流不发育,多外流河
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13.既分布于大陆东部,又分布于大陆西部,具有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4.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显著的地区在( )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低纬度地区
15.读上图,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
A.台湾山脉 B.武夷山脉 C.秦岭 D.长白山脉
16.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 )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亚热带——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8.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
19.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
20.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读右图,回答21—23题:
2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5.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26.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27-28题:
27.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北美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8.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离      D.甲地优美的环境
29.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0.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最理想的模式是
A.Ⅱ B.Ⅲ C. I 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 A顶部缺失的原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填外力作用类型)形成的。这个地方的地壳运动状况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
该地区受过的外力作用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地质构造A或B中,要寻找油气在_______找,要寻找地下水在_ __找。
(4).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在A还是B ?_____。原因是什么?
原因:(2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共9分)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 __ 带,B._ _ _ _带,C.___ 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 ____ 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 __条件的影响较大。是以 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 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 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_。
33、读右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 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自然带③分布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候区。
(5)如果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其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与②接近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2年3月期初试卷
高一地理
答案
31. (1).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疏松,易被侵蚀而缺失
(2).沉积作用 先出现地壳的水平挤压运动,后来又发生了地壳下降运动 侵蚀(或风化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3). A B
(4).A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不易塌陷;隧道中不易积水。
33(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状况变化大。
34 (1)国际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
(2)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容纳的人口数量; 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人口快速增长,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51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各物质稳定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H3>H2O>HF B.NaHCO3>Na2CO3>CaCO3
C.HI>HBr>HCl>HF D. HF> HCl> HBr >HI
2. 对于原子半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除了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对于第三周期元素,从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其离子半径大。
D.阴离子的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3.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它的n 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中性微粒,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每种元素可能有几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等于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质量。
5.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有的分子数和质量均不同
B.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C.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6.比较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正确的是( )
①ClA. ①和③ B.只有② C.只有③ D. ①和④
7、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氢的一种新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8、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中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位于第ⅢA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D、该元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
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11.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 )
A. KOH和Al(OH)3 B. Mg(OH)2 和NaOH
C. Al(OH)3和Mg(OH)2 D. Mg(OH)2和Ca(OH)2
12.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
C.HF>H2O>NH3>PH3 D.NH3>PH3>H2S>HBr
1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4.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15.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D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硝酸反应:CO32- + 2H+== CO2↑+ H2O
B.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2H+== Fe2+ + H2↑
C.将氨气通入盐酸中:NH3 + HCl == NH4+ + Cl-
D.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OH- + H+ == H2O
17.下列关于硝酸和硫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B.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第II卷(49分)
18.(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空(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 ⑩ ⑾ ⑿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① ② ⑾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与④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判断依据是 ;在⑧与⑿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是 ,判断依据是 。
19.(7分)有A、B、C、D、E五种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1)它们的元素符号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A和D的化合物与C和D的化合物(DC2)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20、(11分)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1.(10分)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8分)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B.强酸性;C.二元酸;D.氧化性;(E)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 )
(2)NaOH与H2SO4反应,可生成Na2SO4和NaHSO4这两种盐。 ( )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 )
(4)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 )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 )
(6)在冷浓HNO3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 ( )
(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 )
(8)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
19.(7分)(1)A:H B:C C:O D:S E:K
   (2)能。2H2S + SO2 === 2H2O + 3S
22.(8分)ECADBDEB选择题(25×2=50分)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官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的炮声;人群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官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4.毛泽东曾用过的油灯成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历史依据是(  )
A.油灯是毛泽东成长历程的见证
B.油灯是中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见证
C.油灯是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见证
D.油灯是毛泽东写下《新民主主义论》的见证
5.76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7.“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度,各州有自治权。新中国“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不必服从中央
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1.近年来,我国一个法律名词——政府听证变得炙手可热,天津、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问计于民,对一次性统一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质询。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开展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12.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1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有(  )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市南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理,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这意味着横琴岛的一部分将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新区域。这表明(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保证了澳门的稳定繁荣
C.“一国两制”适合中国的任何地区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16.台湾乡土文学作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流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
A.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B.“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C.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17.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它表明(  )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的障碍彻底扫除
18.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19.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识到要(  )
A.实行西欧统一自主的政策
B.彻底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启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D.确立法国在西欧的主导地位
20. 《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21.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发表的多个重要讲话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特点是(  )
A.一边倒
