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刘胡兰 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4. 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你认为这个“新阶段”指的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7.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有( ) ①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②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 ③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④为发动“大跃进”运动作准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3年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提前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不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D.青藏公路通车 9.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驰骋风云的企业都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 我国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范围不断扩大。图文结合分析判断,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下列城市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上海 ②深圳 ③重庆 ④泉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12.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13. 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4. 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此时他们“离家”长达( ) A.38年 B.39年 C.43年 D.93年 15. 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 轻、重比例 (%) 1957年农、 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 平均增长 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成就瞩目】 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17.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哪些相同决策?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然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材料三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2)材料二、三中,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的信和张瑞敏的话说明了当时全国的国营企业面临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冒昧大胆地向你们(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要的是什么“权”?这一“权”如何实现的? (3)从青岛电冰箱厂发展到享誉全球的海尔集团与哪次会议上的哪一决策有关? (4)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8. 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A.《首次访华》 B.《访问印度》 B.《亚非会议》 D.《中日建交》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BA 6-10BABBC 11-15CABBB 二、非选择题 16. (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 (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3)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7. (1)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策。 (2)局面:国家管得太多、太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企业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权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现:国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经营责任制。 (3)会议:党的十四大。决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8. (1)BCAD (2)A、尼克松访华。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D、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3)答案一: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答案二:B、周恩来访问印度,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三:C、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4)答案一:国家实力的增强。 答案二:国际地位的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