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冷战是在美. 苏之间不断强硬的敌对互动之中爆发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对峙 2.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宣传画。“画中的英法德等国国旗排成一个风车状,美国国旗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英文意思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美国国旗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指的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朝鲜战争爆发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西德”“东德”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约”“华约”的成立 4. 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B.柏林墙的正式建成 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 下列有关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确立 B.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稳居世界首位 C.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D.“滞胀”现象开始出现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破败不堪,人民生活十分艰难。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西欧各国全面复兴。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B.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D.欧元的启用 7.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财政预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点发展钢铁. 汽车. 电器生产 C.得到美国大力扶持 D.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8. 下边的照片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位著名领导人,他的改革(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未能收到预期效果? C. 使国家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D. 遭遇“莫斯科寒流”的侵袭而被迫中断 9. 经互会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均由苏联人来担任,会议工作语言也是俄语。这些成员国在经济政治体制方面采取( )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苏联模式 D.西欧模式 1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下面是对其改革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改革最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后转移到经济方面 B.改革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大力发展经济 C.为同美国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D.改革使苏联出现工农业发展均衡状态 11.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谁不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谁就没有良心”。为挽救苏联解体,苏共曾做过一次最后的努力( )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发动“八一九”事件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12. 1952年,领导埃及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使埃及赢得真正独立的是( ) A.纳赛尔 B.卡斯特罗 C.尼赫鲁 D.真纳 13. 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B.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C.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4. 下列关于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印度人民不懈斗争,终于迫使英国在1947年宣布印度独立 ②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③古巴人民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亲美政府独裁统治 ④20世纪70年代以后,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司法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07年6月底美国. 欧盟. 俄罗斯和联合国等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任命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中东问题特使,希望可以有效地解决中东问题。如果你是布莱尔,你要完成使命,会首先到哪一个国家?( ) A. 阿富汗 B. 印度 C. 以色列 D. 巴基斯坦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 请回答: (1)材料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2)与材料二中北约组织相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是什么?它的成立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一. 材料二说明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1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各国经济发展背后的规律值得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1)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特点是什么?二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原因有哪些? 【探寻欧洲走向联合】 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2)请你用史实来佐证雨果的观点。 【探访日本的崛起】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3)材料中的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指的是什么事件?二战后,日本又是如何抓住机遇演绎在废墟中崛起的奇迹的? 【成果总结】 (4)重视教育;加强合作与交流;抓住机遇;发展科技;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相继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拉丁美洲人民也为捍卫民族主权而展开不懈地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材料二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涉及的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哪两个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 (2)图一和图二所提到的两个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面临的共同对手是谁?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3)图二中所指这个国家的革命与非洲哪个国家的革命类似?为什么? (4)图一中的人物在革命胜利后宣布本国的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个人物是谁?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BDBD 6-10DDCCC 11-15CACDC 二. 非选择题 16. (1)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苏联合成为盟国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种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出现了冷战局面,形成两极格局。原因是它们都想夺取世界霸权,在世界上称霸。 17. (1)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等。 (2)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先后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 (3)明治维新。实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利用美国的援助和朝鲜战争的军需订单,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4)美国的成功,西欧. 日本的崛起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能从中吸取哪些宝贵经验? 18. (1)古巴和巴拿马。 (2)美国。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的海关. 邮 政. 司法等权力。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3)埃及。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殖民者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4)卡斯特罗。古巴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