B.反对霸权主义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活跃在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当中
22.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和过人的智慧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中国主权,展现了中国魅力,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
①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4.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25.2009年7月30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表示,中欧关系是新中国外交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实现中欧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超越差异分歧,超越时间维度,超越双边范畴。中国积极发展与欧盟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与欧盟各国持久的结盟关系
B.促进与欧盟各国的合作共赢
C.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与美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二 、材料题(共50分1题12分2题16分3题11分4题11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当时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10.23)》
材料三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四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2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的(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6分)
3.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是如何实现“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3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材料三 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到法定票数,遭到否决。华盛顿时间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2008年10月21日,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的身份来台进行学术交流,在参访台南孔庙时,遭到绿营支持者的暴力攻击。
材料四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2分)
(2)据材料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5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1、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2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的(2分)。
2、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6分)
3、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是如何实现“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3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4、
(1)据材料一,概括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2分)
(2)据材料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5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一、选择题
二、材料题
1、【答案】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
(3)对和平与土地的要求。
2、【答案】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3、【答案】
(1)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权力掌握在公民手里。
(2)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享受民主的只是少数奴隶主。
(3)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认识:发展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要注意吸取他国的民主成果。
4、【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措施,进一步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措施规定: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
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
这(  )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②有利于抑制投机性购房
③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将导致开发商的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从2010年8月14日开始,京藏高速公路再次出现堵车现象,持续20多天,
被堵车辆绵延上百公里,其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实属罕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堵车在京藏高速公路上的几乎都是大货车,大货车不愿绕行因为成本太大,为了节约成本,
就选择 就选择京藏高速公路这条相对经济的路线,造成堵车事件频发。这说明市场调节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及时性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 发展 B.统筹兼顾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
4.2010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持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调控的(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调节手段
5.2010年7月1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粮食主产区要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随行就市收购农民粮食。上述政策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货币手段
6.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7.从2010年9月30日起,海南省持续10多天的强降雨致使全省16个市县受灾,1160多个村庄受淹,160余万群众受灾。为此中央财政紧急下拨巨额救灾资金,当地政府积极行动紧急转移21万余人,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群众的利益。这体现了(  )
A.我国己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本标志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稳定物价
⑤调整经济结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 ③④ ⑤ D.①②③ ④
9.2010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裁决定,将对中国输美的铜版纸征收大约4%至13%的反补贴关税,对中国输美磷酸盐实施制裁,征收高达109%的关税。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  )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品种多取胜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④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目前,世界500强中有480多家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近1200家,外商投资汽车、石化、电子等现代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据此回答下题。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的行为主体,在世界经济贸易和各国出口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表明跨国公司(  )
A.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B.跨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
C.已使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D.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
11.10月6日,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寒冷的冬天,当欧元区一些国家发生困难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稳定持有并购买欧元债券,在最困难时候帮助了冰岛、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支持,帮助一些国家度过难关。在座的企业家心里很清楚,中国够朋友。这主要体现(  )
①中欧之间根本利益一致 ②生产全球化 ③符合中欧双方共同利益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第三届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简称华合论坛)于2010年9月19日至20日在平顶山市举行。华合论坛的举办搭建起了河南省第一个侨商引资引智的平台,使人力和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要优化配置应主要依靠(  )
A.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实现 B.企业的自主作用来实现
C.国家和企业的双重作用来实现 D.市场的调节作用来实现
13.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在未来五年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了“五个坚持”的具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  )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统筹区域发展 ③统筹城乡发展 ④把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放在首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 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向中国施加压力令人民币升值。面对这一压力,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 (  )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对其不予理睬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按照美国要求进行改革
C.以市场为基本调节手段,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D.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合作中寻找解决方法
15.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我国福建籍渔船“闽晋渔5179号”渔船发生碰撞。针对日本政府制造的钓鱼岛事件,许多中国人都感到十分气愤,“抵制日货”,这是一个马上就让人想到的行动。所谓日货也许并不在日本生产,即使在日本生产的日货也可能包含着中国生产或中国品牌的部件,甚至许多中国品牌的产品,其中也采用了日本的零部件。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经济上的一体化带来了政治上的一体化
B.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单纯的抵制日货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C.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D.“抵制日货”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16.造成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嘉禾“血铅事件”的发生表明(  )
①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等弊端 ②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③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A.国家行政命令 B.计划经济
C.价格、供求、竞争 D.国家宏观调控
18.2010年10月13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对从中国进口的高强力纱、PET塑料和三聚氰胺三种产品分别作出反倾销决定。对此中国企业应采取的态度是(  )
A.充分利用有关规则,勇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B.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C.寻求政府支持,通过政府谈判解决争端
D.采取有效措施,转向其他地区出口
19.2010年9月27日至30日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举行。本届文博会充分发挥了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全省共征集各类文化产业项目1376个,投资总额达4841亿元。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在于 (  )
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提升山东综合实力,实现文化强省目标③促进资源和资本携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④促进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确保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中属于“走出去”的是(  )
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③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1.位于某地区的甲、乙两市水资源拥有量差别较大。缺水的乙市出资2亿元向甲市买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这也使甲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2.目前,我国网络购物人数已超1.2亿,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超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但网络购物中的各种陷阱却层出不穷,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易。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需要( )
A. 实施网店实名制 B. 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D.坚持网购市场在公有制中的主体地位
