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干冰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3、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4、今年3月同学们参加了江苏省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aNO3 C.CuO D.KOH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 ( )8、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9、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氦气 B.氧气 C.氯化钠晶体 D.铜10、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与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C.用水区分CuO粉末与MnO2粉末 D.用酚酞试液区分石灰水与盐酸1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 + 2CO ===2X + S,则X为A.CO2 B.C C.CS2 D.COS ( )12、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橘子汁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玉米粥 C.牙膏呈酸性 D.柠檬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13、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1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15、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厨房内如果燃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深洞游览,发现浊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16、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食盐1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D.碳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H2SO4 → HCl B.NaNO3 → NaCl C.CuCl2→Cu D.Mg→MgO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KOH溶液 (K2CO3) Ca(OH)2溶液、过滤B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O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D KNO3 (NaCl)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l-2个选项符合题意)2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A.H2O2——1个过氧化氢分子 B. ——1个钠离子 C.3Fe3+ ——3个铁离子 D.2H ——2个氢元素2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H2SO4 B.H2SO4 Na2CO3C.Na2SO4 KNO3 D.NaOH HCl2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24、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B.ZnSO4溶液中加入Cu也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D.根据 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M N Q P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26、(6分)在“硝酸钾、明矾、碳酸氢钠、氨水、活性炭、蛋白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可以吸附水的悬浮杂质而沉降的是 ;(2)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 ;(3)发酵粉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 (4)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5)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沾涂于患处的是 ;(6) 除去冰箱异味 ________。27、(8分)从Ca 、C 、H 、O 、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二个钙原子 ;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 ;③二个碳酸分子 ; ④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 ;②最常用的溶剂 ;③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④酒精灯内的燃料是 。;28、(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 ;29、(5分)(1)常温下,氯气(C12)能溶于水,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1O)。次氯酸能够杀死水里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①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10%的下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的是(填序号)。A.稀盐酸 B.硝酸钾 C.烧碱溶液 D.纯碱溶液(2)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此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①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溶质是________ _________。(4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 该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 m(乙)(填“﹥”、“﹦”或“﹤”)。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31、 (5分)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两个电子后与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元素的原子中无中子。试回答:(1)A元素形成的这种单质的名称是 ; (2)B元素的名称或符号为 ;(3)C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D的离子符号为 ;(5)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32、(8分)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缸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1)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 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填写两种仪器名称)(2)金属X是 ,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33、(3分)下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 ;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4、(2分)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列⑴⑵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⑴小题的答案评定分数。]⑴某同学从食品包装中取出装有粉末状物质的小袋,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撕开发现袋里有板结的铁锈。试推测该粉末状物质是什么?其作用的原理是什么?⑵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一条防治措施。35、(10分)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如果用B装置制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外,如果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 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 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36、(5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与CO2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向盛有Na的装置A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装置B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A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资料卡】(1)K、Ca、Na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假设1:白色固体含有 ; 假设2:白色固体含有Na2O;【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 产生大量气泡 假设1成立③另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沉淀完全后,加入 假设2成立【反思提高】通过Na在CO2中燃烧实验,你对燃烧有何新的认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37、(3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1)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8、(6分)称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l0g,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03+CaCl2=CaC03↓+2NaCl)。反应时CaCl2溶液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2)计算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选填“>”、“<”或“=”)。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三化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C–12 O–16 H–1 Na–23 Cl–35.5 N–14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26、(1) 明矾 ;(2) 蛋白质 ;(3) 碳酸氢钠 ;(4) 硝酸钾 ;(5) __氨水 ;(6)活性炭27、(1)① 2Ca ; ② 3OH-- ;③ 2H2CO3 ; ④ NO2 。(2)① N2 ;② H2O ;③ Ca(OH)2 ; ④ C2H5OH 。28、(1) 略 ;( 略 )(2) 略 ;( 略 )(3) 略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31、(1)A单质的名称是 金刚石 ; (2)B元素名称或符号为 氧或O ;(3)C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D的离子符号为 H+ ;(5)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Mg(OH)2 。32、(1) 不溶(难溶) 性杂质。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漏斗中两种 。(填写两种仪器名称)(2)金属X是 Fe(或铁) ,化学方程式为 Fe + CuSO4 = FeSO4 + Cu ;溶液Y是 稀硫酸(或H2SO4 ) ,化学方程式为 Fe + H2SO4 = FeSO4 + H2↑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结晶(或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4、做第( )题 答:略35、(1)仪器名称:① 铁架台 ;② 集气瓶 。(2)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或E 。36、【猜想与假设】假设1:白色固体含有 Na2CO3 ;假设2:白色固体含有Na2O;【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 盐酸(或HCl)、硫酸等也行 产生大量气泡 假设1成立③另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沉淀完全后,加入 酚酞 变红 假设2成立【反思提高】新的认识: 燃烧不一定需氧气或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等(合理给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9分)+4MnO2(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1、-3的倒数是…………………………………………………………………………( )A. 3 B. C.-3 D.2、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图形是几家电信公司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已知,则的值是………………………………………………( )A. 2 B.5 C.8 D.05、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B.