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 弹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 弹力 教案

资源简介

1239520010337800008.1力 弹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力和弹力。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理解什么是力,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概念的建立。
课前准备
电视剧片段、气球、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家看过《射雕英雄传》吗?在我们正式上课前,再次欣赏一下郭靖射雕的精彩片段。
(播放录像片段。)?
  看后,同学们有何感受??
  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郭靖弯弓射雕,一箭双雕的镜头。那么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空呢?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力和弹力)
二、新课教学
(一)活动探究一: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1.组织学生探究箭飞上天空的原因。
2.提出力及对力的理解。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表示及单位:用“F”表示,单位为牛顿,用“N”表示
(3)产生力的条件: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与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3. 评价学生对力的理解:通过“谁理解了力?”和“寻找生活中力的现象”评价、巩固学生对力的理解。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有关力的基本知识,那么,力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探究,气球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活动探究二:气球告诉了我们什么?
1. 组织学生参与“轻松一刻---吹气球”活动。强调学生对气球变化的观察。
2. 提出并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形变及弹性形变的基本理论。
(1)力对形变的影响: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成正比。
(2)形变及弹性形变。
a形变:物体形状的改变。
b形变的决定因素:外力的大小。
c弹性形变:受力物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及作用:
a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恢复原形而对另一物体所产生的力。
b作用:弹力使受力物体产生弹性形变。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有关形变及弹性形变的基本知识,尤其知道了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知道力的大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探究,力大、力小谁知道???
(三)活动探究三:力大、力小谁知道???
1. 组织并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并写出其产品说明书。(要求:包含设计依据、结构、用途等)
2. 对学生所写的弹簧测力计产品说明书进行评价。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设计制作的。它由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四部分组成,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3. 组织并指导学生分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写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要求:重点介绍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4. 对学生所写的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书进行评价。
看:看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
调:调零。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上。
测:测量中所用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读:读数时应让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5. 组织学生分组测量钩码的重量并评价(检测学习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我们知道了有关力、形变、弹性形变、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知识,那么,回到第一个探究的问题“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空?”。接下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一起来探究一下箭头飞上天空的真正原因。
(四)拓展与运用(看看、想想、用用)
1. 展示图片,回归导课所提问题,组织学生探究箭头飞上天的真正原因。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是箭头飞上天的真正原因。
2. 通过“寻找生活中具有弹性势能的现象”, 评价、巩固学生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我们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接下来请同学完以下几个问题,
(五)、小试牛刀,看谁行
1.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C.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3. 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C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
(六)、收获与成果

(七)、作业:
教材P47课后2,3题。
欣赏视频片段,思考问题。
分组讨论箭飞上天的原因。
阅读教材并了解有关力的基本知识。
展示探究成果,参与教学评价。
1. 分组吹气球,并对气球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变化的原因。
2. 阅读教材并了解有关形变及弹性形变的基本知识。
1. 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并书写弹簧测力计的产品说明书。
2. 分组展示探究成果,参与教学评价。
3. 分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书写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4. 分组展示探究成果,参与教学评价。
5.分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量。
1. 分组观察所展示图片,分析箭头飞上天的真正原因。
2. 阅读教材,把握有关弹性势能的基本知识。
3. 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具有弹性势能的现象
学生独立完成相关检测,并积极参与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小结:
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结合教师要求,自主完成所学内容的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