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概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在图上指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根据赤道半径能计算出地球半径的长度;据图讲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2.方法与过程 (1)运用地球仪、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课本插图,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 (2)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3)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以地球的外部圈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园,保护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圆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海南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海角天涯”,提问地球上真的存在海角天涯吗?(无) 既然没有海角天涯,那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大致都会描述球体) 二、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我们大家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硕大的圆球,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为了知道地球的形状,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共同探讨) (1)在古代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只能凭直觉认识世界,当时人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A.印度人认为世界是由几只巨象支撑着,巨象站在一只乌龟的龟甲上,乌龟骑在一只盘据的眼镜蛇身上。 B.埃及人认为天撑着,星星从天上垂下,太阳拖着一艘小船顺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地。 C.中国人则认为天象一只圆圆的锅盖,盖在方形的土地上,天是由八根柱子支撑的,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另一说“盘古开天”。盘古又称盘古氏,传说生于天地混浊中,后来天地开辟,天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他日长一丈,经历一万八千岁,天就极高、地就极厚,他死后,他身体的各部分变为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 名。 其实,在古代不仅中国人和印度人对地球的形状有各种传说和神话,古代西方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陆地为大海所包围的观察现象,也曾认为“地如盘状,浮于无垠海洋之上”。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你知道的有哪些,或你知道哪些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A.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希蜡数学家华达哥拉斯,生在海边的高山上,看到海上的船,他发现船桅出现,然后船身才出现,所以他认为地球的表面应该是弯曲的。 B.月蚀月亮上的圆形影子:古希腊哲学家亚得斯多德发现月蚀的时候,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断地球是圆的。 C.在哥伦布之后经过320多年,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他向西航行,经过太平洋,再绕过南美洲南端,越过太平洋,终于回到西班牙,完成经地球一周的创举。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这些都是科学家们所进行的探索和发现,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呢? 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问题:在海上远去的帆船为什么总是船身比船桅先消失?说明什么? 器材:乒乓球、直尺、火柴杆。 实验过程:根据已有知识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来说明地球的形状,学生分组讨论、操作,选择一组演示、说明。 小结:评价学生实验、并说明实验原理。 让学生继续讨论有没有别的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球的有关测定已经非常准确,通过人造卫星可以得到地球的一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同学们可以对地球的形状客观的描述。 过渡:我们看上去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真的是一个完全、精确的圆形吗?不是。 2.地球的大小 我们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大家看课本第四页的图片,说出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是否等长?哪条长些?长多少?(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4千米。)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6.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4千米。所以说,地球其实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过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通常我们就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算一算:地球赤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4万多千米,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来形容赤道周长。)。 过渡: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那它内部构造是怎样的呢? (二)地球的圈层 显示地球的内部圈层。人们通过间接的方法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实地球的内部构造,就像一个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就好比蛋黄。 把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名称填到练习册上。学生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地壳由各种坚硬的岩石组成,但是它们的厚度不同,陆地地壳的厚度较厚,海洋地壳的厚度较薄。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顶部有岩石组成,在地幔中还有一层软流层。地核位于地球的核心。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地球的外部圈层。大家看图,说出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大家阅读课本第五页的材料,了解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学生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大家把地球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写到练习册上。学生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思考:列举能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 1.远去的船只船身比船桅先消失。 2.太空拍摄的照片。 3.从地球一点出发,绕一圈回到原地。 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