了解无锡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的乘客进行医学检查6、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7、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是、,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O1O2可能取的值是…………………………………………………………………………………………( )A.2 B.4 C.6 D.88、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 B. C. D.9、下图是章老师早晨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图像,若用黑点表示章老师家的位置,则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10、如图,分别为正方形的边,,, 上的点,且,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 )A. B. C. D.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11、-8的相反数是 ;25的算术平方根是12、 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3、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投资110000万元,将110000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 万元14、因式分解: =___________1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分别为和 ,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6、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AB为⊙O的直径,点D在⊙O 上, 若∠BAC=35°,则∠ADC= 度17、如图,点为直线上的两点,过两点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两点. 若,则的值为 .18、如图,在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35,正方形CDEF内接于△ABC,且其边长为12,则△ABC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8分)计算:(1) (2)化简并求值:,其中.20、(本题满分8分)(1)解方程:; (2)解不等式组:21、(本题满分6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14届“蓝色经典·天之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由部队文工团的A(海政)、B(空政)、C(武警)组成种子队,由部队文工团的D(解放军)和地方文工团的E(江苏)、F(上海)组成非种子队.现从种子队A、B、C与非种子队D、E、F中各抽取一个队进行首场比赛.(1)请用适当方式写出首场比赛出场的两个队的所有可能情况(用代码A、B、C、D、E、F表示);(2)求首场比赛出场的两个队都是部队文工团的概率P.22、(本题满分6分)已知:如图,E、F是平行四边行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1)△ADF≌△CBE;(2)EB∥DF。23、(本题满分8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活动中,对甲、乙两家商场售后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抽查. 如图反映了被抽查用户对两家商场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以下称:用户满意度),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四个等级,并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1)请问:甲商场的用户满意度分数的众数为 ;乙商场的用户满意度分数的众数为 .(2)分别求出甲、乙两商场的用户满意度分数的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到0.01).(3)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哪家商场的用户满意度较高,并简要说明理由.24、(本题满分6分)郑老师想为希望小学四年(3)班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某商店每个书包的价格比每本词典多8元,用124元恰好可以买到3个书包和2本词典。(1)每个书包和每本词典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郑老师计划用1000元为全班40位同学没认购买一件学习用品(一个书包或一本词典)后,余下不少于100元且不超过120元的钱购买体育用品,共有哪几种购买书包和词典的方案?25、(本题满分6分)如图是一个路障的纵截面和汽车越过路障时的底盘示意图,O1、O2分别是车轮的轴心,M是线段O1O2的中点(轴心距的中点),两车轮的半径相等.经验告诉人们,只要中点M不被P点托住(俗称托底盘,对汽车很有危害!),线段O1O2上的其它点就不会被P点托住,汽车就可顺利通过.否则,就要通过其他方式通过.(1)若某种汽车的车轮半径为50cm, 轴心距O1O2为400cm. 通过计算说明,当∠APB等于多少度时,汽车恰好能通过斜坡?(精确到0.1,参考数据sin14.48 ≈0.25,cos14.48 ≈0.97)(2)当∠APB=120°时,通过计算说明要使汽车安全通过,车轮半径与轴心距O1O2的比应符合什么条件?.26、(本题满分10分)(一)探究: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平移至,则= , = 。(二)归纳:A,B的坐标为(a,0),(0,b)若将线段平移至,则三者关系为 ,三者间关系为 。(三)应用:如图,抛物线y=ax2+bx+c对称轴为直线x=1,交x轴于A、B两点,且点B,交y轴于C点。⑴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⑵将△AOC沿x轴翻折得到△AOC′,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以P为旋转中心,将△AOC′ 旋转180°,使得A、C′的对称点E、G恰好在抛物线上?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1,),B(4,0).(1)求证:AB⊥OA(2)在第一象限内确定点M,使△MOB与△AOB相似,求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已知D(0,-3),作直线BD.①将△AOB沿射线BD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求△AOB与以D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D的公共点的个数.②如图(3),现有一点P从D点出发,沿射线DB的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作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秒.当以P为圆心,以为半径的⊙P与△AOB有公共点时,求的取值范围.2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把Rt△ABC和Rt△DEF按如图(1)摆放(点C与点E重合),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ACB = ∠EDF = 90°,∠DEF = 45°,AC =6cm,BC = 6 cm,EF = 12cm.如图(2),△DEF从图(1)的位置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CB向△ABC匀速移动,在△DEF移动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2 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当△DEF的顶点D移动到AC边上时,△DEF停止移动,点P也随之停止移动.DE与AC相交于点Q,连接PQ,设移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点A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2)当t为何值时,△PQE是直角三角形?(3)连接PE,设四边形APEC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面积y最小?若存在,求出y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测试初三数学答卷1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55 17.6 18.8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计80分.)19.(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0.(本题满分8分)(1)解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解不等式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分 ) 由①得x>3……(1分 ) 由②得x≤6……(2分)检验……(4分)∴3<x≤6. ……(4分)(2)所有可能出场的等可能性结果有9个,其中首场比赛出场两个队都是部队文工团的结果有3个,…………(4分)所以P(两个队都是部队文工团)=…………(6分)22.(本题满分6分)∵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BC. ………………(1分)∴∠DAC=∠BCE.又∵AE=CF,∴AF=CE∴△ADF≌△CBE.……………………(4分)∴∠AFD=∠CEB.∴BE∥DF. ……………………………(6分)(3)因为乙商场用户满意度分数的平均值较高(或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人数较多),所以乙商场的用户满意度较高.----------------------------------------------------------------(8分24.(本题满分6分)(1)每个书包和每本词典的价格各是28, 20元----------(3分)(2)共有3种购买书包和词典的方案,方案分别为 (略) ----------(6分)又因为,sin14.48 ≈0.25,,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C =14.48 ,所以,∠APB=180°-14.48 -14.48 =151.04 ≈151.0 ; ………………3分(2)当∠APB=120°时,要使汽车安全通过,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C =30 ,………………4分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in3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所以,O1O2=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分故当∠APB=120°时,要使汽车安全通过,车轮半径与轴心距O1O2的比应至少为1:4。…6分(2) 存在设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分)把E点代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分)∴E(3, 0)、G(2,3)∴P(1, 0)-----------(10分)27.(本题满分10分)略--------(2分)符合条件的点M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分)28.(本题满分12分)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点A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2分)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PEQ=90°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PQE=90°, 而∠QPE不可能为90°------------(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t=3时,y的最小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分)第22题图yOxyOxxOCBAy第22题图xOCBAy(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Ⅰ卷 (客观题 30分)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社会公共秩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 ②社会公共秩序就是指公共场所秩序③社会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2、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因为它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B、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党中央全会C、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D、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3、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第一次提出________的奋斗目标。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三步走“战略 D、社会主义现代化5、法律往往被人们称为“国法”,其主要原因是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C、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6、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这说明了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B.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A.经济权利 B.政治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之所以是一家,其根本原因在于A. 我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C.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的民族特色D.不同民族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9、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在民族危亡时,这种爱国主义集中表现在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在抗震救灾时,这种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的地位上。这说明A.爱国主义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B.爱国主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C.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D.