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描述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能对其作出简要的评价。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 3、知道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地表植被特征。 4、了解河西走廊的主要河流,并知道本区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5、了解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及主要农作物。 6、运用地图归纳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7、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8、了解保护绿洲应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河西走廊的地形图和景观图,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认识河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地表植被特征。 2、河西走廊的主要河流,并知道本区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3、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及主要农作物。 4、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5、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 1、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地表植被特征。 2、河西走廊的主要河流,并知道本区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3、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及主要农作物。 4、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逻辑推理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屏 观看视屏 激发兴趣 新课讲授 一、古今交通要道 展示幻灯片: 【一、河西走廊位置: 位于 省境内 ,西至 ,南北于 山和 ( 山、 山和 山)之间,呈 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 以西而得名。】【汉唐以来,河西走廊成为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如今仍是陆路联系 大陆、沟通 和 的“黄金走廊”。】 【讨论:根据图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 学生完成题后讲解 完成幻灯片的内容,同时画河西走廊位置图 讨论 自主学习,培养读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学会交流 过度:分析气候特点 展示气候类型图 看图说出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 培养读图能力 二、灌溉农业 边讲解边展示幻灯片中的图片和文字知识: 【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孕育的河流 灌溉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之一 民国诗人罗家伦游览张掖后写下了著名佳句“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 】 【1.说出当地主要河流的名称,并判断这些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2.分析绿洲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归纳本区绿洲和城镇的分布特点。 】 看图听讲 看图合作完成: 激发兴趣,培养生审美观 学会合作学习 过度:看河西走廊绿洲分布图 展示图片 看图 培养看图能力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展示图片问题: 【讨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沙尘暴的危害、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提问总结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活跃气氛 课堂小结 课堂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