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点03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网络】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曾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发现史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氮气占78%较固定的成分氧气占21%空气的成分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可变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实验原理: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水进人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1/5:未夹紧弹簧夹;操作慢;空气逃逸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1/5: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污染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与防治烟尘防治:加强质量监测,合理利用现有燃料,开发新能源等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物质分类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固态氧和液态氧呈淡蓝色氧气的性质S+O2=SO24P+5O2=2P2O5C+O2=CO22H2+O2=2H2O化学性质:2Mg+O2=2MgO3Fe+2O2=Fe3O44Al+3O2=2Al2O32CO+O2=2CO2CH4+202=CO2+2H2O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炼钢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KMnO4==K2MnO4+MnO2+O2↑制法原理2KClO32KCl+3O2↑2H2O2=2H2O+O2↑装置类型:固+固,需要加热(或固+液,不需要加热)排水法(原因: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用高锰酸钾制取)【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长沙市中考)今年,长沙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解析】A.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选项正确;C.氧气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选项错误;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但不属于稀有气体,选项错误;【答案】B。2.(2020?江西省中考)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解析】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即这里的“氧”指的是氧气。【答案】A。3.(2020?青岛市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B.碘酒C.氢气D.粗盐【解析】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氢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粗盐中有氯化钠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答案】C。4.(2020?河北省中考)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B.镁C.红磷D.铁丝【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燃烧,故选项错误。【答案】B。5.(2020?广州市中考)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解析】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则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来自空气,故A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则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来自空气,故B正确;C.空气中不含氨气,则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不是来自空气,故C不正确;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则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D正确。【答案】C。6.(2020?内江市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解析】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可以做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很多不同的用途,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故B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7.(2020?吉林省中考)制造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时,需要用到下列气体中的()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解析】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答案】C8.(2020?湖南省模拟)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A.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B.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C.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D.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答案】D。9.(2020?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白烟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生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说法错误;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生成氯化银是白色沉淀,说法正确;C.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为氢后金属,不与稀硫酸,不会产生气泡,溶液不会变为蓝色,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答案】B。10.(2020?巴中市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解析】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答案】D。11.(2020?扬州市中考)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解析】A.通常状况下,O2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小于CO2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O2能支持燃烧,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B。12.(2020?黄冈市中考)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A.②⑤⑦B.①③④C.③④⑦D.②④⑥【解析】①CO2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空气的物质,说法错误;②“水华”主要是由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造成水生藻类疯狂生长引起水质恶化,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说法正确;③建高烟囱排烟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发生,说法错误;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不是“低碳”生活,“低碳”的要求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错误;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⑥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说法正确。【答案】A。13.(2020?南京市中考)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解析】A.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B.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B错误;C.酿造醋的过程很缓慢不易被觉察到,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D.水的蒸发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D正确;【答案】D。14.(2020?雅安市中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四氧化三铁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答案】A15.(2020?苏州市中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解析】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答案】B。16.(2020?海南省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解析】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高温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答案】D。17.(2020?辽宁省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解析】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C.催化剂在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答案】C。18.(2020?烟台市中考)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B.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解析】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A说法错误;B.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B说法错误;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选项C说法错误;D.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D说法正确。【答案】D。19.(2020?济南市中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就地焚烧秸秆B.垃圾分类处理C.坚持绿色出行D.废水达标排放【解析】A.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用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C.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空气污,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D.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不符合题意。【答案】A。20.(2020?包头市中考改编)图中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解析】乙装置用电热丝点燃,不能手动点燃,操作简便,装置密封性好,产生污染小,故图中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操作简便;减少污染。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装置的气密性差;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答案】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操作简便;减少污染(答出一点,答案合理即可);装置的气密性差;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至少答出两点,答案合理即可)。21.(2020?天津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__________(填序号)。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易导致水到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选②;(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D,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②;(3)D;CaCO3+2HCl=CaCl2+H2O+CO2↑。22.(2020?淮安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与F、E;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答案】(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E;F;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23.(2020?淮安市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解析】(1)装置A中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连接好仪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制取过程中,收集不到气体;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上;相对于装置B,装置C可通过注射器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答案】(1)酒精灯(或试管、铁架台);(2)A;;(3)气密性;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正;(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答题的同学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粉尘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空气B.橙味汽水C.红磷D.牛奶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理性质关系密切的是( )A.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B.氧气供给呼吸C.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4?1C.氧气不易溶于水D.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金属锈蚀、动物呼吸、红磷燃烧都是缓慢氧化D.将铁丝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0.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1.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氢气+氧气水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镁+氧气氧化镁13.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空气体积的14.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支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正确的是( )1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烧瓶中的物质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D.烧瓶中的药品可以换成高锰酸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16.(6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气体是________。(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因为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5)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17.(4分)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2)实验室有多种方法可以制取氧气,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固体二氧化锰放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下的物质有________种。(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①天然气燃烧 ②食物腐败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18.(13分)(1)分别写出硫、木炭、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聪同学对上述各反应的现象、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将这些反应的共同点写出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同学另写了一个也符合上述特点的反应,这个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认为上述三个反应中有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该反应及其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19.(4分)简要写出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列后果的原因。(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氮气的其他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3)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表所示)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6000千克10000千克0.42最大装水量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①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②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4)酒精(乙醇)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反应的生成物与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0分)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2)D在图所示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原理: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能说出B的至少两点用途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22.