爱国主义只有在危难时才能表现出来10、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关键要靠A、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B、科技创新 C、减少人口增长 D、转变全民的资源观念11、“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美国学者丹尼尔·罗森 进一步补充说:“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没等捉住老鼠它就死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A.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D.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①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②全面继承民族传统文化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13、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特点是①相对稳定性 ②广泛群众性 ③民族性 ④很强敏感性A、 ①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14、从2006年起,我国实施“五五”普法教育规划,其中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包括我们青少年。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看,主要是因为A.青少年还属于未成年人B.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C.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D.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15、对于市场上大量的盗版光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坚决抵制,因为盗版不尊重他人的劳动B.买一些,因为正版太贵,盗版便宜C.鼓励生产,因为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D.盗版可以消除技术鸿沟16、以下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等内容表述顺序正确的是①以人为本 ②发展 ③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统筹兼顾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17、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这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立法权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18、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③是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④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中国能在国际舞台上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B.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人国际社会20、连年不断的非洲战乱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洲有8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但经济总量却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占世界的1.5%,吸收直接投资额仅为世界的1%。材料说明A.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保障B.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D.非洲战乱使世界和平面临着新的威胁二、判断题:(正确的写 “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10分。)21、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2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23、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4、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缺乏。25、新闻舆论的监督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形式。26、凡是违法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所以我们要依法自律。27、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28、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29、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30、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第Ⅱ卷(主观题 20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共10分)31、中华民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请问:(1)、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2)、为什么我国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3分)32、材料一: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至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88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5153。材料二:进入21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请你谈谈对材料一的分析与认识。(4分)(2)、怎样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分)四、实践探究题:(共10分)33、材料一: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奈件。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材料二、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在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材料三: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废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可以用无磷洗衣粉;我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污染环境,但我可以自带环保购物袋买菜,尽可能地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我无法阻止人们开小汽车,但我可以尽可能坐公交、骑自行车……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实施哪些国策和战略 (4分)(2)、材料二表明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请写出这种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前提。(3分)(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3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三政治答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A B B B B B A A3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1分),综合国力大幅提升(1分),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1分),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1分)(2):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33、(1):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分)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填空 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 _______ film called Nanking, Nanking is now showing at Heping cinema. I’ve never seen _______ more moving one.A. A; a B. The; the C. A; the D. The; a( )2. —Whose camera is this Is this ________, Lily —No. My uncle bought it for my brother. It belongs to _______.A. hers; her B. yours; him C. her; his D. your; him( )3. — He hardly spent any time on his subjects, _________ —_________, so he does badly in his lessons.A .didn’t he; Yes B. did he; Yes C. didn’t he; No D. did he; No( ) 4. There ______ to be a church there, but now it ________ as a theatre.A. used; is used B. used; use C. is used; is used D. used; used( )5.---You look so sad. Are you homesick ----Not really. I_______ of friends back home.A. was just thinking B. am just thinking C. to think D. have thought( )6. ____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how _____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A. Three-fourths; were B. Three-fourths; wasC. Third-fourths; were D. Third-fourths; was( )7. In winter, people usually keep flowers in their houses to ______ them against the cold.A. produce B. provide C. protect D. prevent( )8. —I don’t like music which I can’t sing along with.—Me, ______.A. too B. also C. either D. so( )9. I doubt _____ he knows we will have a meeting, so I’m not sure ______he will attend it.A. that, if B. if, whether C. whether, that D. that, that( )10..----Will there be _______tomorrow ----_______.It has rained for a week.A.raining, I hope not. B. rainy, I’m afraid not. C. rain, I’m afraid so. D.raining, I hope so.( )11. He ______ until noon because he _____ all the work for him.A. didn’t sleep, had the robot do B.slept, had the robot doneC. didn’t sleep, had the robot done D. slept, had the robot do( )12.You ______ learn English well, I’m sure , without opening your mouth.A. may not B. can’t C. mustn’t D. needn’t( ) 13. _______you’ve tried it on, you can’t imagine how pleasant the new style dress is.A. Unless B. Because C. Although D. When( )14. At the meeting , the headmaster suggested the teachers receive _____ education to catch up with ______ development.A. farther, the late B. farther, the latestC. further, the late D. further, the latest( )15.______fine weather! Let’s go for a walk!