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展”,下列成果可供选用的有( ) ①珍妮机 ②飞机 ③蒸汽轮船 ④火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斯蒂芬森 D.瓦特 3. 随着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4.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B.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D.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者 5.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旗帜,其理论价值在于( ) A.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B.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C.揭穿了教会“神创论”的欺骗性 D.提出了完整的“人文主义”思想 6.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宪章运动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7.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作用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8. 下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 A.英国、法国 B.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 D.俄国、日本 9. 俄国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叶卡捷琳娜二世 10. 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 11. 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的“三角贸易”路线是( ) A.欧洲——非洲——亚洲——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D.非洲——美洲——欧洲——非洲 12.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印度民族工业遭到破坏 C.印度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D.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 13.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14.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 A.瑞典人诺贝尔——现代炸药 B.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C.美国人海厄特——赛璐珞 D.德国人奥托——汽油内燃机 15. 20世纪早期,促使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工人收入大大提高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流水线生产的推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材料二 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耕 (1)材料一经典著作的发表有何意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3)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法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俄国、日本进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日本的工业化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中日本的改革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促进社会发展】 材料一 (1)请你将材料一中序号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科技改变人们生活】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科技推动经济腾飞】 材料三 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BB 6-10CDCAB 11-15CDBDD 二、非选择题 16.(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 (2)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或生产力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无产阶级革命。 (3)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要与国情相结合。 17.(1)共同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特点: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3)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18.(1)①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电气时代 ③电力 (2)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消极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