2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空调产量8078.2万台,已经成为世界上空调产量最大的国家,全球市场有70%的产品产自中国。其中产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24. 2010年7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09年,在宏观经济复苏和一系列汽车消费政策刺激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惊人成就,产销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市场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开始出现变化。这说明( )
①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③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其目标④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偶尔发挥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元素,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 )
①禁止一切资源消耗过多的企业发展 ②我国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③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公民个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下列哪些经济现象体现这一目标(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 ②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③生态环境良好 ④居民收入相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竞相开发和应用空间系统,太空部门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太空经济”。即包括各种太空探索和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如空间技术与产品、卫星应用、空间科学、太空通讯、太空旅游、太空医疗、航天及太空文化产业、航天支援与保障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等。“太空经济”可以( )
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使航天工业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 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虽然中国队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却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除了“普天同庆”和“呜呜祖啦”以外,南非世界杯周边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产品,例如:哨子、国旗、假发、手环、头巾、座椅等。这主要体现了( )
A.信息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29.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①可以采用到境外办厂、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形式 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③应当遵守和利用通行的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利益 ④要坚持以质取胜,培育自己的名牌,树立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  我国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万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分别达433亿美元和777亿美元。这体现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做到(  )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C.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 D.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31.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科学发展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32. 材料一: 2010年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材料二: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至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3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1%。同时我国到境外投资办厂也比上一年同比增长工15.2%。
结合材料回答: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分)
33.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业内人士表示,充电站的发展“钱”景,已不可限量,电动汽车时代将‘呼啸而至’。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2010年5月以来,山东、天津、泉州、杭州、绍兴、柳州……从沿海到内陆各地,宣布进入充电站建设的省市已达10个之多。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四大央企相继投入了充电站布局的争夺战中,还有众多民营企业也加入争夺行列。
据估算,电动汽车同样里程所耗电费是石油的三分之一,按成品油终端每年过万亿的营业规模计算,充电站的营业规模每年有望达到千亿元,但每个充电站平均投资约300万元,若兴建100座,需花费3亿元。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此现象提醒说,应慎对充电站投资热。“充电站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各方都在跑马圈地,抢占资源,但是目前已真正建设好充电站的各大城市中,来充电的车辆还没几辆。”
运用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出现企业争夺战现象的原因及结果。(3分)
从宏观调控角度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几点建议。(6分)
针对市场上的诸多现象,谈一谈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7分)
2011—2012年第二学期期初阶段考试高一政治试卷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共12分)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分)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
32.(共12分)
(1)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对外开放结构,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地开放型经济体系。(3分)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3分)
(如答积极应对经济一球化,充分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或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等,也可给2---3分。)
33.(共16分)
(1)(共3分)原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有弱点和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当前,与充电站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利可图,企业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地争夺市场。(2分)
(2)(共6分)①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产业发展规划,对充电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充电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分)
②合理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经济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相关经济政策的执行,打击充电站生产经营中的经济违法行为,保障充电站产业发展环境。(2分)
(3)(共7分)①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2分)一、选择题( 每题4分,选不全者2分)
1、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这一点的受力方向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作直线运动
B.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总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D.物体在始终与速度垂直的力的作用下一定作匀速圆周运动
3、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的位移矢量和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速度大
C、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时间之和
D、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分运动位移大
4.某人乘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关于它过河所需要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水速小,时间短;水速小,位移小
B.水速大,时间短;水速大,位移大
C.时间不变;水速大,位移大
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6、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相隔1s落下物体A和B,在落地前,A物体将 ( )
A.在B物体之前 B.在B物体之后
C.在B物体正下方 D.在B物体前下方
7、以速度vo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o/g
8、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运动时间为( )
9.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11、如图8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12.A、B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A的质量是B质量的一半,A的轨道半径是B轨道半径的一半,当A转过60角的时间内,B转过45角,则A物体的向心力与B物体的向心力之比为……( )
A 1:4 B 2:3 C 4:9 D 9:16
如图3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 )
A.4:2:1    B.2:1:2
C.1:2:4    D.4:1:4
14、汽车以速度v通过一半圆形拱桥的顶端时,汽车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的向心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
B.汽车的向心力是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的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15.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v的最小值为
B.v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逐渐增大
C.当v由值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当v由值逐渐增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会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 每空2分)
16、一辆质量为4t的汽车驶过半径为50m的凸形桥面时,始终保持5m/s的速率,汽车所受阻力为车与桥面间压力的0.05倍,求通过最高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
17、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18、在做本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19、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⑵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三、计算题:
20、(8分)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要横渡一条30 m宽的河,水流速度为4 m/s,
求:(1)过河的最短时间
(2)上一小题过河的位移
21、(8分)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s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53° ,(g取10m/s2 )。试求:(1)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2)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22.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km/h。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如果高速路上设计了圆弧拱桥做立交桥,要使汽车能够安全通过圆弧拱桥,这个圆弧拱桥的半径至少是多少?(取g=10m/s2)
17、ACD
18、ACE
22.解: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拐弯,或视为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是车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 由速度v=30m/s,得弯道半径 r>150m;
图6.3-8
A
B
C第一部分: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1 Our teacher punished Tom for his being late for school last month. ______, Tom gets up early every day and is never late again.
A Now and then B From then on C Till then D Just then
2 Many houses were completely destroyed in the earthquake. ______, the victims had to live in the shelter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A As a result of B As usual C As a result D As to
3 ______ time went by, his illness was getting worse.
A During B If C With D As
4 ______ at the terrible news that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A So sad Mary looked B So sad did Mary look
C So sadly Mary looked D So sadly did Mary look
5 Till now, three films ______ in that village this month.
A were shown B have shown C have been shown D will be shown
6--- 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might be put off.