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二、完形填空 先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下面四个答案中选择可以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Homesick is a compound (复合的) word made up of HOME and SICK. You know what each16 means on its own, of course. But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17 they are used together The definition (定义) of homesick is SICK FOR HOME. It means you miss your home.Now think for a minute 18 SEASICK. If you change the word HOME in the definition to the word SEA, would the definition 19 SEASICK Does seasick mean SICK FOR SEA It means something quite 20 . Seasick means SICK BY THE MOVEMENT ON THE SEA. When you are 21 , the only place you want to be is at home. When you are seasick, 22 you want to be is at sea.Have you ever 23 a person being heartsick Heartsick doesn’t mean that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a person’s heart. People are heartsick when they are 24 deep inside as if (好像) their hearts are broken.And we also have other compound words, such as handshake and 25 . Perhaps you may write definitions for them. It must be helpful to know something like this in your English study.16. A. word B. phrase C. sentence D. passage17. A. how B. why C. when D. where18. A. for B. from C. about D. like19. A. get B. fit C. read D. have20. A. right B. wrong C. same D. different21. A. homesick B. heartsick C. seasick D. carsick22. A. the first place B. the last place C. the only place D. the safe place23. A. thought over B. thought out C. heard from D. heard of24. A. hurt B. hit C. loved D. moved25. A. hobby B. height C. heaven D. handbag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AWhen I was 16 years old, I made my first to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n’t the first time I had been abroad. Like most English children I also learned French at school. And I had often been to France, so I was used to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to people who didn’t understand French. But when I went to America I was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having a nice easy holiday without any language problems.How wrong I was! The misunderstanding began at the airport. I was looking for a public telephone to give my friend Danny a call and tell her that I had arrived. A friendly old man saw me looking lost and asked if he could help me“Yes,” I said. “I want to give my friend a ring.’“well, that’s nice,” he said.’ Are you getting married But aren’t you a bit young ”“Who is talking about marriage ” I replied. “I only want to give my friend a ring to tell her I’ve arrived.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re’s a phone box “Oh!” he said, “there’s a phone downstairs.”When at last we met, Danny explained the misunderstanding to me.“Don’t worry,” she said to me, “I had so many difficulties at first .There are lots of words which the Americans use differently in meaning from British. You will soon get used to all the funny things they say. Most of the time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understand each other!”26. The writer wanted _____________.A. to buy a ring for his friend B. to make a call to his friendC. to go to the telephone company D. his friend to see him off27.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see that “give somebody a ring’____________.A. means the same in American as in EnglandB. means “call somebody” to the old manC. has two different means in American and in EnglandD. means “be going to get married” in England28.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word “they” refers to __________.A. the old man and the boy B. the Americans C. the British D. the FrenchBJanuary 1 is the New Year’s Day,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It is a legal (法定的) holiday, and all banks, stores and schools are closed. Many people invite their friends to come and visit them in the afternoon or evening.The only legal holiday in February is Washington’s Birthday. Although Washington was born on February 22, his birthday is now celebrated on the third Monday of February. Some states (州) also celebrate Lincoln’s birthday on February 12. These two, the United States’ most famous presidents, were both born in February.The last Monday in May is Memorial Day (纪念日). This holiday remembers many service members, men and women, who died for their country. Americans celebrate Memorial Day with services in cemeteries (公墓) and churches.America’s great national holiday, Independence Day (独立日), falls on the fourth of July. It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on this day that the colonists (殖民者) announced (宣布) their 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They had to fight hard for the next seven years to win this independence.The first Monday of September is Labor Day (劳工节). This holiday honors (向……表示敬意) the working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kinds of celebrations and speeches on this day too. People go to all kinds of places to enjoy the fine weather at the end of summer.29. This text mainly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_________.A. Independence Day B. America’s holidays C. Memorial Day D. New Year’s Day30. The American people celebrate _________ on July 4th every year.A. New Year’s Day B. May Day C. Memorial Day D. Independence Day31. From the text we know _________.A. American people do not work on New Year’s DayB. Memorial Day falls on the first Monday of FebruaryC. Labor Day comes on May1 in the United StatesD. Americans celebrate Independence Day on June 143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mericans celebrate Memorial Day in order to remember their dead friends.B. On New Year’s Day Americans usually go shopping.C. Washington and Lincoln were born in the same month.D. Americans celebrate Labor Day to remember the dead workers.C“Life is speeding up. Everyone is becoming unwell.”This may sound like something someone would say today. But in fact, a man who lived in Rome in AD 53 wrote it.We all love new inventions. They are exciting, amazing and can even change our lives.But have all these developments real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 Picture this: You’re rushing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 Your mobile phone rings, a QQ message from your friend appears on the screen, the noise from the telephone is getting louder and louder. Suddenly the computer goes blank and you lose all your work. Now you have to stay up all night to get it done.Inventions have speeded up our lives so much that they often leave us feeling stressed and tired.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noisy cities, who have no telephones, no cars, not even any electricity often seem to be happier Perhaps that is because they live simpler lives.One family in the UK went “back in time” to see what life was like without all the inventions we have today. The grandparents, with their daughter, and grandsons, Benjamin, 10, and Thomas, 7, spent nine weeks in a 1940s house. They had no washing machine, microwave, computer or mobile phone.The grandmother, Lyn, said, “The more things you have, the more difficult life becomes.” The boys said they fought less. Probably, they said, because there was less to fight over, such as their computer. Benjamin also noticed that his grandmother had changed from being a trendy(时髦的), been-drinking granny, to one who cooked things.33. The writer uses the quote(引语)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o____________.A. tell us the truth about lifeB. tell us what life was like a long time agoC. point out what causes such a thing to happenD. point out that you experience some big problems and they may be the same34. In the passage the writer describes a picture to show that new inventions ____________.A. have stopped our lives B. have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C. may make people feel very happy D. may bring some people trouble35. The family chose to spend some time in a 1940s house because______________.A. they loved to live simple livesB. they wanted to know how people lived without modern inventionsC. they were troubled by modern inventionsD. living in a different time would be a lot of fun for themDA reporter asked 25 employment agents, “What questions are