(11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装置A制氧气,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组装好装置后,开始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的现象,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气体可用C来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气体,当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6)小东选择了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23.(12分)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实验】他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实验序号KClO3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①1.2g②1.2gCuO0.5g③1.2gMnO20.5g(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评价设计】你认为他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C 2.D 3.C 4.C 5.B 6.C 7.B 8.D 9.B10.C 点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了使氧气完全消耗,红磷应足量,故A正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能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B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C错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D正确。11.A 点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A错误;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比如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B正确;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正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比如缓慢氧化反应,D正确。12.C 点拨: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合一”,B、D可排除;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如A、B、D。13.C 点拨: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用细铁丝代替红磷;红磷量不足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原空气体积的,A、B、D不正确。14.A 点拨: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氯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才能产生氧气。15.B二、16.(1)0.94%;氧气 (2)不正确 (3)化学性质不活泼(4)光合 (5)水蒸气17.(1)21% (2)过氧化氢水+氧气;两 (3)③18.(1)①硫+氧气二氧化硫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③镁+氧气氧化镁(2)①反应过程都放热 ②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③都是化合反应(或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合理即可)(3)反应①,生成物有毒,其余生成物都无毒(或反应③,生成物是固体,其余生成物是气体等,答案合理均可)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对比分析法解答。对照硫、木炭、镁带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多少、类别、性质,反应条件,反应时的现象及反应类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解答。三、19.(1)实验时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2)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加热时没有预热,或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或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等,答案合理均可)(3)收集的氧气不纯(或细铁丝上的铁锈没有除去,或刚点燃细铁丝下端的木条就伸入集气瓶中等,答案合理均可)(4)将红热的木炭很快伸进集气瓶底20.(1)混合物(2)作保护气(或食品包装中充氮防腐,或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等)(3)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液体表面积(4)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21.(1)石蜡(合理即可);水;二氧化碳(2)生成物;催化剂(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4)火箭助燃剂;供给呼吸(合理即可)(5)①②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切入法解答。由反应①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且生成物为三种,就现有知识推知A为高锰酸钾;由D为黑色粉末可知,D为二氧化锰,则B、C各为锰酸钾和氧气中的一种;由反应③,G为混合物,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F为液体,不难分析出B为氧气,G可为石蜡,F为水;由反应②可知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E分解生成了B和F,由上述分析可知B、F分别为氧气和水,则E为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四、22.(1)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2)A、C或A、D;防止高锰酸钾固体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4)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5)不易溶于水;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6)c23.(1)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2)小(3)倒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评价设计】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重难点03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网络】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曾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发现史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氮气占78%较固定的成分氧气占21%空气的成分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可变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实验原理: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水进人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1/5:未夹紧弹簧夹;操作慢;空气逃逸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1/5: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污染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与防治烟尘防治:加强质量监测,合理利用现有燃料,开发新能源等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物质分类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固态氧和液态氧呈淡蓝色氧气的性质S+O2=SO24P+5O2=2P2O5C+O2=CO22H2+O2=2H2O化学性质:2Mg+O2=2MgO3Fe+2O2=Fe3O44Al+3O2=2Al2O32CO+O2=2CO2CH4+202=CO2+2H2O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炼钢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KMnO4==K2MnO4+MnO2+O2↑制法原理2KClO32KCl+3O2↑2H2O2=2H2O+O2↑装置类型:固+固,需要加热(或固+液,不需要加热)排水法(原因: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用高锰酸钾制取)【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长沙市中考)今年,长沙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2.(2020?江西省中考)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3.(2020?青岛市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不锈钢B.碘酒C.氢气D.粗盐4.(2020?河北省中考)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B.镁C.红磷D.铁丝5.(2020?广州市中考)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D.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6.(2020?内江市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不会引起空气质量的改变7.(2020?吉林省中考)制造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时,需要用到下列气体中的()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2020?湖南省模拟)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9.(2020?昆明市中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白烟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2020?巴中市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11.(2020?扬州市中考)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12.(2020?黄冈市中考)下列有关说法:①CO2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A.②⑤⑦B.①③④C.③④⑦D.②④⑥13.(2020?南京市中考)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14.(2020?雅安市中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四氧化三铁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15.(2020?苏州市中考)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16.(2020?海南省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17.(2020?辽宁省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8.(2020?烟台市中考)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B.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D.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19.(2020?济南市中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就地焚烧秸秆B.垃圾分类处理C.坚持绿色出行D.废水达标排放20.(2020?包头市中考改编)图中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1.(2020?天津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__________(填序号)。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020?淮安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020?衡阳市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答题的同学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B.一氧化碳C.粉尘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空气B.橙味汽水C.红磷D.牛奶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理性质关系密切的是( )A.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B.氧气供给呼吸C.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4?1C.氧气不易溶于水D.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金属锈蚀、动物呼吸、红磷燃烧都是缓慢氧化D.将铁丝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0.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1.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氢气+氧气水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镁+氧气氧化镁13.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空气体积的14.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支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正确的是( )1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B.烧瓶中的物质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D.烧瓶中的药品可以换成高锰酸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16.(6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气体是________。(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因为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5)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17.(4分)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填写下列空白。(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2)实验室有多种方法可以制取氧气,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固体二氧化锰放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下的物质有________种。(3)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____。①天然气燃烧 ②食物腐败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18.(13分)(1)分别写出硫、木炭、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聪同学对上述各反应的现象、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将这些反应的共同点写出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同学另写了一个也符合上述特点的反应,这个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认为上述三个反应中有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该反应及其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19.(4分)简要写出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列后果的原因。(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氮气的其他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3)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表所示)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6000千克10000千克0.42最大装水量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①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②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4)酒精(乙醇)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反应的生成物与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0分)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2)D在图所示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原理: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能说出B的至少两点用途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22.(11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装置A制氧气,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组装好装置后,开始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的现象,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气体可用C来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气体,当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6)小东选择了图2的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23.(12分)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实验】他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实验序号KClO3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①1.2g②1.2gCuO0.5g③1.2gMnO20.5g(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评价设计】你认为他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难点03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生版).docx 重难点03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师版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