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成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
1、科学家将雌白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黑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白、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A.受精卵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3、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4、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种子必须每年培育,因而不利于大面积的推广,可利用下列何种生物技术工厂化生产人工种子以推广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种植面积
A.植物组织培养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基因工程 D.细胞核移植
5、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病毒植株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6、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
A.叶      B.花粉      C.根      D.茎尖
7、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8、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9、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
10、在下列选项中,没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1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12、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C.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13、下列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一定没有使用病毒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 B、“白菜—甘蓝”培育
C、基因治疗 D、禽流感疫苗制取
1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顺序的组合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提取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15、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
①同一种限制酶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③RNA聚合酶 ④目的基因 ⑤DNA连接酶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⑦ATP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6、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17、基因治疗是指(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②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
③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
④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 )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 C.原生质体融合 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20、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剪刀 针线 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的生物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质粒
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23、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珍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24.ada(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 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 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D. 每个人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25、下列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是
A.秋海棠的叶 B.马铃薯的块茎 C.成熟的花粉 D.木质部中的导管细胞
26、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D、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27、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29、淋巴因子中的干扰素是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特效药。通常只能从人体内获得,且获得的数量非常少。为了在体外获得大量的干扰素,有人把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几代后,细胞分裂就会停止。选择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既能使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不断增殖,又能够获得大量干扰素
A.用小鼠的效应B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B.用小鼠的效应B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C.用小鼠的效应T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D.用小鼠的效应T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30、人们常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上皮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DNA“探针”去寻找特定的目的基因。DNA“探针”与相应的基因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被测试者这种肉眼可见的条码很特别,一半与母亲的吻合,一半与父亲的吻合。反复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形成独特的条码,用几组不同的探针,可得到超过99.9%的父系分辨率。请问,DNA“探针”是指:( )
A.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第Ⅱ卷 共40分
31.(7分)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 ,用 将淀粉酶基因与载体拼接成新的DNA分子,下一步将该DNA分子 ,以完成工程菌的构建。
(2)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人酿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翻译成淀粉酶,可采用 检测。
(3)用限制酶EcoRV、Mbol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如下图(1 kb 即1000个碱基对),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质粒上EcoRV、Mbol的切割位点。
32、(14分)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_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________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__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__________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_________。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_____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___上。
(4)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5)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改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33、(12分)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量 。
⑶检查某种毒物是否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⑷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⑸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34、(7分)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既能 ,又能产生 。
高二生物答案
31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导入酿酒酵母菌 ⑵DNA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平_ 相同RNA聚合酶Ca2+ mRNA分子杂交T—DNA目的基因(2)启动子 终止子(3)TaqDNA聚合酶 对干扰素基因特异性的DNA引物对 (4)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33(1)流动性
(2) 细胞壁 纤维素 原生质体
(3)杂交瘤细胞 无限繁殖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
C细胞
B细胞
A细胞
D细胞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
A.115°E B.130°W C.75°E D.165°E
4.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的所有能源,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辐射能
B.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是均匀的
D.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5.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6.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此回答7-8题。
7.甲、乙、丙、地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四副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10.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 台风带来的降水 D.一场春雨一场暖
11.图为北半球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西风带 B. ②是温和湿润的气流
C.甲地位于90°N D. 乙地位于30°N
12.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13.下图为热力作用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 )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图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其中②是在地球上肉眼看到的最亮的一颗大行星。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15.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16.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上地幔   B.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C.地球的内部物质都是固体    D。除地壳外,地幔和地核都呈液态
17.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
18.下列地球内部岩石圈层中,以古登堡界面为界的是( )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 C.地壳和软流层 D.内核和外核
19.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①一个恒星日 ②一个太阳日 ③23时56分4秒 ④24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城区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 ③ 汽车数量多 ④ 建筑物密集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21-22题。
21.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全年高温多雨 B.乙全年炎热干燥
C.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2.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乙主要是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C.丙主要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
D.丁主要是全年受西风的影响
2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是( )
24.冬季亚欧大陆上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低压 D.阿留申低压
25.分别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26.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27.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近地面风带风向的是( )
读下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B.B C.C D.D
29.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0.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
A.A辐射减弱 B.B辐射增强 C.C辐射增强 D.D辐射增强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31.读太阳照射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 这一天是_____月_____日的太阳光照图,此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
⑵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A地的地方时是_____时 , A地的昼长是_____小时。
⑷ B在A的_______ 方向 ,A、B两地时差为 _____小时。
⑸ A、B两地能否在同一时刻看到日出?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图中A、B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图中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线,形成的是______锋,该锋面过境时,当地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
33.读下面“风向分布模式图”和“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14分)
⑴左图是____半球____季。
