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 全科

资源简介

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读图 4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4—5题:
4.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6.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并参观故宫。
B.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世纪金榜人亲赴灾区向学生捐赠世纪金榜图书。
C.2009年山东学生王燕考入北京大学到北京报到学习。
D.2009年4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青岛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我国的人口迁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此回答7~8题
7.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
A.从迁移方向上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上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上看,都加强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8.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来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9~10题。
9. 有关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10. 近年来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12.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13~14题。
13. 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4. 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
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5~16题:
15.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16.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两月分别是(  )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18.在图示月份中(  )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读下图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19~21题。
19.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20.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21.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
A.西南面 B.西北面 C.东北面 D.东南面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若此图表示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若此图表示的是天气系统,那么能够正确表示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24~25小题。
2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2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二、综合题(共计50分)
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在竞争环境下,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 ( ) (2分)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
(2分)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填字母),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因为这里租金 。 此图反映了 对土地租金高低的影响,在此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城市地域模式为 。(5分)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2分)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2分)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 (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分)
从材料二看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经济地带)(2分),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3分)。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4分)
(3)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2分)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28.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0 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度。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经度),___________ (纬度)。
(2).A地此日昼长约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 (填该地标准时)。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
(4).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与旧的一天范围之比为________ 。
29.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A与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
(2)图中虚线(a、b、c)易形成冷锋的是 ,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2分)
参考答案:
1-5 CDACA 6-10CDBAC 11-15BDDCD 16-20BADAC 21-25ABCBC
26.(1)C (2分)
(2)B (2分)
(3)A (1分) 商业区 (1分) 最高 (1分) 离市中心远近 (1分) 同心圆模式 (1分)
(4)住宅区 (2分)
(5)工业区 (2分)
(6)A (2分)
27.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内陆到沿海。)(2分)
(2)东部经济地带 (2分)
原因:东部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流出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生活环境优于人口流出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影响:有利影响:直接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2分);不利影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资源开发,发展边境贸易(2分)
(4)D(2分)
28.(1)西经80度,北纬17度;
(2) 16小时,4点20分;
(3) 34度;
(4) 1/2
29.(1)高、晴朗干燥
(2)c、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回升,气压下降,天气放晴。
(3)②、此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第2题图
月份
a
12
14
16
18
20
b