most frequently(经常地) asked at an interview ” Here is a list of five most popular questions and some advice on how to answer them.1. Why do you want this job Before the interview, find out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the company. Mention the things you really admire about it.2.Why should I hire(录用) you Mention the skills and experience you can bring to the job. Are you good at numbers Do you know how to use a computer Do you have a college degree Have you had experience in a similar job 3. Why did you leave your last job Say something like “I got a better job.” Don't say things like “I was fired.” or “I didn’t get along well with my boss.”4. Why are you thinking of leaving your present job Give a short but honest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Say something like “I need to make more money.”or “I’d like a more interesting job.”5. What’s the lowest salary(薪水) you will accept?Know the salary range of the job and ask for something in that range(范围)36.This passage gives us some information about_____.how to find a job with a lot of moneyquestions to be asked and answered when people are trying to find jobs.how to tell the new boss your past experiencehow to make more money.37.The underlined words”employment agent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A.业务主管 B. 雇员 C.职业介绍经纪人 D. 大学毕业生38. Which should NOT be said at an interview A. I am good at using computers. B. I can start work in two weeks’ timeC. I want to make more money. D. I didn’t get along well with my last boss.39. You are a manager(经理) of a factory. Please choose a worker for your company.A. Christina, female, married with 3 children, good at number, experienced, but not too quick.B. Diana, female, BA(文科学士), poor at computers, poor at numbers, good at listening.C.Susan, female, single(未婚) ,MA(文科硕士),good at both numbers and computer, efficient.(能干的)D.Nancy, black, BA, good at using computer but easy to get angry.40.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Some Advice for job Interviews B How to Open an Employment AgencyC. Answer Questions Properly D. How to Be a Good Agent第二卷(主观题 共45分)四、单词拼写(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A) 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Jack is busy preparing for a party to celebrate his sister’s ________(twelve) birthday.2. We all think it ________(use) to ask him to take this job, for he isn’t interested in it.3.A cow has four _________( stomach ). It gives us milk though it eats only grass.4.Hong Kong media(媒体) say the disease has caused hundreds of pigs to bleed to ______(die) in Guangdong.5. I’m _______(true)sorry that I can’t go shopping with you this afternoon because I have to finish the project at home.(B) 根据句意和汉语注释,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6.As soon as they _________(到达)to the hotel, they held a meeting at once.7.The baby’s first front _________(牙齿) are just coming through.8.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mong all ________ (亚洲) countries.9. You can find those ___________ names on the homepage of our club. (登山者)10.The dresses ________(本身) are made of common materials, but they sell well because of the famous designer.五、动词填空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 分)1. In the United States, lunch _________ (offer) to students for free at school.2.I wonder if it ___________( not rain ) next Sunday. If not, we’ll go for a picnic.3.---Could you tell me who _________( discover ) America --- Sorry, I have no idea.4.After hearing the report, he promised that he _______(try) his best to learn English well.5._______ the race _______( end ) when you got there Yes. I didn’t know who won.6. Do you know which shop he went to __________ the snacks (buy)7. You _______ (stand) too near the TV. Can you move a bit farther 8. Not only America but also Japan and Korea _______ (design) new kinds of cars so far.9. Everyone knows that the disabled mustn’t __________ at. (laugh)10. I think he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he ____________(complete) his task.六、缺词填空 先通读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和所给首字母,在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词,使短文意思完整。所填单词在题后横线上必须完整写出(本大题共6分,每格0.5分)When the London Underground goes on strike(罢工), my journey to work can be terrible. I remember a strike, which h____1___ a few years ago. ---The station near my house was closed and I had to use another station and take a d___2____ train. This a___3____ about an hour to my journey, so I wasn’t very happy. E__4___went wrong at the station. People were late and they were panicking(惊恐)! By the time I got on the train, I was feeling upset and sorry for myself. Then I saw this man. There was something about him---He had such a familiar f___5__. A few minutes later, I r____6___ that he was Jack, a fiend from my school days in Scotland.At the same time he a___7___realized who I was. Then we started talking about school days and the people we both used to k___8___.I was even more surprised when the train came into my station and he started to get o___9__ too! I asked him w___10___he was going and he said he was going to work. He told me he worked in Fitzroy Street. You see, I work in Fitzroy Street, too. It’s a small w__11__! It was s___12____ an amazing coincidence(巧合)!七、句子翻译 按所给的汉语,用英语完成下列句子(本大题共9分,每小题1.5分)1.我父母总是为我感到骄傲。My paren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叫孩子们不要轻视穷人。T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poor.3. 众所周知,教师的良好品行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良好效应。As we all know, teachers’ good behaviour c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ir students.4. 事故发生后,她很担心她的儿子,不断地打电话给她朋友。After the accident, she was 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r friend.5. 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受邀参加了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The top leaders of many countri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6. 随时欢迎你告诉我们你的不满之处。You are welcome at any time to let us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书面表达(本大题共10分)假定你叫张华,最近从报纸上得知美国某公司将在你的家乡建一座工厂,请给该公司写封电子邮件。要点如下:表示欢迎:有利于家乡的发展,提供就业。表示担忧:造成环境污染,有噪音。希望了解有关环保措施及更多信息。注意:1.词数80左右2.请不要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以使行文连贯。3.邮件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Dear Sir or Madam,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Yours faithfullyZhang Hua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三英语答案单选完型16---20 ACCBD 21---25 ABDAD阅读26---28 BCB 29---32 BDAC 33—35 ADB 36---40 BCDCA词形1,twelfth 2,useless 3, stomachs 4, death 5, truly6,got 7,teeth 8,Asian 9,climbers’ 10, themselves动词1.is offered 2.won’t rain 3. discovered 4. would try 5.Had ended6. to buy 7. are standing 8. have designed 9. be laughed pletes缺词1.happened 2.different 3. added 4. Everything 5. face 6. realized7. also 8. know 9. off 10. where 11. world 12. such翻译作文Dear Sir or Madam,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have recently learned from the newspaper that you are going to build a factory here in my hometow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s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y hometown and it will provide us with more jobs. However, some of us are worried that the factory will make much noise and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area. I would like to know whether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Would you please offer u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Yours faithfullyZhang Hua(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两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把糖放在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是凝固现象3. 