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的磁效应(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1、本节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磁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电和磁联系起来的。 2、本节课包括知识点:①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分布特点;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特点,会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极即会用右手螺旋定则。 3、本节课中奥斯特实验,有生动、直观的实验结果,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节磁现象的学习,对磁现象已有了感性认识,并初步掌握如何探究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及磁场强弱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磁体的磁极的方法。 但学生对通电导体的周围也存在磁场通常会感到不可思议,因而会产生好奇心,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螺线管中电流的关系,更能让学生感受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但是初二的往往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更需要教师积极、灵活地调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奥斯特实验,知道发现死暗流磁效应的意义 2.知道直线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会描述这一磁场分布特点 3.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特点 4.知道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5.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表示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转换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奥斯特的发现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偶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大家伙,请看视频。思考: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深入研究的内容:电能生磁吗? (设计意图: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1、两人合作,如右图进行实验 2、一人将部分导线拉直,并使这段导线在小磁针上方约1厘米位置且与小磁针平行 3、另一人控制导线与电源的接触 注意:看到现象立即断开电源。 并完成活动单中相应的内容 结论: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师:我们刚才做的实验就是奥斯特做过的,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他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种现象,他经过反复实验,并给予理论解析,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过渡:对于电流产生的磁场,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探究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 1、两人合作,如图进行实验 2、一人将部分导线拉直,并使这段导线在小磁针上方约1厘米位置且与小磁针平行 3、另一人控制导线与电源的接触,让电流从左到右通过导线 4、记录小磁针的北极的偏转方向 5、改变电流方向重复上述实验 将实验结果记录活动单的表格中,并得出结论。 结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设计意图:两个活动学生合作完成,现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 讨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磁场的分布? 用铁屑来显示磁场的分布 用小磁针来显示磁场的分布 这里体现了什么科学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观察一: 1.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分布(视频观察) 请同学说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这个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呈同心圆状分布,且越靠近直导线的地方磁场越强。 2.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 通自上而下的电流,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磁场方向为顺时针 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为逆时针 师:这再次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规律呢?请伸出你的右手,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你四指弯曲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这就是安培定则 知识填空:直线电流周围磁场中的磁感线分布: 在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是以电流为中心的一系列 ,越靠近导线,磁场 ,磁场方向与 有关。 图片展示:看一看图中导线跟刚才的导线有什么区别? 师:这就是螺线管,那螺线管通电后周围有没有磁场呢? 观察二 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 观察图片,你有没有发现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跟谁的比较相似? 展示条形磁铁外部磁场分布图片。 比较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它的两端相当于两个磁极。 想一想:如何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磁极的极性可以用小磁针的指向来确定。 投影演示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想一想: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投影演示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让学生判断 结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投影学生观察清晰,并利用冻结功能进行前后两次极性的对比,结果一目了然,清晰) 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我们安培定则来表示,那么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有没有类似的规则呢?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右手螺旋定则是用右手握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沿着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与四指垂直的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另一端则是S极。 用Flash动画演示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容易理解) 试一试 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活动单中) 小结:通过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及ppt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小结,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听课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印象,ppt的表格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学反思: 整堂课进行下来,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难点突破学生掌握也还可以,但还是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在活动二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我采用课堂演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演示过程中我出现了些小错误,演示器材实现没有检验好,操作过程中没有强调电流的方向,容易引起学生的误会,这也体现出我在处理课堂偶发现象时的不足。也有可能那两组学生对向内向外理解有错误的理解,也可能没有记得观察红色的北极所指的方向,可以在演示后让这两组同学说一说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处理可能更加到位。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存在失败,失败后要找出原因,重新再来就好。 2、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足,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需改进提问及引导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