⑵右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甲、乙、丙、丁在左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代号)
⑷E、F同为30°N-40°N的大陆,E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F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两地的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⑹甲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丁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
A.上海 B.北京 C. 罗马 D.开普敦
高二下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测试题答案
31.⑴ 6 22 夏至
⑵(23°26′N,150°E)(2分)
⑶ 0 24
⑷东南 6
⑸能 A、B同在晨线上
3.⑴ 北 冬
⑵ E A B F
⑶ E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 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该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提倡一夫一妻 B.规范诸候们的婚姻
C.维护宗法制度 D.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2.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创建皇帝制度
C.创建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D.统一全国和创建中央集权制
4. 2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5.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二十等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统治集团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C.察举制有利有弊,总体看来,这一时期还起着重要作用
D.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7.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8.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9. 元朝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郡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表明元代的行省
①仅是地方行政机构,只有行政权 ②是中央派驻地方,管理地方的机构,具有多种权力 ③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形式 ④行省权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秦朝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D.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
1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本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3.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爱琴文明时代,你能看到情景是
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论的场面
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14.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1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16.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8.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20个奴隶,赚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均正确
20.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权利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21.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22.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下列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23. 贝拉克·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并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 ( )
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正逐步减少
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4、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25.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一个小姑娘问他:“总统先生,全美国人民都归你管吗?”克林顿想了一下回答:“不,应该说全美国人民都管着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克林顿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B、克林顿道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C、西安小姑娘说出了美国政权的本质
D、克林顿是随心所欲与西安小姑娘开了一次玩笑
26.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27.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两国国总统都可连选连任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29列文献中,决定了共和政体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1871年宪法 ③1875年宪法 ④1787宪法
A.①②③ B. 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30.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
这样频繁的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君主立宪派的阻挠
C.封建传统势力非常强大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题13,32题13,33题14分)
31、(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他还有那些功绩?(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2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3分)

(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体现出罗马法的什么特点?(2分)

(3)据材料三,《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罗马法的实质是什么?(4)

(4)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4分)
(2)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哪些弊端?(3分)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分)
(4)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的影响。(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二、
31、27.(1)秦始皇,统一中国。(1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2分)
32、
(1) 不足:享有民主的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3分
(2)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2分
33、
(1)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狱扩展,中央集权就会发展为帝制。在美国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统一起来,又要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
(4)在美国之后,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一系列革命建立了共和政体,1912年,中国通过辛亥革命也建立了共和政体,法国的《人权宣言》、中国的《临时约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试卷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或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下面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A.NO3 B.—NO2 C.—OH D.— COOH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
A.COOH (乙二酸)
COOH
B. —COOH (苯甲酸)
C.CH2 CH—COOH(丙烯酸)
D. OH (石炭酸)
3.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4.分子中有3个—CH3的C5H12,其可能的结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在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P4、④SiO2、⑤CH4、⑥CH2Cl2、⑦CCl4、⑧NH微粒中,
分子结构是正四面体的是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
C.③⑤⑦ D.④⑥⑧
6.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A可能发生硝化反应,则生成的一
硝基化合物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是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7.已知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属醇类)的数目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8.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A.3 B.4 C.5 D.6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己烷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2,3-二甲基丁烷 B. 正戊烷
C.3-甲基戊烷 D.2-甲基戊烷
10.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A.2,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C.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D.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11.1 mol 某烃在O2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O2 179.2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Cl2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CH3C(CH3)2CH2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2CHCH3
CH3
D.H3C— —CH3
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13.某烃的衍生物的分子式可写成(CH2)m(CO2)n(H2O)p,当它完全燃烧时,生成
的CO2与消耗的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1,则m、n的比值为
A.1:1 B.2:3 C.1:2 D.2:1
14.下列最简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
A.CH3 B .CH C.CH2 D.C2H3
15.充分燃烧3 L由甲烷、乙烯和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7 L CO2和4.82 g水(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乙烯和乙炔的体积比可能是
A. 1∶1∶1 B.1∶2∶3 C.3∶2∶1 D.3∶1∶2
1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NH3 B.C3H4 C.甲烷 D.乙烯
17.下列关于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
B.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烯烃和炔烃
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
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水法收集
18.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
19.(8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
CHO CH2OH
A. OH B. COOH
OCH3 OH
COOH
C. HO OH D. CHCOOH
OH
CH3
E.CH2COOCH CH2
CH2COOCH CH2
可以看做醇类的是(填入编号) ;
可以看做酚类的是 ;
可以看做羧酸类的是 ;
可以看做酯类的是 。
20.(4分)“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
(2)该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21.(10分)某烃含碳的质量分数为90.6%,其蒸气为空气密度的3.66倍,
则其分子式为 。
(1)若该烃硝化时,苯环上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2)若该烃硝化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两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3)若该烃硝化后,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
22.(10分)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2,2,3-三甲基-4-乙基己烷
(2)3,4,4-三甲基-1-戊炔
(3)3,5-二甲基-3-庚烯
(4)3-乙基-1-辛烯
(5)间甲基苯乙烯
三、推断题
23.(9分)已知A、B、C、D四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Cl2
D A B C
其中,A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A生成B的结构只有一种,1molB中的氢原子完全被氯原子取代,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9mol,D是一种高聚物。请写出各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A B
B C
A D
四、计算题
24.(5分)某种有机物在气态时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充分燃烧3.0 g 此有机物可得3.36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和3.6 g 水。此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HCl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I earn 10 dollars ________hour as ________supermarket cashier on Saturday.