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4.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5.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橡胶C.干木材 D.陶瓷6.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红色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7. 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8. 在物理学习中,为了探究问题的方便,教科书出现了:①在探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探究声音传播时,引入了“介质” ③在探究热的传递时,引入了“热量” ④在探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9.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10.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N的物体在1s内匀速上升了0.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0.3 mB.做的有用功是0.8JC.拉力F的功率是0.8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11.如图所示,电压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A,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 )A.不变 B.增加到2AC.减少到0.5A D.增加到4A13.上海世博会很多的照明灯是LED灯,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 A.陶瓷材料 B.金属材料C.半导体材料 D.纳米材料14.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力是使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2分)15.人类生活离不开能源:煤炭直接燃烧使用时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造成严重污染;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6.小红帮爸爸推陷在坑里的汽车但没有推动。他们没有推动汽车的原因是他们的推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箱子受到的阻力,在此过程中他们___________(选填“做功了”或“没做功”)。17.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在撑杆起跳时,杆的_________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越过横杆后,运动员下落时他的机械能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如图所示为用羊角锤拔出水平桌面上的钉子的示意图,此时它是一个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要想羊角锤拔钉子时取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则手在锤柄上的位置应该向________(选填 “上”或“下”)移动。19.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在标尺上示数的___________cm之间(选填“50~55”、“ 55~60”或“60~65”),并且像比AB_______(选填“大”或“小”);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成像和上述AB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0.如图所示,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A的水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足够长时间,A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为__________℃。B中的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21.小明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根据根据B、C两实验,他认为不能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发热材料,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热体直接连入家庭电路,当发热体的温度为60℃时,电功率为 W;当发热体温度继续上升时,电灭蚊器发热体的的电功率会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23.如图为汽油机的_______冲程,若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 kg,完全燃烧200g汽油可以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24.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如果ab导线水平变为向左运动,则cd导线的运动方向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25. 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其中a、b为火线或零线,甲、乙两处分别装有电灯或开关,则_______(选填“甲”或“乙”)处应该安装开关。如果还想在这个电路中安装冰箱插座,那么冰箱插座应该和已有的电灯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26.电磁波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电视遥控器利用_________来传输指令,_________可以用来灭菌。(两空均选填“红外线”、“紫外线”)27.如图所示,用20N的压力F将重5N的物体压在墙上时,物体恰好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墙壁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把压力F减小,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表突然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强同学用一只完好的灯L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1,闭合开关S,观察灯的亮暗情况。若灯L亮,说明发生故障的是______,若灯L不亮,说明发生故障的是______。三、解答题(第29题6分,30题5分,31题4分,32题4分,33题6分,34题4分,35题5分,36题6分,共40分,35、36题写出计算过程)29.按题目要求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如图所示为一个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A受到的重力以及对斜面的压力。(3)用撬棒撬动大石块时,如果动力作用在A点且竖直向上,请在图中画出支点(请描出明显黑点并用字母O表示),并画出力F的力臂。30.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能就越大。(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小车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车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下图左侧的虚线框内为小明添加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小车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上表。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斜面倾角θ的增大,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31. 在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1)若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电阻并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__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2)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和改变 (选填“电源”、“变阻器”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3) 乙、丙两图是该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乙”或“丙”)。32. 小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_处,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3)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kg/m3;3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是6V,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电阻约8Ω。(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验图连接完整(导线不交叉);(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端(选填“A”或“B”);(3)灯泡正常发光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W,此时灯泡电阻为_______________Ω;(4)在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了多组数据后,发现根据数据算出的灯泡灯丝电阻不是定值,你觉得这应该是由于灯丝的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5)当测量灯泡在高于额定电压情况下的功率时,某同学不小心把灯丝烧断了(其余元件完好),则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______V。34.小强和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个电阻丝,甲瓶中的电阻比乙瓶中的电阻要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升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柱升高的高度越大。(1)接通电路后,小强发现甲、乙两瓶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选填 “多”或“少”)。(2)接通电路一段时间后,比较瓶中煤油上升高度。实验结果是: (选填“甲”或“乙”)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3)断开开关,让两玻璃管中的液柱回到原来的高度,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的煤油上升得较 (选填 “高”或“低”),这表明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 (选填 “多”或“少”)。35.现有两根“220V 400W”的电热管(符号“ ”)、开关及导线如图,电热管电阻不变。(1)设计一个额定功率为800W的加热电路,请在虚线框内把电路补充完整。(2)每个电热管电阻为多大?(3)若把两个电热管改用另一种方式接在家庭电路中,通过计算说明电路总功率为多少。36.小红同学家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热水器的水箱离地面高12m。现需要将初温为10℃、质量为80kg的水加热到60℃,g取10N/kg,c水=4.2×103J/(kg ·℃),则:(1)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热水器的水箱中,至少需对水做多少功?(2)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若这些热量由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提供,至少需要加热多长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三物理答案二、填空题21._____0.5______ ___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_____22.____4.84______ ____变小____ 23.____做功____ ___9.2×106 J ___24.___电磁感应___ ____发电机____ _____会_____25._____甲______ ____并联____ 26.__红外线___ ____紫外线____27.______5______ ____变小_______ 28.__断路__ ___ R1___ ____ R2____30.(1)__重力势____(2) 虚线框中画出斜面即可得分__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 __错误_ ___先变小后变大_31.(1) ___右____ _电压表示数与原来相同_ (2) __定值电阻_ (3)____丙_____32.(1)_零刻度线_ (2)____52_____ (3)____20____ (4)__ _2.6×103 _______33.(1)A、B点接灯泡或电压表右接线柱都可以 (2)___B______(3)___1.9____ ___7.6______(4)___温度____(5)___6______34.(1)___ 多____ (2)____ 甲_____ (3)___ 高____ ______多_______35.(1)如图……1分(2)R=U2/P=(220V)2/400W=121Ω……2分(3)P= U2/R=(220V)2/(121Ω+121Ω)=200W……2分36.(1)W=FS=Gh=mgh=80kg×10N/kg×12m=9600J……2分F(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 共27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某大学历史系准备安排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该去的地方是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所赞颂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统一了文字 D.