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章第七节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材分析 《巴西》是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南美洲的一个缩影,学习他对认识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强,乐于接受直观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一些激趣的方法,如看视频、读地图、比一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指图、填图、析图等过程,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坏后产生的环境问题。 ? (二)教学难点? 结合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方法 本节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读图法、提问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进行学习,其中问题教学法贯穿其中。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猜国家,这个国家在南美洲,是足球王国,绿色和黄色是这个国家的国色,有世界著名基督山耶稣像,2016年奥运会举办国,猜一猜是哪个国家?导入巴西的学习。?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示目标】? 学生结合课件,研读学习目标,教师做简单解释,明确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目标去预习学习,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习新课】? 环节一:认识巴西自然环境? 出示自学导航一,学生完成任务,然后交流。 1、位置:巴西位于 美洲,东临 ____, 大部分位于___半球(南/北),主要位于 带。 2、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_________。有世界最大的 平原和 高原。 3、气候:亚马孙平原是 气候,巴西高原是 气候。亚马孙平原称"____________",该平原有世界最大的 区,被称为“ ” 。 4、河流: 河,是世界上径流量 、流域面积 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___位。 活动一.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活动二.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 合作探究 ⑴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是否适合人类生活居住? ⑵亚马孙河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河? (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 学生分析总结:?亚马孙平原,不适合居住 ,气候湿热。亚马孙河所处地区地势低平,北、中、南地势高,便于水的汇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位置是主导因素,位置影响到气候,气候影响河流,河流影响地形,地形影响河流。 环节二:地球之肺——热带雨林? 学生观看视频:探索亚马孙热带雨林,走进地球之肺。 ? 谈一谈亚马孙之旅的感受:?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思考:这些环境效益中,哪些能对全球产生影响,哪些主要影响当地?? 2.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热带雨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河流水位下降造成以百万计的鱼死亡,数以千计的生活在雨林中间的原始部落因水路被封而受困。? 2)干旱还导致雨林频频发生大火。? 3)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4)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说一说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森林做点什么? 1.多参加环保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意识。 2.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3.拒绝过分包装。 4.节约纸张,回收废纸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环节三:发展迅速的经济以及人口和城市 出示自学导航二,学生完成任务,然后交流。 1、经济:是南美洲经济实力 的国家。 物产: 矿储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产品中 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 ____资源丰富,___比重大,有 水电站。 2、人口: 人种和____人种较 地区人口最稠密,____人口比重大。 语言: 语。 3、主要城市:首都是 ,第一大城市是 ,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 。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一定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活动一:阅读南美洲各国的人口数,归纳巴西的人口数量特点。 学生回答:人口总数超过一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二:阅读巴西各类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巴西的人种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巴西人种复杂,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活动三:阅读图8—59,回答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人口特别集中。 活动四:城市分布特点 多媒体出示巴西的城市分布图,学生读图并归纳出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最为稠密。 多媒体出示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的景观图片,老师同时解说:巴西利亚是巴西的新首都,圣保罗是巴西的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老师追问:巴西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加上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巴西的人种构成复杂和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课堂总结】 三个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的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三个南美洲第一: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 三个特大城市 三个一:一个水电站 一个别称 一个世界焦点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勤劳而勇敢的巴西人民创造了“巴西经济的奇迹”,正大步向前发展,让我们祝愿他们越来越好。 【当堂检测】 1.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 A.亚马孙平原 B.亚马孙热带雨林 4036060184785 C.野生植物 D.野生动物 2.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 A.高原、山地 B.丘陵 C.高原、平原 D.平原、盆地 4.该国是(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巴西 5.①城市是( ) A.该国的首都 B.该国最大城市 C.该国最大的港口 D.该国的工业中心 6.①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