A.an;the B.the;a C.an;a D.a;an
2.You did not perform as well as the other competitors—________,you failed.
A.in other words B.after all C.in the end D.at the same time
3.It ________ me that she just expects us to help,but I have so many things to do today.
A.annoys B.surprises C.excites D.delights
4.The hare arrived at the tree exhausted,only ________ that the tortoise had already been there.
A.finding B.find C.to find D.found
5.—How are your children in their new home
—Fine. The good thing is that they've _______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s.
A.used  B.belonged C.adapted D.turned
6.In my opinion, a short stay in the country for some time will be ________to her health.
A.available B.accessible C.beneficial D.especial
7.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ven people in remote villages can have ________to computers.
A.possibility B.entrance C.independence D.access
8.He ________ the things in the old case which he wanted to keep.
A. left aside B. set aside C. tested out D. turned around
9. Tom thought it was an honor ___________ to speak in the ceremony.
A. to invite B. to be invited C. inviting D. having invited
10. It was when Mozart was just a little boy that his ______ for music became obvious.
A. talent B. gifted C. present D. tale
11.It is ________to believe that the number 13 brings bad luck.
A.ridiculous B.absurd C.foolish D.impossible
12.Her ________to become a teacher was held back by her poor spoken English.
A. instruction B. situation C. ambition D. condition
13. Will you___________ and take this letter to the post office
A. do me a favor B. make me a favor
C. give me a favor D. bring me a favor
14. He began to take English _______ only when he left school.
A. carefully B. truly C. seriously D. strictly
15.—I’m sorry,sir.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by showing you those pictures
—________It just reminded me of my old friends.
A.Not at all. B.All the best. C.No sorry,please. D.Never mind.
二.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ve loved my mother’s desk since I was just tall enough to see above the top of it as mother sat doing letters. Standing by her chair, looking at the ink bottle, pen, and white paper, I decided that the act of 16 must be the most 17 thing in the world.
Years later, during her final illness, mother 18 different things for my sister and brother. “But the 19 ”, she said, “is for Elizabeth”.
I never saw her angry, and never saw her cry. I knew she 20 me, she showed it in action. But 21 a young girl, I wanted heart-to-heart talks 22 mother and daughter. They never happened. And a gulf (深渊) opened between us. I was “too emotional”. 23 she lived “on the surface”.
As years passed and I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 loved my mother and I wrote to her in 24 words and asked her to let me know in any way she chose that she did 25 me.
I posted the letter and waited for her answer. 26 came. My hope turned to 27 , then little interest, finally, peace --- it seemed that nothing happened. I couldn’t be sure that the 28 had even got to Mother. I only knew that I had written it, and I could 29 trying to make her into someone she was not.
Now the 30 of her desk told me, as she’d 31 been able to,
that she was 32 that writing was my chosen work. I 33 the desk carefully and found some papers 34 --- a photo of my father and a one-page letter, folded and refolded many times.
“Give me an answer”, my letter asks, “in any way you chose”. Mother, you always chose the 35 tha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16.A. speaking B. writing C. looking D. listening
17.A. wonderful B. tiring C. funny D. productive
18.A. bought B. gave C. designed D. kept
19.A. pen B. paper C. chair D. desk
20.A. loved B. disliked C. appreciated D. sympathized
21.A. like B. as C. be D. unlike
22.A. with B. among C. beside D. between
23.A. So B. And C. But D. Or
24.A. careful B. active C. thankful D. serious
25.A. ignore B. accept C. forgive D. dislike
26.A. No one B. None C. Something D. Neither
27.A. surprise B. joy C. disappointment D. happiness
28.A. ides B. information C. news D. Letter
29.A. stand B. stop C. continue D. practice
30.A. present B. appearance C. shape D. sight
31.A. always B. ever C. never D. often
32.A. sorry B. encouraged C. regretful D. pleased
33.A. moved B. cleaned C. fixed D. emptied
34.A. inside B. outside C. below D. above
35.A. gesture B. method C. action D. way
三、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Last year when Tom graduated from school, he came to Taibei. He didn't like to work on his father's farm and hoped to find a job in a big city. He went from one company to another but no one wanted him. With little money left, he got to the station, sad and tired. All he wanted to do was go back to his small town. It was very late at night and the station was full of people. They were waiting to buy tickets of the last train. He bought the last ticket, and he was very happy.