统一货币、度量衡3.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吃到葡萄、石榴这些水果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诗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5.《贞观长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它所叙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盛况?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6.“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7.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9.《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10.“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A. 北伐战争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C.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D.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11.下列哪部影片再现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的重大战役情景,该战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12.美国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位经济学家赞誉的是A.爱因斯坦 B.达尔文 C.钱学森 D.袁隆平13.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曲所唱的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 B.两河流域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14.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雅典曾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B.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C.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公元前2世纪,屋大维在雅典建立帝国15.2008年5月25日,以表演舞蹈“千手观音”而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开始在伦敦演出,并将巡演所有报酬捐给了四川大地震灾区。“千手观音”与哪一宗教有关?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16.《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同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A.《天方夜谭》 B.《俄底浦斯王》 C.《荷马史诗》 D.《伊索寓言》17.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欧洲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A.发动“雾月政变” B.制定《法典》 C.建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18.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称为“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19.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 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20.好莱坞准备拍摄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下列哪种道具不应当在影片中出现?A.电话 B.汽车 C.飞机 D.电脑21.开心词典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小张同学出了这样一道必答题:“他是美国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局面。”他是A.华盛顿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克林顿22.小明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结束标志:苏联解体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23.根据提示,猜猜看:它是下列哪一个国际组织:提示一:1993提示二:欧罗巴提示三:使用单一货币提示四:右图A.亚太经合组织 B. 欧盟 C. 北约 D. 华约24.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遭”,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25.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日、欧盟、俄、中的五极格局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国无力推行霸权政策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0.5分,共2分)26.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和辩证的核心思想,他的言论记载在《道德经》一书里。2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内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标志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8.文艺复兴开始于英国,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其代表作是《神曲》。29.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合约》和华盛顿会议的《九国公约》,都涉及并损害了中国主权。第Ⅱ卷(主观题 共23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5分)30.西汉司马迁编写的《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31.清朝末期,状元实业家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新中国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3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大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战役。3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的发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的签署。34.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 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时代”。四、改错题:以下各题表述中各有两处不符合历史事实,请找出错误之处写在答卷相应位置,并在答卷改正处写上正确的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35.在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举办的藏族文化研讨会上,李明同学的发言是:吐蕃人是回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清朝时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班禅,并设置军机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36. 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周恩来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合法席位。37.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使日本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的1936年,日本军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最终结束。战后日本逐步崛起,不仅实行“科技立国”政策,而且一直试图谋求军事大国的地位。五.填图析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38题1.5分,39题1分,共2.5分)38.几年前,湖南省博物馆举行的“国家宝藏”展览中,右图 所示的这件文物特别显眼,被陈列在正厅专用的展台上。请你按下列格式完成一个讲解提纲:①这件文物产生于什么时期?(0.5分)②这件文物用什么材料制成?(0.5分)③这件文物的造型是以什么动物的形象为主?(0.5分)39.右图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旧址。该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导游为初三(1)班的同学们讲解相关历史。请你按下列格式完成一个讲解提纲:①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0.5分)②这次会议确立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0.5分)六.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3分)40.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变法和改革。变法或改革往往被一个国家或政府看作本民族的强国之路,甚至是根本出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相应问题。(3分)(1)战国时期变法效果最显著的是什么变法?(0.5分)(2)北魏哪位统治者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0.5分)(3)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0.5分)(4)新中国改革开放开端的标志是哪次会议的召开?(0.5分)(5)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的是哪次改革?(0.5分)(6)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是哪一历史事件?(0.5分)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5分,42题3分,共8分)4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巨变。第一次巨变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领导的 (1) 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巨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巨变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变革,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摘自胡锦涛纪念某次会议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将材料一中的(1)处补充完整。(1) 革命(革命名称)(0.5分)(2)将材料二中的三位领导人与材料一中描述的三次巨变进行配伍。(填写字母,1.5分)第一次巨变: ,第二次巨变: ,第三次巨变: 。(3)材料一中“第一次巨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0.5分)革命领导人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0.5分)(4)材料一中“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怎样的伟大构想?(0.5分)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已经得以实现?(1分)(5)与“第一次巨变”相比,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第二、三次巨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独立和富强的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成功的是哪次革命?(0.5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分)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材料三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0.5分)“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0.5分)(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0.5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0.5分)(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0.5分)美国在摆脱“经济萧条”的这一过程中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0.5分)八.综合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3.小明是个军事迷,对战争中的新式武器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有不少困惑。他摘录了以下两段材料,并探究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欧洲战场的争夺最为激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945年8月6日早晨,保罗·蒂贝茨一行14人乘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天空霎时升起了恐怖的蘑菇云,广岛在顷刻间成为废墟,数万人当场死亡。3天以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投下,又有数万人当场丧生。后来,两地又有几十万人因此死亡。