---Yes, it all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ve told B I’ve been told C I am told D I told
7 Last summer I took a course on ______ poisonous gases.
A what to deal with B how to deal with
C what to be dealt with D how to be dealt with
8 If the opportunity would ______, hold on to it and don’t let it go.
A arise B rise C raise D happen
9 ---How could you say that
--- ______.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A I’m really sorry B Excuse me C That’s all right D I won’t regret
10--- Have you moved into the new house
--- Not yet. The walls ______.
A were painted B were being painted C are painted D are being painted
11 Some animals in _____ wild are now in ______ great anger of disappearing because of human activities.
A the, / B a, a C the, the D /, the
12 Much to my _____, my family were all safe and sound in the fierce flood.
A surprise B disappointment C relief D shelter
13 Mother told her son that it would be half a year ______ she could come back from American.
A since B before C that D when
14 You’d better set a ______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term, and then try your best to achieve it.
A score B signal C direction D goal
15 Though Jack _______ many times, he still plays computer games after school.
A was warned B has been warned C has been warning D had warned
第二部分: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从A、B、C、D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I live in Albuquerque, and some homeless people often stay at the stoplights. I often gave money to them, feeling 16 for their bad luck. But later I became a single mom with no home, a huge debt. As a result, I 17 giving and had a strong sense of 18 .
Things started to 19 for me. Again I had a home, and plenty of food, and I started to 20 myself out of debt. One day we saw a homeless person with the 21 ,"Will work for food." I 22 .
My daughter commented, "Mommy, you 23 to give to those people in 24 ."I replied, "Honey, they just use that money for alcohol or other 25 things. "She didn't respond. But when I said that, I didn't feel right.
Three days later, I was driving to 26 up my daughter from school. A man was standing on the corner, and something deep 27 me said, "Just help him." 28 I rolled down my window, and he ran over with delight, saying "God bless you, I only need 77 cents." I 29 into my ashtray(烟灰缸) and strangely enough, there sat three quarters and two pennies.
I scooped(抓起) it up and gave it to him. He 30 with joy and tears in his 31 "Wow, you just made it 32 for me to see my mom for Christmas! Thank you so much. The bus that has this great sale is 33 in 20 minutes!" It was a moment I'll never forget. I think that man won't forget it either, 34 I was the one who got the best 35 in life——GIVING.
16 A. pleased B. sorry C. nervous D. proud
17 A. stopped B. refused C. considered D. continued
18 A .satisfaction B joy C. loss D. surprise
19 A reform B. decline C. end D. change
20 A. pull B. drive C. persuade D. concern
21 A. gesture B. symbol C. sign D. sentence
22 A. passed by B. gave in C. stood up D. held on
23 A. expected B. attempted C. promised D. used
24 A. shock B. happiness C. comfort D. need
25 A. dim B. bad C. exciting D. anxious
26 A. pick B. look C. ring D. bring
27 A. besides B. inside C. behind D. above
28 A. So B. Otherwise C. However D. Moreover
29 A. climbed B. jumped C. saw D. reach
30 A. turned around B. broke down C. burst out D. spoke up
31 A. eyes B. face C. nose D. mouth
32 A. necessary B. possible C. important D. nice
33 A. taking B. operating C. leaving D. driving
34 A. but B. or C. and D. nor
35 A. award B. message C. gift D. lesson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A
Mr Brown was going away for a week. Before he left, he said to his son, "if anyone asks for me, you can tell him that your father has been out for doing something, and will be back in a week, then be sure to ask him to sit down for a cup of tea."
"OK, Dad," said his son. But he was afraid his son couldn't remember this, he wrote these words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gave it to him. His son put it into his small pocket, took it out and looked at it every now and then.
Four days passed, but no one came to see his father. The boy thought that there was no man to come and that the piece of paper was of no more use for him, so he burnt it that evening.
The next afternoon, 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 The boy opened it. A man was standing at the door and said, "Where is your father " The boy put his hand into his pocket at once and looked for the piece of paper. He could not find it. He suddenly remembered he had burnt it, so he shouted, "No more." The man was very surprised. He asked, "No more I met your father last week. When did it happen "
"Burnt yesterday evening."
36. Mr Brown told his son that _____.
A. he would be away from home for four days B. he would be back in seven days
C. he would be back in a month D. he liked a cup of tea
37. Mr Brown wrote the words down on ________.
A. the wall B. the door C. a piece of paper D. his son's pocket
38. A man came to visit the boy's father on ________.
A. the second day B. the third day C. the fourth day D. the fifth day
39. The man was very surprised because _________.
A. he thought the child's father was dead B. the child didn't ask him to sit down
C. the child gave him a cup of tea D. he couldn't find that piece of paper
40. What was burnt
A. The piece of paper B. Mr Smith C. The visitor D. The boy
B
We can’t help but grow older physically, but we can stay young in other ways. Do you want to stay young? If yes is the answer, here is what you can do:
  1. Throw out nonessential numbers. This includes age, weight and height. Let the doctor worry about them. That is why you pay him/her.
  2. Keep only cheerful friends. The grouches (抱怨)pull you down.
3. Keep learning. Learn more about the computer, gardening, whatever. Never let the brain idle. “An idle mind is the devil’s workshop.”
4.Enjoy the simple things. When the children are young, that is all that you can afford. When they are in college, that is all you can afford. When you are on retirement, that is all you can afford!
