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 依据哲学关键词判定哲学原理专项突破 [题型特点] 高考对哲学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即分析信息中的关键词等蕴含的哲学道理。平时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记牢了各个角度的关键词,既能提高解题的准度,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 [典例讲解] [典型例题] (2015·全国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提炼材料信息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材料给我们的信息主要是美国某教科书尊重历史,拒绝日方的“请求”,这表明“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也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①④符合题意。②认为价值判断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说法错误;③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 [名师点拨] 一、辩证唯物论部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 2.意识具有能动性,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思想、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过度、急功近利、滥用……致使失败,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规律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要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5.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性或连续性,针对性或变通性;发扬和抛弃;始终贯彻和与时俱进等。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干兴邦。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识别的关键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真理往前迈一小步就有可能是谬误。 三、唯物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 识别的关键词: (1)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环节、全局、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识别的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 (二)发展观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创新、发展、提高、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 识别的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难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识别的关键词:某一项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防微杜渐、适度、从……做起、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三)矛盾观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采取措施,量身定做,独特,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借鉴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解剖麻雀”、同与异(既相同,又不同)。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抓重点、抓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重点工程、把……作为第一要务、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口、根本、骨干力量、核心、首位、舍本逐末。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关键词: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 6.矛盾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以……为主体、以……为主导、经济形势、国际局势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因小失大、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与支流、成绩与不足、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上、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 (四)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 (1)正面的有:吸取、保留和改造、肯定又否定、克服消极的保留合理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突破传统、理论创新、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创新、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反面的有:抛弃、全盘否定、完全彻底否定。 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落后思想、先进思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识别的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航天英雄等。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识别的关键词:忠于人民、最广大人民的立场、局部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眼前利益与根本利益。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识别的关键词:忘我、帮助人民做好事、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服务他人、社会提供的条件、大家的努力、个人精神、素质、理想信念。 [教师授课资源1] (2020·辽宁省沈阳市三模)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重要讲话,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到坚定信心、精准施策,防止“表格防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要求党和国家( ) ①切实做到求真务实,防止形式主义 ②把坚定的信心作为科学防治的前提 ③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弘扬时代主旋律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防止“表格防疫”,这要求切实做到求真务实,防止形式主义,①符合题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的信心是主观的,不能作为科学防治的前提,②错误。材料未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体现的是主次矛盾,排除③。精准施策,意思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④符合题意。] [教师授课资源2] (2020·哈三中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文明演进,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心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34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4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10天时间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6.3万名公安干警、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584万名注册志愿者、8个优势科研团队等劳动者顽强拼搏,最大限度挽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生活有序进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相关专家积极发声,科学分析疫情形势,进行科学引导、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有效增强了整个社会防控疫情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怕危险、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践行了新时代劳动者精神,为人民美好生活和祖国的攻坚克难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0年国际劳动节前后,全国多地开展了表彰劳动模范的主题活动,以此向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缉毒刑侦等各行各业工作中表现卓越的劳动者致敬。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说明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明确人的价值的含义和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说明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从劳动角度可从在抗疫斗争中,各行各业劳动者踏实劳动、甘于奉献、各尽所能,通过劳动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答。从奉献角度可从为抗击疫情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创造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来回答。 [答案]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②在抗疫斗争中,各行各业劳动者踏实劳动、甘于奉献、各尽所能,通过劳动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为抗击疫情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创造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