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活动社会实践+单元整合课件+学案(4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_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活动社会实践+单元整合课件+学案(4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4

资源简介

(共5张PPT)
课题研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单元活动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活动目标]
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2.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义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4.理解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性
1.政治认同:通过对文化建设意义的理解,增强对我国文化发展措施的认同2.科学精神:立足生活现实,科学认知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出课题小组长。
2.搜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领域的各种案例。
3.做好课题研究的实践规划,落实课题人员的分工。
4.搜集建国以来有关文化建设的领导人讲话。
5.进入基层社区,开展有关文化建设的社会调查。
[活动过程]
1.课题的开题:在指导老师主持下,参与课题小组的开题活动,课题小组展示本组的课题名称,以及课题研究的规划。
2.课题研究的实施:针对前期课题研究任务的分工,小组成员做好相关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3.课题研究的讨论:课题研究中间,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讨论,小组成员结合自身搜集的案例,以及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课题研究的小组交流。
4.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依据研究课题内容和对象,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撰写研究报告。
5.研究报告的回报:在课堂上各小组对研究报告进行汇报交流。
[活动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课题明确 意义凸显
A【 】
B【 】
C
【 】
D【 】
分工合理 团结协作
A【 】
B【 】
C
【 】
D【 】
材料详实 论证充分
A【 】
B【 】
C
【 】
D【 】
成果明显 考证详实
A【 】
B【 】
C
【 】
D【 】
展示流畅 观点明确
A【 】
B【 】
C
【 】
D【 】
集体参与 成员踊跃
A【 】
B【 】
C
【 】
D【 】
PAGE
-
1
-(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知识整合
01
体系构建
02
知识整合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文化借鉴
文化内涵
文化功能
正确对待外来文
文化功能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传统文化内涵与特点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道路
统文化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化发展基本路径文化发展
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战略
弘扬民族精神
坚定文第3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体系构建
知识整合
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文化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2)文化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3)文化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基本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当代价值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2)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共同体意识。(3)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措施
(1)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具体表现
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具体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具体措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民族性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②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上
多样性
①原因: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②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态度: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本民族的又是整个世界的
措施
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引导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③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具体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具体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基本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基本战略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因素
坚定文化自信
PAGE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