5. Laugh often, long and loud. Laugh until you gasp for breath. Laugh so much that you can be tracked in the store by your distinctive laughter.
  6. Surround yourself with what you love, whether it is family, pets, keepsakes, music, plants, or hobbies, whatever. Your home is your refuge.
  7. Value your health. If it is good, preserve it. If it is unstable, improve it. If it is beyond what you can improve, get help.
  8. The tears happen. Endure sorrow, and move on. The only person who is with us our entire life, is ourselves. Be alive while you are alive.
  9. At every opportunity, tell the people you love that you love them.
4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row out nonessential numbers” mean
A Try to forget some unimportant numbers.
B Do not let your age, weight or height trouble you.
C It is not interesting to remember some numbers.
D Some unimportant things are difficult to remember.
42 What is the fourth advice meant to tell us
A The children are so clever that we need not worry about their study.
B Someone else can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and our late life.
C We are rich enough to afford all the money that the children spend.
D We needn’t worry about the children and our late life.
4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dvice is NOT mentioned
A Laugh often. B Enjoy the simple things.
C Drink eight cups of water a day. D Keep in good health.
C
The hardworking blacksmith(铁匠) Jones used to work all day in his shop and so hard working was he that at times he would make the sparks fly from his hammer.
The son of Mr. Smith, a rich neighbor, used to come to see the blacksmith everyday and for hours and hours he would enjoy himself watching how the blacksmith worked. "Young man, why don't you try to learn to make shoe tacks(鞋钉), even if it is only to pass the time " said the blacksmith. "Who knows, one day, it may be of use to you." The lazy boy began to see what he could do. But after a little practice he found that he was becoming very skilled and soon he was making some of the finest tacks.
Old Mr. Smith died and the son because of the war lost all his goods. He had to leave home and settled down in another country. It so happened that in this village there were many shoemakers who were spending a lot of money to buy tacks for their shoes and even at times when they paid high prices they were not always able to get what they wanted, because in that part of the country there was a high demand for soldiers' shoes.
Our young Mr. Smith, who was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earn his daily bread, remembered that he had learned how to make tacks and had the sudden idea of making a bargain with the shoemakers. He told them that he would make the tacks if they would help to get him settled in his workshop. The shoemakers were only too glad of the offer. And after a while, Mr. Smith found that he was soon making the finest tacks in the village.
"How funny it seems," he used to say, "even making tacks can bring a fortune(财富).”
44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e young Mr. Smith became rich ______.
A by selling shoes B by making shoe tacks C with his father’s help D by making bread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young Mr. Smith’s father was very wealthy.
B The young Mr. Smith was lazy before learning to make shoe tacks.
C The shoemakers offered him a working place to make shoe tacks.
D The shoemakers were unwilling to buy the young Mr. Smith’s tack.
4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young Mr. Smith’s success
A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 B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C All roads lead to Rome. D Seeing is believing.
47 What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related to the young Mr. Smith
a. He was born in a rich family.
b. He became rich by selling tacks.
c. His father died and he became poor.
d. He was asked to learn to make shoe tacks.
e. He settled in another country.
A a-d-c-e-b B a-d-b-c-e C b-d-c-e-a D b-d-a-e-c
D
Kong Zi , also called Confucius (551-479 B.C) , and Socrates(苏格拉底) (469-399 B. C) lived only a hundred years apart , and during their lifetimes there was no contact (联系)between China and Greece, but it is interesting to look at how the world that each of these great philosophers(哲学家) came from shaped their ideas , and how these ideas in turn ,shaped their societies.
Confucius suggested the Golden Rule as a principle for the conduct of life:”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want others to do to you.” He assumed that all men were equal at birth, though some bad more potential than others, and that it was knowledge that set men apart. Socrates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ought that the greatest purpose of man was to seek wisdom. He believed that the superior class should rule the inferior(下层的)classes.
For Socrates, the family was of no importance, and the community of little concern. For Confucius, however, the family was the centre of the society, with family relations considered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olitical relations.
Both men are respected much more today than they were in their lifetimes.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UR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A Socrates and Confucius had much in common,
B Confucius had much influence on Socrates’ ideas.
C The societi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philosophers’ ideas.
D There wer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Greece.
49 Socrates shared with Confucius the idea that .
A all men were equal when they were born
B the lower classes should be ruled by the upper class
C the purpose of man was to seek freedom and wisdom
D people should not ask others to do what they did not want to
50 What made some people different from others according to Confucius
A Family. B. Potential(潜力). C. Knowledge. D. Community.
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New rules and behaviour standard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me out in March. Middle school is going to use a new way to decide who the top students are. 51 They will also be kids who don’t dye their hair, smoke or drink. 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new rules.
Tell the truth. Have you ever copied someone else’s work on an exam 52 That’s not something an honest student should do.
Do more at school. Good students love animal and care for other people. April is Bird-Loving Month in China. Is your school doing anything to celebrate it You should join! 53
Be open to new ideas. Have you ever thought that people could live on the moon Perhaps you’ll discover Earth II someday. Don’t look down on new ideas. 54 You should welcome them.
Protect yourself. Has someone ever taken money from one of your classmates Don't let it happen to you. If you have to go home late, you should let your parents know.