At that time, a woman with a crying baby walked to him and asked him to sell her the ticket. He gave her the ticket because he thought they needed it more than he did. After the train left, he sat on the bench and didn't know where to go. Suddenly, an old man came and said, "Young man, I have seen what you did to the woman. I am the owner of a big company. I need a good young man like you. Would you like to work for me "
36. Tom came to the station to _______.
A. find a job B. take the train home
C. sell the ticket D. take the train to Taibei
37. The woman walked to Tom because _______.
A. she was Tom's old friend B. her child wanted to talk to Tom
C. she needed to take the train D. she had no money to buy a ticket
38. Tom didn't take the train because _______.
A. he didn't take a train ticket B. he missed the train
C. he wanted to talk to the old man D. he gave his ticket to the woman
3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story
A. Many people find job in a train station.
B. Don't buy the last ticket of the train.
C. If we try our best to help others, others will help us.
D. We should not give our ticket to others in a train station.
B
Classified Ads
For direct classified service, call 800-0667 10 a.m.—4 p.m., Monday---Friday.
For Rent
Best on Campus
Excellent Room for girls, begins Jan., 2, 4, or 8 months lease. Single, $ 105. $125. Double, $ 140. Call 800-1932.
Family Home, 3 bedrooms, large yard. $ 275. Call 800-4300.
For Sale
Sheepskin Coat, men’s size 42, 1year old. $ 85. After 6 p.m. call 800-5224.
Moving: Must sell. Color TV 21, $ 150; transistor radio, $ 15; recorder, $ 25. Call 800-0739.
Help Wanted
Babysitter—My home
If you could find a few hours during the day, some evenings and weekends to care for 2 school- age children, please call 800-1111.
Lost
A black bag with a pencil-box and some books left in the reading room. Will the finder please come to Class 3, Grade 1
Found
A green jacket was left on the sports ground yesterday afternoon ( April 15th). Will the owner please ring 656-6688
40. If you wanted to place an ad. , what number would you call
A. 800-0739 B. 800-1932 C. 800-5224 D. 800-0667
41. “ Classified Ads” may probably mean “________”.
A. ads about everyone’s life
B. ads giving one some necessary information
C. ad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rules
D. ads for which you needn’t pay any money
42. If you want to find a part-time job, you will look at________.
A. For Rent B. For Sale C. Help Wanted D. Lost
C
It was when I was attending high school that I first read Asimov’s stories. At the time, a few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s began to introduce this author, and to translate a few pieces from his “Robot Series”. Of Asimov’s works, the one that left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me was Pebble in the Sky. This novel directly influenced my early science fiction writing. Asimov was one of the leading writers of western science fiction’s Golden Age, so although his writing may not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writers of today, his underlying (潜在的) influence on many levels is undeniable — the famous Three Laws of Robotics, and many classic writing techniques, for example. Asimov’s novels are marked by a fully integrated (完整的) logical system, and his stories are a pleasure to read. This is the reason his novels still attract readers today. Naturally, western science fiction has few people these days who follow Asimov’s creative methods. But still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readers would rather read the classic works of pared with the “Robot Series”, Asimov’s “Foundation Series” is a little less well-known in China. In fact, the “Foundation Series” creates an entire world, even grander than that of the “Robot Series”; this science fiction had a direct influence on later western science fiction, the most famous example being Star Wars.
43.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writer is probably a _________.
A. science fiction writer B.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
C. high school student D. science fiction fan
44.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_________.
A. compare Asimov with other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B. advise people to read Asimov’s stories
C. give some comments on Asimov’s influence
D. explain why Asimov is popular in China
4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Asimov is criticized by today’s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B. Asimov still has many readers in China.
C. Asimov wrote Star Wars in his later life.
D. Asimov’s writing techniques are still widely used.
46. In the writer’s opinion, Asimov’s “Foundation Series” _________.
A. was not as successful as his “Robot Series”
B. is better known to readers than his “Robot Series”
C. was more logically organized than his “Robot Series”
D. was written better than his “Robot Series” in some ways
D
Ever heard the old sayi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It is true! Apples have a lot of nutritional value!
