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教学课件 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6张PPT+10份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教学课件 第1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6张PPT+10份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上册
RJ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3.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4.学会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它们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宇宙天体的演变到生命物质的运动,都充分说明物质在不停地变化。
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新知探究
从生活中看化学
水结成冰
苹果腐烂变质
木材燃烧
你能分析这些物质的变化吗?
水结成冰
苹果腐烂变质
木材燃烧
液态水——固态水
香甜——黑,臭
有火焰
有二氧化碳生成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让我们先做几个实验。
反应前:观察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气、固、液
)和气味等。
反应时:观察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等
);
观察现象(
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
反应后:观察有几种物质生成,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观察实验三部曲
观察水的沸腾的现象,并分析发生的变化
加热
水蒸气
冷却

分析:

观察胆矾研碎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发生的变化
研磨
粉末状胆矾
胆矾晶体
分析:
观察胆矾溶解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发生的变化
+水
蓝色溶液
胆矾粉末
分析: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沉淀
分析: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铜固体)
观察大理石与稀盐酸混合的实验现象
+稀盐酸
无色无味气体
分析:
块状
大理石
浑浊
+澄清石灰水
回顾实验,对比分析几个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颗粒状大理石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液态的水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二氧化碳气体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化学变化的常伴随的现象是什么?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你能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两种现象吗?
木材燃烧发光、放热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是物质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的现象,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准确依据。
为什么灯泡发光、放热不是化学变化呢?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熔化,即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你能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蜡烛燃烧吗?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典例1
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水结成冰
苹果腐烂变质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典例2
(2020·福建中考)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方法点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D
知识点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新知探究
探究空气的性质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食盐:白色固体、能溶于水
探究食盐的性质
酒精:无色
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能燃烧
探究酒精的性质
食盐:白色固体、能溶于水
酒精:无色、有特殊香味的
液体、能燃烧
空气: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
观察实验现象,试着归纳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能支持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典例3
判断下列物质的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酸味!
醋的挥发性
氧气的氧化性
物理性质
磁铁的磁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食盐溶于水
食盐能溶于水
木材燃烧
木材能燃烧
酒精挥发
酒精能挥发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大理石可与稀盐酸反应
……
……
能或可以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典例4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D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
C.酒精易溶于水
D.铜能变成铜绿
方法点拨:根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物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堂达标
1.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C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词中的物质变化见化学RJ九上
《教材帮》第一单元课题1你知道吗
2.我国古代的下列制作或技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A.粮食酿酒
B.雕刻石像
C.水车灌溉
D.预报地震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3.(2020·青岛中考)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D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B
A.用水制冰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用铜丝制导线
D.用木材制桌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