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国际贸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知道我国外贸的地区差异及主要的边贸口岸。 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地理课本、图册、教师提供的资料提炼地理信息、主动获取地理知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熟悉教材,准备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 导入新课:视频:2018年我国的外贸创历史新高。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外贸总额增长迅速 41亿--------1000 0亿-----100000亿-----200000亿-----300000亿 由1949年的41亿增加到2018年的300000亿,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结构优化 从课本60页的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外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在提高,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 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家遍及世界各个大洲。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 请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一些主要国家在与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商品、出口商品及进口与出口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的地区差异 外贸的主要地区 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其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高达90%以上,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 2、主要的边贸口岸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也比较快,尤其一些边境贸易口岸更是发展迅速。 请学生阅读地图说出我国的主要边贸口岸及大致地理位置。 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的对象遍及世界各大洲;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广大 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边贸口岸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教学说明: 国际贸易这一节内容不是太难,难点不多,有许多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都能够解决。关键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增强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图中提炼地理信息,并运用这些地理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教学重点知识学生也基本掌握,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图中提炼地理信息的本领也得到了增强。如果没有教学时间的约束,我会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到师生的互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