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工业革命中,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机器是( )
A.骡机 B.蒸汽机
C.汽船 D.珍妮机
2. 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他是(  )
A.哈格里夫斯   B.莱特兄弟
C.凯伊 D.斯蒂芬森
3.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4.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政治经济学 B.三权分立学说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5.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说:“《共产党宣言》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阅读该宣言,能了解到的有(  )
①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②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③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④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7. 推动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政策的力量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8.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
A.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D.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9. 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10. 明治维新前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是(  )
A.将军  B.新兴地主和商人
C.资产阶级  D.中下级武士
11. 2020年是林则徐逝世170周年、玻利瓦尔逝世190周年。林则徐和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都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独立
C.都是反抗殖民侵略的英雄
D.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12. 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先后发生,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B.本国的封建剥削
C.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D.英国的殖民统治
13. 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14. 下图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诺贝尔 B.海厄特
C.福特 D.夏尔多内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方式有( )
①驾驶汽车 ②搭乘飞机 ③网络遨游 ④电话联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特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巨匠,他的发明改变了当时整个世界面貌。
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到什么时代?
(2)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瓦特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我们仍需要预防,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宣传语。
17. 有人评价林肯说,他是通过个人的殚精竭虑,换来了国家的凤凰涅槃。今天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来探究美国历史上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揭总统之选,追战争之源】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这是伟大的胜利。这是对国家的拯救,这是自由的胜利。
——诗人费罗(北方)
“这是最好的借口”,“我们的人民永远不会同意一个黑色共和党人的统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南北双方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析总统之愁,探战争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南方的里士满,大败而归。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结合所学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扭转局面?有何作用?
【叹总统之死,究战争之绩】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的意义。
材料六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5)材料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确立了工厂制,但当时的饿工厂机器设备比较简单,规模。18世纪末,一般的英国纺纱厂只需几十英镑的资金即可创办,比较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也不过几百英镑。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的基本单位——股份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
(1)材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其局限性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领域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3)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DBA 6-10BCCDD 11-15CABDC
二、非选择题
16. (1)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2)蒸汽机车。汽船。
(3)环境污染。
(4)略。
17. (1)矛盾表现在劳动力、原料、市场、关税、西部领土方面;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措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政治上: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经济上: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事件:美国内战结束后,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依据: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作出了杰出贡献。
18. (1)确立了工厂制。工厂规模不大,机器设备比较简单。
(2)股份公司和 控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工厂规模增大,股份制公司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
(3)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领域的变革。
(4)说明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