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主备人: 备课日期:3.17 章节 第三章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2课时 考标导航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知道气温及其测定方法;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5.能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6.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能区分“天气”与“气候”;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2.用实例说明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能读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目标导学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天气及其影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区 里的大气状况(阴晴、风雨、冷热等)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全年严寒、终年炎热等) 区别 ①短时间 ②时刻 ① 时间 ②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大气的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2.天气与人类活动 (1)天气影响人类的着装、交通、军事、旅游健康、工程建设等。 (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作用:人工降水、人工消雾、人工防霜冻等。 【拓展】描述天气的诗句: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⑤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外处蛙。⑦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考点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图 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情况。 (1)风:包括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风向指风的来向,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2)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用℃来表示,读作摄氏度。 (3)降水——降水≠降雨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2.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代表 ,白色代表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 [考点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2.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3.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 (2)人类活动:焚烧农作物的秸杆、煤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 【拓展】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I 0~50 优 二级 II 51~100 良 三级 III 101~150 轻度污染 四级 IV 151~200 中度污染 五级 V 201~300 重度污染 六级 VI >300 严重污染 [考点四]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定义 气温指大气的温度。气温的单位为摄氏度,记作℃。 2.气温的观测 ①观测项目: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②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丧。观测仪器要放置在百叶箱中。 ③观测时间: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 3.气温的描述 ①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②月平均气温:一月中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的天数。 ③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从12。 4.气温的变化 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①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②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是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考点五]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规律 1.等温线图 ①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成线,叫等温线。 ②绘有等温线的地图叫等温线图。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2.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闭合,中心气压低,表示低温中心;反之则为高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③等温线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④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表明气温随纬度不同而不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突出。 ⑤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气温因距海洋远近而不同说明气温受海洋的影响突出。 【拓展】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及季节 ①自北向南,等温线数值逐渐增大的是北半球;数值逐渐减小的是南半球。 ②根据等温线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海陆和季节。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为陆地,向低纬凸出的为海洋;冬季,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为海洋,向低纬凸出的为陆地。陆地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时为夏季,反之为冬季。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方向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区气温低(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因素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 垂直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地形因素 三、典例精讲 【例1】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例2】读“等温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温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夏季 【名师点拨】(1)图中有三条等温线,由上至下分别为10℃、15℃、20℃,可知该图中气温北低南高。①地气温低于15℃且高于10℃;②地气温低于10℃;③地气温高于15℃且低于20℃;④地气温高于20℃。 (2)图中气温北低南高,越向北气温越低,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已知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且由等温线的形状可以判断,在相同纬度,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则可知该地正值夏季。 四、链接中考 1. (2020·益阳)关于下图中,A、B两地气温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冬冷夏热 ②A地冬温夏凉 ③B地四季如春 ④B地夏季高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益阳)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 A.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 B.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 C.益阳距海洋远 D.益阳 5 月下旬多阴雨天气 3.(2020·长沙)六、七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地出现雷雨天气,表示该天气的符号是( ) 4. (2020·昆明)如图为“我国2019年东部地区入秋进程示意图”。影响南方比北方入秋时间晚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5.(2020·六盘水)关于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 B.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差异大 C.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D.各地气候差异都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6. (2019·台州)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 该校八年级(2)班同学在公园入口指示牌上发现有该地的“风向玫瑰图”(如图所示)。老师介绍说:图中各点和坐标中心的方位表示风向,距离长短表示发生频率的高低。 据图分析,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7. 2020·青岛) 信息时代人们查阅天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某日小明通过手机查询的青岛市最近五日的天气信息截屏。据此完成第(1)~(2)题。 (1)从“今天”到周四的五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 ) A.6℃ B.9℃ C.10℃ D.5℃ (2).小明是天文观测爱好者,图中日期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拓展】风向用风向标示,风向标包括风杆和风尾。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半道风尾表示风力为1级,一道风旗表示风 力为8级。 【巧计】晴:烈日当空表示晴。阴有云无日即阴。降雨:云下滴水有雨。沙尘暴:S为“沙”字拼音首写字母,→表示沙尘横行,即沙尘暴。 【注意】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气候。例如: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有:①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CO?含量增加②砍伐森林。 【注意】不能理解为一年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注意】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巧计】 一陆南,一海北; 七陆北, 七海南。(一为月,七为月) 【拓展】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性质单一,受海陆 位置和地形影响较小。 【名师点拨】天气是指某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情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天气有多变的特点,气候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