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显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青藏牧区景观图”“内蒙古草原景观”“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 思考:照片所反映的地理景观的分布及差异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根据老师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目标并把重点板书在黑板一侧。 齐读、明标启思 通过读目标,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 课本2—4页的内容。 自学要求 在课本中做好圈、点、勾、画,试着完成目标问题;做到独自存疑。 自学检测 识记并展示问题答案。 自学方法 重点读图5-1;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目标问题 1、我国划分的地理区域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指图说明)。 2、思考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界线? 3、结合旧知思考并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思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学课本2—4页的内容,完成老师要求的问题,把有关的知识点在课本中标注出来,不明确的内容做到独自存疑。 学法指导 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有关任务,在课本中做好圈、点、勾、画。正文和地图要详读,阅读内容略读. 通过正确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合作探究 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组内互查各项问题的答案,讨论解决疑难。并做到共同存疑。 2、思考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界线? 3、结合旧知思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根据教师的要求小组内合作,互查各项问题的答案,讨论解决疑难。并做到共同存疑。 讨论指导 组长监督组员认真参与讨论。 要求组员尽量每位都发言。 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精讲点拨 教师依据学情反馈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做以下点拨: 找学生指图回答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据图5-1总结我国的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划分依据。 3.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多媒体展示图片,有学生利于总结) 4.教师结合学生就知及个人的经历谈谈: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要求学生据课本进行识记并完成助学的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适时识记知识点。) 结合地图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及课件展示,结合课本的读图题,据图总结: 区域 界线 依据 南北方 秦岭-淮河 气温和降水(气候) 西北、北方 400MM等降水量线 夏季风 青藏与其他三个区域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地势(地形或海拔) 【适时训练】 独立完成助学1页的第(2)题。 及时更正错误并适时识记。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及课件展示,结合课本总结: 4.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识记并完成助学的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存在的疑难,认真聆听老师和学生的讲解。并把知识点标注在课本上。 追问,是教师追问,对本课基本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 小结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形成知识树并进行识记。上台展示,并指图说明(完成助学P5页知识结构部分.)。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强调。 学生查缺补漏。注意重难点。对错误内容进行识记。 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查缺补漏 . 板书设计 第五章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练习反馈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______和______地势阶梯分界线一致。 4.秦岭主要位于 (????? )A.河南省?B.山东省?? C.山西省?? D.陕西省 5.“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南北方的界线?????????? 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线?? D.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6.“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作为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C.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7.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是(????? ) A.河南??? B.山西??? C.湖北????? D.四川 8.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 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海陆位置?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交通条件???? 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11. (1)图中A是北方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A、B两区 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和D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2)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_______山和_______山。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自学—检测--探究—点拨—训练的方式,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识记巩固巩固知识,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自学、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面广,学习效果好。三是设计过程明了,通过地图总结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及依据和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