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杀技]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必杀技]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资源简介

[中考必杀技]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本文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并点击近年来各地有关氧气知识的考题进行例析。
考点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梳理]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态和固态氧是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的表达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O2
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SO2
磷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4P+5O22P2O5
铁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 +水
注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可以防止溅落下来的四氧化三铁把瓶底炸裂。
[考题点击]
例1.(2011·江苏苏州)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解析】该实验考查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的知识。要求考生必须熟悉这些基本实验,并能规范描述实验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所以A错;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所以B错;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所以D错;只有C描述合乎实验事实,且很规范,所以C正确。
【答案】C
考点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梳理]
1.药品及反应原理
(1)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2H2O22H2O+O2↑
(2)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
2.气体发生及收集装置
3.实验操作步骤: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加热(用H2O2制氧不用加热);⑤收集氧气;⑥撤导气管;⑦熄灭酒精灯
4.实验注意事项 ①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的口部比底部略低,防止湿存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入导气管中而导致堵塞;②用高锰酸钾制氧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气管,再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中致使试管炸裂;③导气管口离橡皮塞1~2mm,有利于气体导出。
[考题点击]
例2.(2011· 临沂市)使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
B.KClO3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
C.KMnO4制取、收集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
解析:制取氧氧气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三种方法,发生装置可以规纳成固液常温型和固固加热型两种,其中前一种方法是第一种类型,后两种方法是第二种类型。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发生装置正确,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B.KClO3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发生装置错误,C.KMnO4制取、收集氧气的发生装置错误。D正确。
答案:D
例3.(2011·江苏南通)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_______(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
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 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 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仪器名称和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题给装置图,其
反应原理应该是固体和液体反应,A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制取氧气所需要的药品是MnO2和H2O2,其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由于氧气比空气重和不易溶于水,因此收集氧气处用排水法外,还可以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
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通过对KMnO4分解反应的探究可以得出MnO2受热不能分解产生氧气,在这个反应中MnO2是生成物,同时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答案】(1)①水槽②H2O2 催化③向上排空气法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KMnO4K2MO4+MnO2+O2↑
它们都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① 1
②制得了一些氧气
取等量的锰酸钾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入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的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考点3.氧气的检验
[知识梳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考题点击]
例4.(2011·江西)实验室检验氧气应该选用( )
A.pH试纸 B.澄清石灰水 C.酚酞溶液 D.带火星的木条
【解析】pH试纸常用于检测溶液酸碱性,澄清石灰水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酚酞
溶液常用于检验碱性溶液,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答案】D。
考点4.氧气的用途
[知识梳理]
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
[考题点击]
例5.(2011·大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A说法正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C说法正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防止灯丝氧化,可使其耐用,所以D说法正确。氧气在燃烧中起到助然的作用,但其本省不具有可燃性,所以B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