Use the Internet carefully. The Internet can be very useful for your studies. But some things on the Internet aren’t for kids, so try to look at web pages that are good for you. 55
A In that way,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animals and how to protect them.
B Students must only work and play alone.
C The best students won’t only have high marks.
D You can use the web for fun or homework.
F Students should not disagree with the teacher.
E Everyone’s ideas are important.
G Don’t do it again!
51 _______ 52 _______ 53 _______ 54 _______ 55 _______
第四部分:(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 分)
Rose left for school when she was seventeen and then went to a college for a year to learn type. She passed her examinations quite smooth and then went to look for work. A lot of people are looking for typists at that time, but it was not difficult to find an interesting job. Rose went to several office, and at last chose one of them. It was near his house. She thought, “ I’ll walk there every morning. I won’t need to go in bus.” She went to the office again and said to the manager, "I want to work there, but what will you pay me "
"We'll pay you 27 pounds now, and 30 pounds after three months."
Rose thought for a few seconds, then she say, "All right, then I'll start in three months time".
书面表达(共25分)
在日常生活中,因特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根据下表所给提示为某英文报写一篇题为On the Internet的征文稿。
英特网的主要用途
信 息 看国内外新闻、获取其它信息
通 讯 发e-mail、打电话
学 习 上网上学校、阅读各种书籍、自学外语
娱 乐 欣赏音乐、观看体育比赛、玩棋牌游戏
生 活 购物
注意:1.征文稿必须包括表内所有信息,行文连贯通顺;
2.词数100字左右。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期初考试高一英语答案
短文改错(共10 分)
1 去for 2 learn to type 3 smoothly 4 were looking 5 so it
6 offices 7 her house 8 by bus 9 work here 10 she said
书面表达(共25分)
On the Internet
As is known to us all,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Internet, we can read new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we can. We often send e-mails or make telephone calls to our families as well as to our friends.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直线经过原点和点A(-2,-2),则它的斜率为( )
A.-1 B.1 C.1或-1 D.0
2、直线与直线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是( )
A.=1,= 9 B.=-1,= 9 C.=1,=-9 D.=-1,=-9
3、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定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B.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
(x-x1)(y2-y1)表示
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D.经过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表示
4、直线通过点(1,3)且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则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5.已知点、直线过点,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或 B.或 C D.
6.点在圆内,则直线和已知圆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不能确定
7.若圆(x-a)2+(y-b)2=b2+1始终平分(x+1)2+(y+1)2=4的周长,则a,b应满足的关系式
A.a2-2a-2b-3=0 B.a2+2a+2b+5=0 C.a2+2b2+2a+2b+1=0 D.3a2+2b2+2a+2b+1=0
8.设直线mx-y+2=0与圆+=1 相切,则实数m的值为(  )
A. B.- C.或- D.2
9.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位于第四象限,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经过圆的圆心C,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B. C. D.
11.如果AC<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设直线过点,且与圆相切,则的斜率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点P在直线上,O是坐标原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14.经过两圆 和的交点的直线方程
15.两圆+=1和圆+=25相切,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___.
16.经过两直线11x+3y-7=0和12x+y-19=0的交点,且与A(3,-2),B(-1,6)等距离的直线的方程是 。
三:简答题
17.求经过直线L1:3x + 4y – 5 = 0与直线L2:2x – 3y + 8 = 0的交点M,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与直线2x + y + 5 = 0平行 ; (2)与直线2x + y + 5 = 0垂直;
18.求经过三点A,B(),C(0,6)的圆的方程,并指出这个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
19.求.过点(-3,5)与圆+=4相切的直线方程。
20.已知点P(6,4)和直线L1:y=4x,求过P的直线L,使它和L1以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小。
21.设圆上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仍在圆上,且与直线x-y+1==0相交的弦长为,求圆的方程。
22、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若点B的坐标为(1,2),求点 A和点 C的坐标..