A medium sized apple has only 80 calories (卡). What a great snack choice! Not only is an apple low in calories, they contain absolutely no fat. Thus, eating apples as snacks, as opposed to chips or cakes, will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cancer.
On top of reducing the risk of cancer, the low sodium (钠) amounts in apples also help reduce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They are cholesterol (胆固醇) free. They are also rich in vitamin A, which helps strengthen vision (视力) along with bone and tooth development.
Now that we know the nutritional facts, 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of the fun facts—That’s right! Apples can be fun, as well as healthy!
If an apple is fresh, it will float on water. Twenty-five percent of an apple is air, thus allowing it to float. Can you imagine bobbing (上下浮动) for apples that sink
And, did you know that an apple is covered with a natural layer of wax (蜡) That’s what the peeling (剥下的皮) is. It protects the apple’s high
water content, keeping the apple fresh.
Apples a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a healthy diet, but keep in mind they can be fun. And always remember, if an apple sinks in water, pick another one to bob for!
47. How many kinds of facts about appl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48. Apples contain no _________.
A. calories and sodium B. fat and sodium
C. fat and cholesterol D. cholesterol and sodium
49. We learn that an apple is probably _________ if it sinks in water.
A. too high in water content B. still green
C. sweet and rich in vitamins D. unsuitable to eat
50. Why do apples stay fresh for a long time
A. Because they contain much water.
B. Because they have peeling with a layer of wax.
C. Because they contain much air.
D. Because they have peeling with nutritional valu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 are all called upon to make a speech at some point in life, but most of us don’t do a very good job.__51__
So, you have to give a speech and you are terrified. You get nervous, you forget what you want to say, you stumble(结结巴巴) over words, you talk too long, and you bore your audience. Later you think,“Thank Goodness, it’s over. I’m just not good at public speaking. I hope I never have to do that again.”
Cheep up!__52__Here are some simple steps to take the pain out of speech making. Ask yourself the purpose of your speech. What is the occasion Why are you speaking Then, gather as many facts as you can on your subject. Spend plenty of your time doing your research. Then spend plenty of your time organizing your material so that your speech is clear and easy to follow. Use as many examples as possible, and use pictures, charts, and graphs if they help you make your points more clearly.__53__Don’t talk over their heads, and don’t talk down to them. Treat your audience with respect. They will appreciate your thoughtfulness.
Just remember: Be prepared. Know your subject, your audience, and the occasion. Be brief.__54__And be yourself. Let your personality come through so that you make person to person contact with your audience.
If you follow these simple steps, you will see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public speaking. In fact, you may find the experience so enjoyable that you volunteer to make more speeches! You’re not convinced yet __55__
A.It doesn’t have to be that bad.
B.Take several deep breaths before your speech.
C.This article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give a good speech.
D.Say what you have to say and then stop.
E.Don’t say what you aren’t familiar with.
F.Never forget your audience.
G.Give it a try and see what happens.
四、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m good at all the subjects,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t school I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 Therefore,I have a problem that troubles myself all the time. I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y deskmate and me. He is a hard working student, who keeps school rule well. But he’s a person with few words. What’s more,he got angry easily. I don’t know what to deal with him. Maybe it’s why we’ve seldom sat down to exchange our feelings or thoughts. I value our friendship. I hope we can know more about with each other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I do hope we will be closer to each other than befor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在 2010年春晚上,刘谦的魔术--手穿玻璃取硬币,又一次震撼了电视观众,使他再次成为中国内地最热的魔术师。请你根据下表提示,用英语对刘谦做一简单介绍,写一篇120-150词的英语作文。
简介 著名魔术师,1976年出生于台湾。7岁时开始对魔术感兴趣,12岁荣获“全台湾儿童魔术大赛冠军”。2010年春晚表演使他成为中国内地最热魔术师
成就 表演深受世人欢迎,曾到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演出。
爱好 他善于和观众互动、创造性地进行思考;认为使魔术成功的原因是思想而非操作能力。
盘锦市二高中2011—2012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英语试卷答案
51.C 52.A 53.F 54.D 55.G
改错
参考范文
As a youn g magician from Taiwan, he is popular wide for his magic shows. Countries he has performed in includ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South Korea, the UK and so on. He is known for his interaction with his audiences. He thinks it is actually thinking rather than one's controlling skills that makes magical shows successful. What's more, he suggests the magician think carefully about how to design the shows creatively to make them appear more interesting.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质点运动方程(),则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 20 B . 49.4 C . 29.4 D . 64.1
2.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 -1 B . 45° C . -45° D . 135°
3.若函数在R上是一个可导函数,则在R上恒成立是在区间
内递增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f(n)=1+ (n∈N*),则当n=1时,f(n)为 ( )
A.1 B. C.   D.非以上答案
5.为研究变量和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二人分别作了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回归直线方程和,两人计算知相同,也相同,下列正确的是( )
(A) 与重合 (B) 与一定平行
(C) 与相交于点 (D) 无法判断和是否相交
6.在两个变量与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四个不同的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为( )
(A)模型①的相关指数为 (B)模型②的相关指数为
(C)模型③的相关指数为 (D)模型④的相关指数为
7.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y=2-2.5x,则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 )
(A)y平均增加2.5个单位 (B) y平均增加2个单位
(C) y平均减少2.5个单位 (D) y平均减少2个单位
8.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必过( )
A(2,2)点 B(1. 5,0)点 C(1,2)点 D(1.5,4)点
9、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系数都为整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有有理根,那么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
A . 假设都是偶数 B . 假设都不是偶数
C . 假设中至多有一个偶数 D . 假设中至多有两个偶数
10、已知方程,因为,所以原方程的根是( )
A、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一对共轭虚根
C、一实根一虚根 D、以上都不对
11.已知复数满足,则复数的对应点在复平面上的集合是( )
A、线段 B、椭圆 C、双曲线 D、双曲线的一支
12.若函数的导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下表是关于出生男婴与女婴调查的列联表
那么,A= ,B= ,C= ,D= ,E= ;
14、由下列不等式其中都大于0,请猜想:若都大于0,,则 .
