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东北地形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2.读东北三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及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气候特征,阐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丰富的图文资料,会利用图中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本区工农业的介绍,体会本区是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地理区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东北平原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保护湿地的学习,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正确看待工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2.理解气候冷湿的原因,理解对农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根据图文资料会分析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难点】 1.读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和雪期图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2.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的条件。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出问题 1. 创设情境 播放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等图片。 2. 确定问题 图片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工农业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问题,分工合作 3.合作探究 教师:刚才图中展示的东北三省,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它,你们知道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承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白山黑水”就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今天的东北三省。“林海雪原”和“北大仓”大家解释的很对,它们都反映了东北三省的重要特征。要想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先从哪开始呢? 提示:从该区域位置和范围开始。 指导学生读图: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区域图和地形图,安排学生看课本14页的图和文字。 学生回答。 提问: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那三省以什么地形为主呢? 承转:东北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它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包括三部分,就是刚才同学们说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那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承转:东北除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以外,同学们还能从课前的图片中得到什么信息呢?对!说起东北,人们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冷”,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0946152830830169545 指导学生读图: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一月平均气温和干湿状况分布图。 提问:把学生分成两小组,分别合作探究东北一月平均气温和干湿状况。 小组(一)1.东北三省的一月均温是多少?用一个字概括。原因是什么? 小组(二)2.东北三省年干湿状况如何?用一个字概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 1.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8℃以下,越往北越低。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一个字概括为“冷”。原因是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27076405397502.东北三省大部分地方位于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一个字概括为“湿”。原因是气温低,冬季积雪多;植被覆盖好。 125031572390 老师:本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针对地图提问:出示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由于东北三省气温低,冬季前后的降水主要是降雪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本区降雪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 1.三地的雪期依次是北极村:9个月多一点;齐齐哈尔:7个多月;沈阳:5个半月,雪期由北到南雪期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越来越短。 2.三地的积雪厚度分别是延吉:58厘米;长春:22厘米;北极村:53厘米 地形:三地相比,延吉位于长白山脉东麓,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 纬度位置:漠河位置靠北,距离冬季风源地最近,雪期最长,纬度高的地方,雪期长,降雪多。 距海远近:长春位于东北平原的松辽平原,东有长白山对海洋水汽的阻挡,距海洋较远。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房顶坡度大有利于冬季屋顶的积雪下滑,防止积雪太厚压塌房屋;墙体厚、窗户小,可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有助于防寒保暖。 4.交流学习 承转:看来东北的气候对当地民居有显著的影响,那东北的气候除了对民居有影响外还对什么有影响呢? 读图指导:(出示东北三省人口和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图)虽然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但东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如何?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分组讨论: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结合教材P17内容,分析东北三省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小组(一)1.分析东北三省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小组(二)2.东北三省地区发展农业的不足。 学生回答后总结: 优势: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好,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多低温冻害; 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图片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以加深感知。 承转: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们看到了对东北的开发。但近些年,我们又减少了开发,转而保护当地沼泽湿地等自然环境。 图片展示“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 5.合作学习 承转:东北三省不仅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它也是我国建国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区的工业。 图片展示: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 承转: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下了多项工业之最。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今天的老工业基地又怎样了呢? 读图指导: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 1.东北三省有哪些矿产资源?? 2.发展了哪些工业?有那几个大工业中心? 3.重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省????区? 主要矿产地 黑?龙?江? 大庆的石油、天然气,鸡西、鹤岗、双鸭山的煤矿,富克山的金矿,多宝山的铜矿 吉林省? 吉林的石油,夹皮沟的金矿等? 辽宁省? 辽河油田,鞍山、本溪的铁矿,瓦房子的锰矿,鞍山的铅锌矿和菱镁矿等 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并形成了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等工业中心。重工业的分布也明显靠近原料产地。 三、交流评价,巩固练习 6.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知识结构图。 位置、范围 一、自然概况 地形、河流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冷湿 二、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四、课后反思,改进不足 7. 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某个具体区域,要学习哪些内容怎么学习应该提前告知学生,并在课堂上强化。 学会让学生分析某区域气候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某区域工农业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