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很多用电器其实就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外面的样子,而难以看到它的内部结构。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在本课,学生将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并探究不同电路连接方法的区别,观察、描述、发现不同电路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一直帮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而闭合的通路概念的核心。本课将检验学生们对在一个真正的电路概念的理解,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如果看不到电路,我们能知道各个部件是怎样连接的吗?学生将怀抱着对此问题的疑问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不同电器的内部电路都是不一样的,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要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检测。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勇于挑战态度、严密推测的能力。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生活中的电现象,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电路检测器和科学的检测方法(不遗漏、不重复、高效率)检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深化电路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检测的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个接线头盒。 教师材料:电路板、电路检测器、四柱接线盒、五柱接线盒、新电池一板、小灯泡一盒。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握手游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电路检测器。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二、科学探索 1.对比两个电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揭示课题) 2.在不打开接线盒的前提下,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各接线柱之间的连接情况?(检测顺序) 3.小组检测。 三、研讨发现 1.小组交流检测结果。 2.根据检测结果,推测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3.小组讨论,并把可能的连接画在作业本活动记录中。 4.交流各小组的推测。 5.打开接线盒,看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6.小游戏:一位同学改变接线盒中的导线连接方式,其他同学推测。 7.出示四个接线盒,根据检测记录继续推测。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有5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和检测记录,根据检测记录开展推测。 2.出示手机电路图:在一个真正的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技术工人只有先想好顺序,理清思路,才能更好地进行检测和维修。 【板书设计】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连接状态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 ? ? ? ? ? 断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