15、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且则③若,则是纯虚数;④若,则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的第一象限.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0分)在对人们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的主要休闲方式是运动,(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2)判断性别与休闲是否有关系。
18、(分)
假设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有如下的统计资料
若由资料知对呈线性相关关系,试求:
(1)线性回归方程
(2)估计使用年限为年时,维修费用大约是多少?
19(12分)设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和单调区间;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12分).已知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21(12分).设复数,若,求实数的值。
22. (12分)
已知
(1)求的单调区间;
(2)若的图象与x轴有三个交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解:(1)2×2的列联表 8分
性别 休闲方式 看电视 运动 总计
女 43 27 70
男 21 33 54
总计 64 60 124
(2)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 2分
计算
18、(1)由计算器得,
那么,回归直线方程为
(2)当时,
即使用年限为年时,维修费用大约是万元。
当时,函数的极大值为4;当时,函数的极小值为3
(2)又因为,,且
所以,,
20
选择题 CDACC ACDBD DB
填空题13、答案:A=47,B=92,C=88,D=82,E=53
21卷Ⅰ 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商品经济社会里,电已经成为商品,这是因为
A 它有使用价值 B 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 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D它凝结了人类的劳动
2、某商店的台式电脑标价3540元。这里的“3540元”是
①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 ④观念的货币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优质之所以优价,主要是因为优质商品
A数量少,用处大 B使用价值大,科技含量高
C供给少,需求多 D耗费的劳动量多,价值大
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摄像机、猪肉、禽蛋 B.金银首饰、液化气、轿车
C.食用油、蔬菜、米面 D.电视机、住房、电脑
5 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但是市场上经常发生商品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A 卖商品的人想多赚钱 B买商品的人想少花钱
C 买卖双方讨价还价 D商品的供求不平衡
6 经济学家发现: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这是因为
A.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入水平 B.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比后者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7、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会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B 都会使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C 都对经济发展起刺激作用,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D 都是由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8.进人今年6月中旬,广西全区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大到暴雨,一些地方蔬菜基地被淹,特别是广西沿海地区受此次降雨影响很大,新鲜蔬菜供应量减少:同时,由于邕江洪水不同程度淹没了周边村民菜地,蔬菜供应主要从外面运进来,成本上升相应拉动价格上涨,导致南宁市蔬菜价格上涨。南宁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开始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100%。这说明
A.价格由天气决定 B.价格是个平均数
C.市场是价格的基础
D.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9、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额外收益,必须使其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10、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11、根据经济生活知识,下列选项中成反比的是
A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B 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
C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D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
12. 兼并与破产是市场竞争中必然现象,国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方针,有利于
①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④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特征是
A.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B.都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C. 公司财务都向社会公开
D. 股东都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14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体现了经济学道理是
A价值决定价格 B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 供求影响价格 D价格影响供求
15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
A 生产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价值总量增加
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个别劳动时间
D 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增加,价值量增大
16 近几年来,电子产品的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A供求关系的影响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 进口关税下调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变为2007年的36.3%;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67.7%变为43.1%。这种变化说明
A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
B 我国城乡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代替
C 食品支出在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中减少了
D 我国城乡居民进入到高消费期
C 生活水平在下降 D 生活水平在提高
18 如今,“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时尚。不开汽车骑自行车,随手关灯和空调,及时关掉电脑,等等,已成为公民自觉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就是要求人们
A 勤俭节约的消费 B 量人为出,适度的消费
C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1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和前提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 劳动者全面履行劳动义务 D 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20 .银行能把小钱变大钱,把死钱变活钱。这一作用是通过下列哪项业务实现的
A.发行货币,管理货币 B.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C.转帐结算 D.货币兑换,货币收存
21.温家宝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这就要求政府
A.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为劳动者直接安排就业岗位
B.营造有助于促进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C.全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D.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和职业平等观
22.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①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 ②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我国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 C. ①③④ D.①④
23.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①发挥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 ②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 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新增长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历年累计未就业人员,总计2400万人需要就业。但另一方面,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中高级技术工人、专业人才则持续供不应求。这一矛盾表明
A.我国劳动力总量太大,国家应支持企业扩大用人规模
B.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严重滞后
C.我国目前解决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增加就业人口
