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当过和尚的朱元璋领导了农民起义,最终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根本原因在于(   )
A.朱元璋起义的目的是想当皇帝
B.许多封建知识分子参加起义
C.朱元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D.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
2. 明末农民战争中,称“闯王”的是( )
A.李自成 B.张献忠
C.吴三桂 D.戚继光
3. 阿保机. 阿骨打. 铁木真. 努尔哈赤都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下列政治家与政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阿骨打——契丹国 B.阿保机——蒙古国
C.铁木真——金 D.努尔哈赤——后金
4.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初疆域南到(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南海诸岛 D.库页岛
5. 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时,有一次投降的人就达“七千余众”;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时,“降者蔽山(遮住了山,形容人多)而下,声如奔雷”。下列对这两段史实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国统一安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B.破坏和平团结的叛乱注定是要失败的
C.清朝皇帝只采用招安的办法对付叛军
D.清朝为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
6. 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 
④册封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8. 清朝前期为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 )
A.玉米. 甘薯 B.玉米. 水稻
C.小麦. 水稻 D.棉花. 茶叶
9. 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集于燕”。这说明“燕”( )
A.商品经济活跃 B.农业生产发展
C.手工业发达 D.百姓富裕
10. 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11. 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2.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13.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当时京官每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的原因是当时(   )
A.厂卫特务横行 B.六部分享政府权力
C.“文字狱”严重 D.军机处地位低下
14. 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中书省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15. 《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A.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 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沭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材料三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结合材料四《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指出李自成在哪儿建立了政权?明王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
材料二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材料三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 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针对材料三中“藏独”份子的所作所为,你有何看法?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锦衣卫,掌侍卫. 稽捕. 刑狱之事……凡朝会. 巡幸,则具卤薄仪仗,率……等待从扈行。……盗贼奸宄,街途沟洫,密稽而时省之。
——《明史职官志》
(1)材料一中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2)材料一中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所说的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其设置说明了什么?
(4)明成祖时如何发展了这一制度?它是一种什么机构?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ADCC 6-10BDAAB 11-15AAACB
二. 非选择题
16. (1)问题: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联系:针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2)闯王受到人民欢迎。原因:“均田免赋”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3)西安。1644年,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朝灭亡。
17. (1)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A. 先后册封达赖和班禅,形成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B. 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决定活佛转世人选。
(3)元朝. 宣政院。
(4) “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注定要失败的;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决与他们作斗争,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
18. (1)明朝。明太祖(或朱元璋)。全国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2)使皇权空前强化。 
(3)职责:掌管侍卫. 稽捕. 刑狱之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说明:锦衣卫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4)明成祖时又设立了同类机构东厂,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是一种特务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