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他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载《南方人物周刊》)探究一:科技与军事(1)原子弹是二战中杀伤力最大的新式武器。打开原子时代的是哪位科学家?(0.5分)探究二:军事与历史(2)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在二战中也遭到日本重创,这是哪一历史事件?(0.5分)探究三:和平与战争(3)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0.5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5分)30.史记,编年;31.张謇,邓稼先;32.萨拉托加,斯大林格勒;33.共产党宣言,联合国家宣言;34.蒸汽,电气四、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五.填图析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38题1.5分,39题1分,共2.5分)38. ①商朝(0.5分) ②青铜(0.5分) ③羊(0.5分)39. ①遵义会议(0.5分)②毛泽东(0.5分)六.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3分)40.(1)商鞅变法(0.5分) (2)孝文帝(拓拔宏)(0.5分) (3)公车上书(0.5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0.5分)(5)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0.5分)(6)明治维新(0.5分)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5分,42题3分,共8分)八.综合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3.(1)爱因斯坦(0.5分)(2)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0.5分)(3)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0.5分)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嶙峋(xùn) 谈笑风声 B、匀称 ( chèng ) 义愤填鹰C、广袤 ( mào ) 张皇失措 D、伫(chù)立 坦荡如坻2、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由于气候变暖,夏季气温特别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络绎不绝。B、经济学家认为,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C、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语文课断章取义,只分析了两个段落的内容。D、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3、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A、间:参与 B、鄙:卑鄙 C、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D、福:保佑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C、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5、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B、《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 ,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 ;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 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 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 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 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 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 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二、阅读与赏析39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题。(3分)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7、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山中景色 8、末句中的“湿”字与“山路元无雨”是否矛盾,有何表达效果?(二)12分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方勺《泊宅编》)【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④驯谨:顺从而谨慎。9、解释加点词:4分①不肖 ②富人病且死③孝基怪之 ④孝基徐察之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尽以家财付孝基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12、翻译:4分①久之,其子丐于途②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15题。(6分)①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而21世纪将加快上升。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2030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10%。③在此背景下,摈弃20年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④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⑤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在说说“千秋功罪”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13、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2分)14、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2分)15、第②段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6—17题。(4分)①近读王选夫妇20世纪80年代初写给两个侄女的一封家书,其中谈到他们特别欣赏那种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长年累月下来最后获得成功的人。读过之后,我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共鸣:拒绝急功近利的理念贯穿这封家书的始终。②由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他的精神状态;因此拒绝急功近利,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③那么,拒绝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从何而来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所说:“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秉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滋润,不断净化,不断提升。我们向往的崇高境界当然不能靠上天的赐予,也不是一时灵感闪现所能带来的。从王选夫妇的这封家书中,我们顿悟:坦然拒绝急功近利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崇高境界的支撑,而崇高境界是在人生历程中的艰苦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的。一个人眼界宽阔,胸襟坦荡,百折不挠,心态开放,气定神闲,取决于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取决于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自我反省,舍此,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无法抗拒庸俗化的功利诱惑,你也无法走出急躁、浮夸、肤浅的怪圈。④拒绝急功近利,对今天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下的我们,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学界常常感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欢乐的家长,梦想一夜暴富而不愿工作的“啃老族”,期盼著作等身而论文作假的知名教授,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成瘾的年轻学子:一切曾经潜滋暗长上不了台面的蝇营狗苟在潜移默化中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肆行无忌。⑤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就必然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最终就会身败名裂:这就是急功近利使然的内在逻辑。然而,人们要想超越急功近利,远离庸俗浅薄的困扰,保持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却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让我们记住王选夫妇在这封家书结尾处写下的那简短却更令我们怦然心动的话吧:“要力求掌握真才实学,不图虚名,要真正做到这点不太容易,特别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我们常在为此努力。”(选自楫托《读王选夫妇的一封家书》,有改动)16、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17、本文第③、④两段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2分)(五)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是那么渴望看到它。(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18、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2分)19、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20、品味语言(5分)(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2分(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3分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21、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4分(六)22、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 ,家书抵万金。③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⑤但愿人长久, 。 ⑥ ,一览众山小。⑦海日生残夜, 。 ⑧ ,只有香如故。⑨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 。三、表达与交流66分(一)6分23、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在三年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文,我校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名称2分(不超过8个字)(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4分(二)60分24、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自私,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有时需要战胜怯懦,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的人生也就会更加精彩。请以“战胜 ”为题,完成作文。要求:1请从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作为作文的题目。2、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3、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三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0、C11、A12、①过了许久,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不再像以前那样,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三)13、(1)灾难性气候频发(气候反常、灾难性气候、温室效应等)给(1分)(2)能源告竭(能源危机、能源短缺等)给(1分)16、拒绝急功近利,掌握真才实学,成就崇高精神境界(必须答有“拒绝急功近利”17、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1分;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1分(五)18、答: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意合即可)19、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2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2分)作铺垫(1分)。20答:(1)变抽象为具体(答成“生动形象”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分)23(1)佳作欣赏,佳作荟萃、朗诵与欣赏、最美的记忆,……(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示例:同学们(1分),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写了许多文章,这其中一定有你的得意之作。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展示你的才情吧。24、略,按中考批卷要求,切入分4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2011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