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水能和电能 B.汽油和柴油 C.玉米和水稻 D.石油和森林2.下列各项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铁矿石 ④潮汐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改编)人类日常生活用品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资源,这说明( )A.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的对象 B.自然资源是人类财富的源泉C.人类的生存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数量 D.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4.下列属于“节流”方法的有( )①增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致力于开发节能产品③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 ④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美国: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为5年。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必须节约资源 ②大力开发新能源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发展生产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改编)下列行为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有( )①经常送贺卡给老师和同学 ②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购物时使用环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做法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的是(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 B.大规模围海造田 C.逐水草而居 D.毁林开荒8.“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B.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C.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D.垃圾真的是人为放错了地方9.杭州市政府规定,在杭州买车上牌,需要先通过摇号或者竞拍的方式取得号牌指标,但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在限牌范围。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 ②刺激了杭州汽车价格持续上涨③解决了杭州市区交通拥堵问题 ④有利于引导大众绿色出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划定“耕地红线”(见下图)的行为( )A.说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多 B.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C.反映我国存在耕地资源问题 D.不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二、非选择题11.(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材料二: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1)材料一涉及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均丰富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地区。育网(2)读材料一,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3)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据材料分析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4)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解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2.【政府的举措】“五水共治,治污先行”。2013年,我市共排查出684条黑臭河、垃圾河,这些河流已失去原有的使用功能,周围百姓深受其害。为此,市政府痛下决心,关停沿河污染企业,并投入巨资对黑臭河进行综合治理。(1)市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4分)【企业的行动】我市海水资源丰富,温州某发电厂积极探索海水淡化工程,开辟了工业用水新来源。为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温州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区域污水回用系统工程,污水经过处理后可广泛用于建筑、农业、城市景观等领域。(2)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了我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些新举措?(4分)13.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活动,建设“清丽湖州”,某校九年级学生对我市治水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活动。【活动一:探查身边“清清河”】同学们探查了市区的主要河道,发现原来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河道两旁整洁优美。但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他们也看到河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于是马上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活动二:寻找治水“好声音”】同学们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举措。举措一“河长制”是落实河道综合治理的有效制度。今年全市7373条河道已落实“河长”5425名。举措二某公司安装了技术先进的凉水塔冷却设备后,循环利用水资源,每天可节约用水约40吨。为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们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一张简表,请你帮助完成。调查主题“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调查方法▲(2分)思考与建议反映的现状(根据活动一)▲(2分)我们的建议(根据活动二相应举措)建议一:要落实治水工作责任制,将治水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建议二:▲(2分)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自然资源,来自自然界、有利用价值两个关键特征的理解。正确答案为D。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辨析。正确答案为B。3、【解析】此题考查自然资源重要性,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正确答案为D。4、【解析】此题考查对于节流和开源的了解。正确答案为B。5、【解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题通过案例,考查学生对于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并通过本题给予学生行为上的引领。正确答案为B。6、【解析】本题考查节约资源的行动,旨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答案为D。7、【解析】正确答案为A。8、【解析】正确答案为B。9、【解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正确答案为D。10、【解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答案为C。11、参考答案:(1)青藏(2)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呈现变小的趋势。(3)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面积减少。(4)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符合节能减排即可)。【解析】本题是资源环境的综合题,有利于学生从综合的角度要理解资源问题。12、参考答案:(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目前,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市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2)这些企业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积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开源”与“节流”:扩展了水资源的开发范围,加强了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强调学以致用。13、参考答案:调查方法:实地考察、上网查询。(2分)反映的现状:治水后我市河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个别河道水体污染依然存在。(2分)建议二:运用科学技术,扩大水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