D.我国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25.国家实行家电产品下乡(国家对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给予13%的价格补贴)以来,家电在农村的销售出现明显增加。农民家电消费的增加说明
①价格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农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④适度合理的贷款消费能够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随着新一轮国际油价的飚升,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都开始大力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掀起一场小型交通工具革命,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趋于下降。这一现象反映出
①一种商品(服务)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②价格对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人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受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④一种商品(消费)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下列有关汇率的说法正确是
A 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B 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
C 一国货币升值,会使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D 一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该国的商品出口,但不利于进口
28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要“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在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30、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它集中表现在
A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B 企业的经济效益上
C 企业法人的素质上 D 社会对企业的认同上
卷Ⅱ 主观题(共计40分)
31材料: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蔬菜、食品、猪肉价格涨幅较大。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蔬菜、食品、猪肉等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影响。(15分)


32、材料一“价格战”是我国家电企业崛起的法宝。直到今天“价格战”还依然被诸多家电企业频频使用。
材料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海尔的产品不是靠廉价劳动力争取优势,即使在美国,海尔的定价一开始就与他们本土产品不相上下。海尔在国内不打“价格战”,在国外更不会打“价格战”。(12分)
(1)结合材料一,分析企业打“价格战”的主要原因。(4分)
(2)如果不打价格战,请说明企业要获得成功应采取的策略。(8分)
33题 (14分)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消费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为此,国家强调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
问题:(1)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6分)
(2)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并为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提合理化建议。(7分)
盘锦市二高中阶段测试
高二政治试卷(经济生活一 二单元)
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命题 齐先复
卷Ⅰ 客观题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卷Ⅱ 主观题(共计40分)
31题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蔬菜、食品、猪肉等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影响。(15分)
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由于生产蔬菜、食品、猪肉等商品的成本上升,导至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由于蔬菜、猪肉的供应量减少,粮食等食品需求量较大,供求关系紧张,导至这些商品价格上涨.(6分.每点3分)
32题(12分)
(1)结合材料一,分析企业打“价格战”的主要原因。(4分)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一般来说,价格下降消费需求量上升,反之会下降。企业打价格战主要靠降低商品价格来刺激消费,薄利多销,会扩大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33题 (13分)
(1)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6分)
居民收入水平低;物价持续上涨;社会保障不完善.
(2)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并为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提合理化建议。(7分)
建议:①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②完善社会保障,消除后顾之忧.③稳定物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④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产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4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诗 中华文化的灵魂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尚书晓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经》、《乐记》都被尊为经典。
  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因此古诗的地位更加显赫,也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极大。
  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练、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1920年罗素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③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③丁:遭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 雄:英雄、豪杰
B.钟佯不省,左右顾问 佯:假装
   C.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藉:借
   D.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 视:主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况钟刚正廉洁的一组是( )
  ①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②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③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④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⑤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⑥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 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 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
  D. 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5分)
  (2)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5分)
  (二)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2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 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8.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6分)
  9.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
(3)渔舟唱晚,__________ ;雁阵惊寒,__________ 。
(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 。
(5)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那么明天会怎样呢 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 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 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 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在长沙路思治里12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关系。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黯淡无光。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变得厚重、智慧和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 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所以我写过:
  “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我还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说:
