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必杀技]水的分解与合成一、命题特点此考点在往年中考中所占分值在2分到5分之间,难度系数在0.8左右,是中考热点之一。其命题的思路、内容有以下几点:(1)以选择、填空或实验探究等形式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过程分析、实验结论等。(2)以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等。二、方法技巧(1)水的分解a.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b.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所收集气体体积比约为1:2。c.检验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l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d.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2)水的合成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玻璃导管尖嘴处的火焰呈黄色,是由于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放出大量的热2H2+O22H2O 说明氢气有可燃性。氢气作为新型能源的三大优点是: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3)化合反应指“多变一”的反应,分解反应指“一变多”的反应。三、典例分析【例1】(2011·昆明)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的组成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C.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解析:本题考查水的通电分解实验,学生应学会利用图中给出的信息来解答,并注意学科方法及化学用语在解答中的应用。因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元素守恒可知,水中含有H、O元素,则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故A正确;由图可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质量比为1:8,故B错;因试管1中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则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根据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通电,则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D正确。答案:A【例2】(2011·永州)如下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市化学老师针对图l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氧氧化钠 g(2)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3)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l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是有关电解水的考查题,只要掌握水电解时的现象及原理就能顺利解题,是一道基础知识考查题。(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因此氢氧化钠的质量=250g×8%=20g;(2)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结合常规的实验及所提供的信息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四个说法中只有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的说法不合理。答案:(1)20;(2)O2 ;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B。四、变式训练1.(2011·钦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大了2.(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2011·百色)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C.水不能作溶剂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4.(2011·连云港)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5.(2011·泰安)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②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右上侧漫画,你的感想是: (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6.(2011淄博)据图回答: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7.(2011河北)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 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D 2、D 3、B 4、C5、(1)氢、氧两种元素(2)水分子【或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3)①电 ②C6H12O6(4)钻透地球寻求生命之水,或节约每一滴水【或无节制浪费水资源,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眼泪】,或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使用节水龙头【或重复使用水,如用养鱼的水浇花、洗衣物的水冲马桶等等】6、2H2O 2H2↑+O2↑;1:8;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7、(1)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2) 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3)2H2O HYPERLINK "http://img.blog./photo/7MyygWV9dHtZHNdwKRfMnA==/325385073078192276.jpg" \t "_blank" 2H2↑+O2↑。图1图2叶绿素光照A 加热水 B 电解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