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北京——祖国的心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搜集资料和读图能力,本节课我主要考察学生的这两项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北京的自然特征和城市职能 难点: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评价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两会”图片 师: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件什么事儿吗?两会又是在哪里举办的呢? 引入新课祖国的首都-北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起北京,你对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会让你想起些什么呢? 生描述北京印象 师:大家说的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说的这些地方的部分图片(欣赏北京图片,感受北京不同风貌与气息)。 师: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如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个方面一起去认识我们的首都---北京 二、自主学习 师:在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我们的首都。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选在北京建都呢?让我们先去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概况。大家阅读课本32——35页,自主完成以上活动内容,时间是3分钟,开始。 出示自然地理概况题与北京地形图,学生自主完成。 1.海陆位置:北京位于______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______海,与_______省和______市接壤。 2.经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______、______(经纬度),属于________(温度带),_________(干湿地区)。 3.气候:北京属于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__________。 4.地势:北京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面环山,东南部是_______,因此,地势特征由______向_____倾斜 5.河流:北京的主要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等,最后汇经天津称为海河,注入______海。 师:好,时间到,哪位同学可以准确又流利的说出这些题目? 学生多方位展示,师评价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北京自然地理概况及优势 师:从我们刚刚了解这些自然方面考虑,新中国在北京建都有哪些优势?现在,结合刚才知识和课本58页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时间是3分钟,开始。 生讨论,师巡视。 师:好,讨论结束。我们找小组代表起来说说。 生展示,师评价 出示活动参考答案:北京的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位于半湿润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交通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生朗读。 【活动二】 城市职能 师:由于这些优势,所以北京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都。既然北京是首都,那当然这里就会是一个政治中心。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就建有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也在此地。 出示政治中心以及图片,感受城市职能 师:那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各是什么的所在地? 生答。 师:很好,今天三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两会,就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什么中心啊? 生齐答。 出示文化中心题目 师: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这里是文化中心的?看课本53——54页归纳一下,1分钟时间开始。 生答,师评。(很好,从这么多的文化机构和设施上都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文化气氛非常的浓厚)。 出示文化中心图片,学生感受。 师:这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我们都非常向往的北大和清华。 出示国际交往中心 师:北京还是国际交往中心,像很多外国的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跨国公司等等都在北京。 出示国际交往中心图片 师:这是美国驻华大使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北京的城市职能。知道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板书设计: 北京概况:位置、面积、人口 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城市职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