2011-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理科数学答案
三:简答题
17;解:解得--------所以交点(-1,2)
18. 解: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由已知,点A,B(), C(0,6)的坐标满足上述方程,分别代入方程,可得
19 解:设方程为y-5=k(x+3) 圆(x+1)2+(y-2)2=4 圆心坐标是(-1,2), 半径r=2
因为直线与圆相切,所以有=2 解得k=-
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y-5=-(x+3) 即 5x+12y-45=0
另一条切线为x=-3
20:解:设过P点的直线方程为y-4=k(x-6)
在x轴上的截距为x=. 与的y=4x 交点B解得x= Y=
△=-4(72-S)×32≧0 解得S≧40或S≦0(舍去)
所以S最小值为40 所以又(72-40)k2-(96-4×40)k+32=0
既 k2+2k+1=0 所以k=-1 直线方程为x+y-10=0
所以圆的 方程为(x-6)2+(y+3)2=52 (x-14)2+(y+7)2=244
22.由 得,即A的坐标为 ,
∴ , 又∵ 轴为∠BAC的平分线,∴ ,
学校 班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不 要 答 题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1、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2、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①遇稷②、契③,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
注:①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②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③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羲之叹惜弥日     弥:满
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抗:抵挡
C.意甚悦,固求市之 市:买
D.顷正赖丝竹陶写 赖:依赖
5. 选出全部表现其“任率”的一项(3分)(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采药石不远千里
⑥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3分)
(2)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3分)
(3)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送 魏 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8.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5分)
9.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 诗经《卫风·氓》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3)寄蜉蝣于天地, 。
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题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选 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信念的真理性。
(2)“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6分)
(3)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1-4题
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
⑴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触电”,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触电”来自欣赏青年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的舞蹈《雀之灵》并结识她。
⑵《雀之灵》这个舞是1986年由杨丽萍创作并首演的。但是,这位年仅25岁的聋哑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⑶和邰丽华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会客室。很难想像站在面前的这个清秀的女子就是舞台上那个充满灵动的舞者,她眉宇顾盼中流露出的那种婉约更是让人充满了爱怜。因为交流不便,我的问题必须要先告诉手语老师,而手语老师再将我的话转达给她,然后她以很美的手势将自己的意思告诉手语老师,然后才是我。她的表达简单、纯净,纯净地让我知道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采访的目的,所以,我们最终约定,将采访放到网络上用QQ进行。于是,一个特殊的没有阻隔的交流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醇美的世界。
⑷音乐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能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一曲《雀之灵》有多少节拍,她没有仔细计算过,但是我算过,700个左右,对于完全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700多个节拍完全合拍,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⑸长期的无声世界使邰丽华有一种正常人无法拥有的平静心态,她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心灵的音乐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鸣。每次起舞,她就将自己带入快乐无比的心灵世界,在婀娜的旋转中找寻自己生命中的足印。
⑹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了梦想与爱。从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趋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灵体会为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⑺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观众为这个残疾人艺术家报以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后,本次艺术节的艺术总裁激动地对她说:“与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你毫不逊色。”
⑻如今的邰丽华,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雀之灵》。每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舒缓的音乐声徐徐飘渺,轻灵舞动的,仿佛就是一只美丽而充满灵性的孔雀,在寂静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那样出神入化,都那样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满神魄和魅力的“雀之灵”。实际上,能舞出神韵来的,不只是《雀之灵》,邰丽华表演的每一个舞蹈中,都是这样。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处,也是最为感人之处。同是少女角色,却能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爱、活泼奔放,任长发飘洒,欢跃山林,展示着勃动的青春
⑼邰丽华的舞蹈如诗如画,含意隽永,不仅可以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讴歌了生命的尊严、价值和伟大的人类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对于弘扬华夏文化、人道主义和文明友爱,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无国界文明艺术节”上,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尽管她还很年轻,还是因其杰出的才华与贡献,而被业内人士推选为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⑽如果说艺术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断去跋涉,搏击那种惊涛骇浪,那么人生的过程却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浅浅地濯足,体味其中静谧的清冽。
⑾我问她残疾人自己的舞蹈是什么样的舞蹈,她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
(1)下列对人物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人物通讯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写得十分感人。
B.第2段“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是说邰丽华跳舞时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另一种动人神韵。
C.通讯第4段用具体数字说明邰丽华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苦行僧般的毅力意志艰难坚毅地将《雀之灵》舞蹈的音乐节拍一个个深深刻进心灵的经过。
D.通讯的主旨是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E.作者认为,邰丽华用舞蹈书写了灿烂的人生,邰丽华用舞蹈将中国残疾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给了世界。
(2)通讯以“生命的雀之灵”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通讯中用了许多抒情性议论句,请举例说说去掉这些句子可以吗?为什么?(6分)
(4)通讯结尾写道,邰丽华“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有人说,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要实现这个愿望无异于痴人说梦;有人说,有了名的邰丽华想出风头,制造更大的名人效应;有人说,邰丽华不想躺在已有成绩和荣誉的象牙塔上,她那超越自己,追求人生新目标、新境界的精神值得赞赏;有人说,邰丽华为创造真正的残疾人舞蹈艺术形式,让所有的残疾人共享舞蹈艺术美的献身精神叫人敬佩。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
B.就像那些贪官,一面大会小会上表白着自己的“清白”,一面又自以为天衣无缝地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C.在这次“希望之星”中学生绘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独特而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一等奖。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0年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春的钟声销声匿迹了,对于这场晚会,我们首先是祝福与鼓励,毕竟它带给了我们欢乐与愉悦。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约有1500亿吨,约占地球已知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
B.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一报完名,就在清洁委员的组织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C.内蒙古自治区今年遭受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雪灾,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D.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雅典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红星小学门卫王然被区教育局评为“十大感动人物”,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500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 。 , 。 , 。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①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
