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资产阶级革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已具备。”欧洲已具备的“客观条件”中,由中国发明的是( ) A.地圆学说流传 B.造船技术突破 C.航海技术高超 D.指南针用于导航 2. 2018年12月4日~5日,习近平主席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主席在葡萄牙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文章中引用了“诗魂”卡蒙斯的一句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这一名句生动描绘出葡萄牙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凭借优越地理条件,葡萄牙最早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以下哪些航海家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 ①哥伦布 ②达·伽马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图中所庆祝的纪念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此节日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哥伦布( ) A.是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 B.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 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 4. 如今,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已竖起了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这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以下属于其作品的是( ) ①《神曲》 ②《哈姆雷特》 ③《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世界文明史》中说:“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此时英国的“双元革命”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其二是( ) A.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6. 法国大革命期间路易十六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句话揭示的启蒙思想的意义是( )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B.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C.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 D.冲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禁锢 7. 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背景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B.新兴资产阶级不断成长 C.英国国王推行封建专制 D.新模范军力量十分强大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C.爱尔兰人民起义 D.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9. 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 ) A.1688年宫廷政变 B.《权利法案》颁布 C.《独立宣言》发表 D.《人权宣言》制定 10. “士兵们衣不蔽体,夜无毡毯,脚上没鞋,赤脚行军,从他们脚上留下的血迹,就可以找到他们的行踪……”材料表明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军队战斗力薄弱 B.美军装备精良 C.法、荷等国军事援助 D.美国人民英勇斗争 11. 下图是矗立在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她的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托握着一块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 发生在这一天的是( )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战役胜利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2.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B.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C.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封建专制统治 13. “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14.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人民宪章》 D.《共产党宣言》 15.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生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同盟,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写道:“他用‘日心说’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材料二 “你们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判决书更害怕。”临刑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的分别是哪位人物?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你们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判决书更害怕”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克伦威尔在新议会中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屡建战功。1645年,议会授权他组成“新模范军”并掌握全权。同年的纳西比战役,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1648年春,王军发动第二次内战,8月,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击溃了王军。1649年,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8月,他率军镇压爱尔兰人民起义。1652至1654年,又打败海上劲敌荷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就任“护国主”。1658年9月,克伦威尔在危机四伏中病逝。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在军事、政治上的功绩以及他的历史局限性。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怎样巩固革命成果的? 材料二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成为近代强国的原因。 18. 法治是近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主流,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并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3)材料三内容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该如何“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DA 6-10DDBBD 11-15BDCBD 二、非选择题 16.(1)映的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说”;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他支持和发展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 (2)“日心说”是“科学革命的开端”。 (3)实例:勇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坚持真理的精神。 意义:他在刑场上说的话一方面突出了布鲁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突出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冲击。 17.(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击溃了王军,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击败荷兰等竞争对手; 政治上:参加新议会并参加起草《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护国主。 历史局限性: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实行无议会统治,建立军事独裁,充满了高压、血腥和暴力,有专制和残暴的一面。 (2)1688年发动宫廷政变;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 (3)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保护财产所有权等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对外殖民活动。 18.(1)君主立宪制。通过颁布《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2)1787年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理论,美国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3)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据国情,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法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