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综合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小题3分,共16个题,共48分。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它带来了喜悦和美好,也带来了烦恼和困惑。对此,我们要()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②培养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激发潜能③人云亦云,接纳他人的各种想法和建议④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提高品德文化修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20年8月17日,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寄语我国广大青年,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①自信自负,勤俭节约②满怀激情,锲而不舍③志存高远,努力学习④胸怀理想,求真务实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美丽的青春季,总有一种情愫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选择让我们兴奋或纠结。青春期,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异性之间的交往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下列观点你赞成的是()①男生女生只能在学校交往,不能在其他场合交往②男生女生的交往越频繁,越有利于互补③异性之间的交往,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④男生女生应正常交往,要内心坦荡、举止得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男孩子家的,怎么这么爱哭啊。”“你是男子汉,不能扭扭捏捏的。”“小姑娘怎么这么淘气啊。”“现在的小女孩们,怎么比男孩还捣蛋。”以上这些认识是属于()A.性别歧视B.性别刻板印象C.性别取向D.性格特征5.对漫画《踢猫效应》理解正确的是()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传递②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③要避开负面情绪,它影响我们身心健康④我们要合理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2020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刷爆了朋友圈。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增强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20年12月13日,山西晋中一老人过马路时,手里捏着的一沓钱不慎掉落被风吹散,老人吃力地跪在地上捡起散落的钱,两名路人帮助老人把落地的钱捡起,用他们的善举传递着温暖和希望。材料中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方式有()A.阅读;交友B.参加一项运动;帮助他人C.欣赏艺术作品;与人的社会交往、互动D.走进博物馆;社会实践7.以下有关情绪分类对应不正确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惧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怒C.冷月凄怆滩冰冽,刺痛哀声已无泪﹣﹣哀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8.下面关于情感与情绪说法错误的是()A.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B.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C.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D.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反映逐渐发展9.1901年是辛丑年,那一年,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021年同样是辛丑年,这一年,中国的外交官对美国说:“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下列语句最能抒发我们国人此时情感的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某学校运动会期间,七年级(1)班运动员奋力拼搏、啦啦队与后勤保障队加油助威和热情服务,最终赢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班集增添一份荣誉。一个美好的班集体应该是( )①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②个人努力微不足道③集体成员善于合作④充满活力的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11.“布衣院士”卢永根是我国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入党70年来,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他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院士的事迹启示我们()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②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③要心怀爱国之心,以国家利益为重④要维护集体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人脸识别进校、上报个人健康信息、上放学状态发布家长手机、对学生进行信息跟踪……某中学在疫情过后开启了新的入校模式,引起了热议和关注。有的同学嫌麻烦,有的同学不想让家长掌握自己的活动轨迹,还有的同学感觉侵犯了隐私权。对此,我们可以()A.提出个人意见,先不理会新模式B.完全遵守规则,维护集体的荣誉C.坚持自己看法,不尊重他人意见D.民主制定规则,参与管理与决策13.钟南山院士给全国中小学生寄语:大家时时记住,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一个“小我”,还应该有一个“大我”,而且在危难时刻,在非常时刻,“大我”是最重要的,只有大家作出了奉献,我们自己才能保得平安……这启示我们()①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②只有维护好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③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优先考虑集体利益④集体应该充分尊重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4.在经历“超长寒假”后,为保障2020年春季复课安全,四川省教育厅制定了中小学开学师生员工入校流程图,织密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这一举措,在对未成年人进行()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5.近日,在某陆航部队大力配合下,宜宾市高县公安查处一起违规使用无人机,扰乱公共秩序案件。根据《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第五项之规定,对黄某、周某责令改正并各处以一千元罚款。这表明()A.法律对全体公民有普遍约束力B.刑事违法会受到刑事处罚C.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16.2020年4月15日是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抓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对此,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看法,其中应予以支持的是()A.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在我国法律面前有特权B.未成年人享受特殊保护,违法行为不需要担责C.应当关心保护未成年人,这是全社会共同责任D.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全民执法重处罚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3个题,共52分。17.【共同愿景和谐乐章】最近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了有关集体的内容,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老师收集了一些名言和谚语。现在请你运用《在集体中成长》的相关内容帮老师注明这些名言所蕴涵的道理。(12分)名言或谚语蕴含的道理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①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②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③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苏俄姆林斯基)④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⑤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梁启超)⑥18.【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时代楷模”在时代的大潮中锁定航向,在人生的起伏中坚守坐标,在得与失的抉择中忠于本心,在生与死的考验中绝不退缩。如:非常时期,临危受命,冲锋在前的仁心院士钟南山;危急时刻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的排雷战士杜国富;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大爱无疆,创造大山里的“教育奇迹”的传奇校长张桂梅。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娱乐界明星频频被爆出丑闻:吸毒酒驾、阴阳合同、学术造假、代孕弃养………结合《青春有格》的相关知识,对“时代楷模”和爆出丑闻的娱乐界明星的行为作出评价。(14分)19.【遵规守纪与法同行】材料一“校园暴力”近年来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等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调查,校园欺凌案件近六成的诱因是同学之间的口角和玩笑等,受欺凌者多选择沉默和忍受。《少年的你》中主人公、校园欺凌受害者陈念的感叹“从来没有一堂课,教会我们如何长大”;在陈念的世界里,青春残酷,充满了攻击与险阻,且无拘无束,迫切需要法律维护成长。(1)产生校园欺凌现象与未成年人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未成年人应该如何调节情绪?(8分)材料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未成年人网络打赏行为到监护和收养制度都制定了细致的条文,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2020年10月17日,全国人大三审通过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政府保护、网络保护专章,对性侵害、网络沉迷、监护缺失等议题。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初步担负起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2)谈谈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6分)材料三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你打算怎么做?(12分)参考答案1—5DABBA6—10CBBDB11—15BDACC16C17.①集体让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扩大视野,获得成长;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在集体中通过优化组合,可以产生强大的合力;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④集体生活让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⑤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⑥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8.①“时代楷模”的行为是正确的,传递了正能量,体现了“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2分)②被爆出丑闻的娱乐界明星的行为触碰了道德底线,违反了法律,败坏了社会风气。(2分)③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做到行已有耻,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做到止于至善。(2分)④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分)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分)。⑤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3分)19.(1)①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3分)②学会正确对待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3分)③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2分)(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每点2分,共6分)(3)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学法尊法用法的习惯;④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⑤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⑥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每点3分,任意四点即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