  ②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③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
  ④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⑤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
  ⑥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A.①④⑤②③⑥   B. ②⑥①④⑤③ C. ③⑥②①⑤④ D. ⑤③②⑥①④
16、把下面的五句话重新组成一个长单句,给“银联标准卡”下个定义。要求:句意明确连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银联标准卡”的卡面加贴有“银联”标识。
②“银联标准卡”是国际标准银行卡。
③“银联标准卡”是由国内各发卡机构发行的。
④“银联标准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符合国际标准。
⑤“银联标准卡”的卡号是以“62”开头。
17、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思维”为主语续写三个句子,与前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6分)
例句: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营养;如果没有想象, ;如果没有想象, ;如果没有想象,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3、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推测,不正确的应是D“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不符合原文表述,正确应为“气冰”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这一点可从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得到信息。
4. B 抗:匹敌,相当。
5. C “任率”意为“任性率真,不做作”,④是指庾翼感到王羲之书法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自己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⑤讲王羲之晚年热衷于炼丹制药。
8、“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9、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2)第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死也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互相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第二问:①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②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③为“85”个死囚回报“信任”的“义举”而感动。(6分)
(3)①贯穿小说的主线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突出主要情节,揭示小说主题(6分)
(4)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8分)
12、(1)BD B项“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错,原文是说邰丽华耳聋,整天“处在无声的世界里”听不见音乐,感受不到音乐的节拍。D项“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错,通讯是通过邰丽华以超人的毅力练跳《雀之灵》等舞蹈的典型事例赞扬她献身舞蹈艺术,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品格和精神。
(4)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13、B(“与人为善”跟人一同做好事。现在泛指善意帮助人。“天衣无缝”比喻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深入浅出”道理表述得很深刻,使用的语言却通俗浅显。“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15、D
16、“银联标准卡”指由国内各发卡机构发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际标准,卡号是以“62”开头并且卡面加贴有“银联”标识的国际标准银行卡。
评分要求:主要点都具备,但不是长单句的,扣3分。主要点顺序影响对“银联标准卡”的理解或表意不佳,酌情扣1-3分。遗漏点,每个点扣1分。
17、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思维就像雄鹰离开了天空;思维就像鱼儿失去了海洋。
18、作文:
【提示】
  
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开始出仕时担任秘书郎。后来又被授予护军将军的职务。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改而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鸣叫,王羲之向她购买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要买。道士说:“您为我书写《道德经》,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王羲之欣然为之书写完《道德经》,然后将鹅群装入笼子带回家,很是快乐。他为人任性真率如此。一次他去门生家,看见棐(fěi通“榧”,树名)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丧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jì)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我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他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竟然将池水都染成一片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之后深为叹服,因此给王羲之写信说:“我过去曾收藏张伯英的十幅章草书法作品,战乱时南渡长江情况狼狈结果全部丢失,经常感叹精妙的真迹永远也见不到了。忽然观赏到足下回答家兄的书信,焕发出来的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顿时让我感觉到过去张氏的作品风貌又在眼前。”
当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曾到他那里借宿,床帏崭新又漂亮,饮食丰盛又甘美。许询说:“如果能保有这些,比在东山隐居强多了。”刘惔说:“你如果认为吉凶可以由人自己决定的话,我又怎么会保有这一切?”王羲之当时在座,说:“假使巢父、许由碰见稷、契,应当没有你们这样的对话。”刘、许二人听了,脸上都生出惭愧的神色来。
【高一语文期初考试】(共8页 第1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直线经过原点和点A(-2,-2),则它的斜率为( )
A.-1 B.1 C.1或-1 D.0
2、直线与直线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是( )
A.=1,= 9 B.=-1,= 9 C.=1,=-9 D.=-1,=-9
3、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定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B.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
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D.经过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表示
4、过点(-2,1)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条数有………………( )
A.1 B.2 C.3 C.4
5.已知点、直线过点,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或 B.或 C D.
6.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 )
A.0 B.-8 C.2 D.10
7.若点(2,-2)在圆(x-a)2+(y-a)2 =16的内部,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2 D.a=±2
8.设直线mx-y+2=0与圆+=1 相切,则实数m的值为(  )
A. B.- C.或- D.2
9.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位于第四象限,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经过圆的圆心C,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B. C. D.
11.如果AC<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设直线过点,且与圆相切,则的斜率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两圆+=1和圆+=25相切,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___.
14.经过两圆 和的交点的直线方程
15.圆上的动点Q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为 .
16.一直线过点A(-3,4),且在两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则此直线方程是
三:简答题
17.求经过直线L1:3x + 4y – 5 = 0与直线L2:2x – 3y + 8 = 0的交点M,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与直线2x + y + 5 = 0平行 ; (2)与直线2x + y + 5 = 0垂直;
18.求经过三点A,B(),C(0,6)的圆的方程,并指出这个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
19.已知直线:,:,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的方程
20.求.过点(-3,5)与圆+=4相切的直线方程。
21.求圆心在上,与轴相切,且被直线截得弦长为的圆的方程.
22、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若点B的坐标为(1,2),求点 A和点 C的坐标..
2011-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文科数学答案
17:解:解得--------所以交点(-1,2)
(1)-----
直线方程为-------
(2)---------
直线方程为--------
于是得所求圆的方程为:
圆的半径 圆心坐标是.
(x1,y1)则有关系式解得 B(-2,1)
Kab= y-1=( x+2) 整理得x-2y+4=0
20:解:设方程为y-5=k(x+3) 圆(x+1)2+(y-2)2=4 圆心坐标是(-1,2), 半径r=2
21:解:由已知设圆心为()--------
与轴相切则---------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或----------
22:由 得,即A的坐标为 ,
∴ , 又∵ 轴为∠BAC的平分线,∴ ,
学校 班 姓名 准考证号 成绩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不 要 答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