  “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 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很有可读性,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设问、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且前后呼应,诗化的语言富于哲理性。
  B.文章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深刻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C.文中说“时间也是一种空间”,既然是空间,那么就可以存放东西,能在这个空间存放东西的人觉得充实,否则,便觉得无聊、空虚。
  D.作者每每把过去的日历扯下的时候,塞在书架或画册中,这扯下的日历犹如生命的落叶。可见作者惋惜流逝的时光,畏惧生命的衰老。
  E.作者把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日历”记得十分清楚,因为他是从死神的指缝里逃出来的。每个亲历者都会如他一样,记忆清楚、仔细。
  (2)作者开篇设问:“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请概括他喜欢用“日历”的原因。(6分)
  (3)作者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说:“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4)作者说:“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某种“载体”谈谈你对“记忆”这一“人本话题”的感悟。(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
实的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的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根据作者陈村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长丰县为建设高尔夫球场,低价向农民征地2088亩,失地农民找到当地政府时,有关领导却很不以为然。
  B. 据了解,“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中“海水西调”观点的始作俑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霍有光。
  C.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D.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学生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惫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要讨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战略、人类安全、茂物目标评审、经济技术合作、多哈回合谈判等。
  C.近日,本报连续报道,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发生了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情况。
  D.河南省公安厅宣布在新乡、济源等地市开展警务机制改革,6月18日,新乡市公安局突然召集各公安分局局长通报改革措施,并当场宣读对每个人的任命。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16.仿照示例,从屈原、杜甫、苏轼、鲁迅、巴金、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中任选一位,另 写—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大致相等)(6分)
  示例: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17.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虚词,使前后语意连贯。(5分)
  晓明人缘关系不错,就是平时大大咧咧,容易忘事。有时借东西忘记归还主人,还得别人向他索要。① 他一旦经人提醒或自己想起来了,② 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这样,时间久了,③ 有同学们不愿意借东西给他。这天,晓明得知永康从书店买回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名著,就缠着要借来看。永康很为难,不借吧,显得自己小气;借吧,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看多少,④ 更怕晓明久借不还。⑤ ,永康决定自己看完后再借给他。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小学生把一个被自行车撞伤的老奶奶送进医院,小学生的母亲还为老奶奶垫付了医药费。老奶奶的家人却把小学生告上法庭,诬蔑小学生撞到老人,要求小学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法院理所当然地驳回原告,但小学生的心灵已经受伤,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帮助人,别人却把我告上法庭,我害怕,我想哭,不知道雷锋有没有被人告过,他哭过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试题答案:
 4、A 雄:难以(程度副词)
  5、C、②④⑤。(①说的是况钟被启用,③说的是两人用心帮助百姓。⑥说的是平思忠的廉洁。)
  6、C、应该是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
   8、 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9、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11.(1)B 3分C 2分A 1分(D.“畏惧生命衰老”没有根据。E.每个亲历者都会记忆犹新,但不是每个人都如冯骥才一样能够记得那么仔细:公历,农历,星,干支纪年全记住。)
  (2)①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②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珍爱生命;③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
  (3)(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意思对即可)
  【解析】A项:陈村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写文章更能反映出史铁生作为人的真实,选项对原因的理解有误。D项:作者对照了自己和史铁生,但并不是在找差距,作者也并没有感到自己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选项对文章语句的理解有误。C项: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说明史铁生以他的存在和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深刻思考,并不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选项的逻辑关系比较牵强。E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的超越了生命的苦难,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史铁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选项的表述不够严谨。B项完全符合文意。
  (3)①为了表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2分)②表明史铁生在死神的追逐下,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③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2分)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写作意图分析作用题,在文段这个事例的前后,作者进行了总结和强调。相关语句很容易找出,设题意图在考察学生的分点概括和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
  “生命”: ①史铁生认为上帝是生命的编剧,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2分)②即使面对苦难,史铁生也从不抱怨,他知道感恩,他用自己的思索给生命找到了意义。(2分)③我们可以用坦然和喜悦去平衡生命中的困苦,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存的夹缝中让自己快乐。(4分)
  “有无”: ①生命中有了苦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快乐。(2分)②史铁生罹患残疾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但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分)③有和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决定有和无终极意义的是人的精神与思考。(4分)
  【解析】本题属于文本思想意义与社会价值的探究题。题干中结合全文的要求,是指答案应该先总结文本中这三个词结合于史铁生的含义。题干中谈谈你的看法的要求,是指在文本意义的引领下,考生应该作出一定的阐释和延伸。给出的答案仅供参照,考生只要结合文本阐释了有一定内涵和意义的看法,即可相应得分。
  13. C(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当用“不以为意”。B“始作俑者”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这里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不合理,但不能说是做坏事。D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本句误解为支离破碎意。)
  14. C.(A.杂糅。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问题”。D.“宣读”与“任命”不搭配。)
    附参考译文:
  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来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恰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的空缺。况钟由于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
  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救济农民和存储的粮食每年有几十万石,除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赋和拖欠的租赋。
当初况钟为吏员时, 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邀请拜见他,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做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而是想借此报答您罢了。”平思忠家一向贫寒,从来没有因(和况钟有)旧交情而(对他)有所求取。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
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