22昼长/时
① ② ③ ④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全选对一题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不选或有错得0分,满分48分。)
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非匀变速运动
2.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 (  )
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直线运动
3.关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赤道上向心加速度最大
B.在两极向心加速度最大
C.在地球上各处,向心加速度一样大
D.随着纬度的升高,向心加速度的值逐渐增大
4.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v0的最小值为
B.v0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逐渐增大
C.当v0由值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当v0由值逐渐增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也仍然逐渐增大
5.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C.一对平衡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一定做功
6.机械运动按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的性质(加速度)又分为匀速和变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匀速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B.匀变速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7.一小船在河中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B.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减速后加速
C.若小船在y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x方向上先减速后加速
D.若小船在y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x方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8.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B点.则由此可以断定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9.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 能正确的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图是 ( )
10.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为v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的斜面顶部。右图中A是内轨半径大于h的光滑轨道、B是内轨半径小于h的光滑轨道、C是内轨半径等于h光滑轨道、D是斜抛无轨道的运动的小球。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h的有( )
11.在空中某点将三个相同小球以相同的速率v分别水平抛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则从抛出到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相同
B.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竖直下抛的小球的重力平均功率最大
D.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12.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电机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脱水过程中,大部分衣物紧贴筒壁的。
B.在人看来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离心力很大的缘故。
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2分)
13.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成450角,那么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设4s末物体仍在空中)
14.一辆质量为4t的汽车驶过半径为50m的凸形桥面时,始终保持5m/s的速率,汽车所受阻力为车与桥面间压力的0.05倍,求通过最高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
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
15.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16.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7.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当地g=10m/s2,那么:
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⑵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四.计算题(共31分)
18.(9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 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19.(12分)如图所示,货车正在以a1=0.1 m/s2的加速度启动.同时,一只壁虎以v2= 0.2 m/s的速度在货车壁上向上匀速爬行.试求:
(1)经过2 s时,地面上的人看到壁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经过2 s的时间壁虎相对于地发生的位移;
(3)壁虎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20.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10所示.求:(g取10 m/s2)
(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
(2)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CD 5.C 6.AC 7.BD 8.B 9.C 10.A 11.ABC 12.B
13. 30m/s 50m/s 14. 38000N 1900N
15. ACD 16. C 17. 10 1.5 2.5
18.⑴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
代入数据得:a=6m/s2
设经过t时间相撞,由运动学公式:
代入数据得:t=1s
⑵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2.4m
平抛速度:=2.4m/s
19.(1)壁虎同时参入了相对于车向上的匀速运动和随车一起向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时,壁虎向上运动的速度vy=v2=0.2 m/s,随车运动的速度vx=v1=a1t=0.2 m/s,如图6-2-3所示,壁虎运动的合速度在t=2 s末,大小为v==m/s=0.2m/s,
tanα===1,故壁虎速度方向在该时刻与水平方向成45°角.
图答2-1 图答2-2 图答2-3
(2)如图答2-1,在汽车启动后2 s这段时间内,壁虎的水平位移x=at2=0.2 m,竖直位移y=vyt=0.4 m,壁虎相对地面发生的位移s==0.45 m,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θ=arctan2.
(3)由上面分析知x=at2=0.05t2,y=0.2t,消去时间t,得x=1.25y2,是一条如图答2-3所示的抛物线,所以壁虎做曲线运动,或者用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垂直的关系,也可以判断出壁虎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0 .解析:(1)从图线可知初动能为2 J,
Ek0=mv2=2 J,v=2 m/s.
(2)在位移4 m处物体的动能为10 J,在位移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
服摩擦力做功.
设摩擦力为Ff,则
-Ffx2=0-10 J=-10 J
Ff= N=2. 5 N
因Ff=μmg
故μ===0.25.
(3)物体从开始到移动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合力为F-Ff,
根据动能定理有
(F-Ff)·x1=ΔEk
故得F=+Ff=(+2.5) N=4.5 N.
F
Ff
O
A
F
Ff
O
B部B
F
Ff
O
C
F
Ff
O
D部B
B
A
S
H
A
B
C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D. 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3.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政治非常开明 B.制瓷技术精湛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4.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6.某收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以下是某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间“市”门紧闭
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0. 阅读右表《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以下对表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茶(万磅) 丝(包)
1845年 8019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92 896
A.中国国茶、丝加工水平高,竞争力强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11.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12.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局和政策 D.群众觉悟
16.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不属于这一变化的是( )
A.金银贬值,物价飞涨 B.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
C.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D.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8.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圈地运动的推行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19.下图(树上英文为“FREE TRADE”)描述的现象所体现的思潮最早出现于( )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
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
21.16一l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22.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3.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24.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
A.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5.1979年某地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该地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 22 分,第28题 15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迭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出现有何意义 (4分)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3分)
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8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8分)
28.(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4分)
(2)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上述言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5BCBAA 6-10DBBDA 11-15CCCDA 16-20ADCCB 21-25DDDCD
26. (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置官吏管理;设在都邑之中,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问限制。(6分)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
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4)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27.(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的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 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或初步)形成;(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早期:抢掠、欺诈、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抢占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继续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2分)
资本的开放与扩张的本性;(2分)新航路的开辟;(2分)殖民侵略扩张;(2分)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28. (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2分)初步提出运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分)更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2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2分)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分)
(2)一致。(1分)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2分)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2分,回答到答案所表述的意思即可给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计算sin的值等于( )
A. B. C. D.
2. 在中,若sinA︰sinB︰sinC=,则等于( )
A. B. C. D.
3. 若,求( )
A. B. C. - D. -
4. 已知,,则( )
A. B. C. D.
5.在△ABC中,若,则∠A=( )
A. B. C. D.
6. 已知( )
A B C D
7.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恰好与的图像重合,则的最小正值是 ( )
A. B. C. D.
8.已知,则的值为( )
9.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的一段,它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10. 设函数则( )
A.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B.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11.若,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的图像关于以下哪条直线对称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3.已知△ABC的外接圆的半径是3,a=3,则A=________
14.在中,三边、、所对的角分别为、、,已知,,的面积S=,则sin
15.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f(x)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x时,f(x)=sinx,则f()=________。
16. 已知在中,则锐角的大小为
三、解答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cos=-,求cos(),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点,以及试问:
(1)当为何值时,在轴上?P在y轴上?P在第三象限?
(2)四边形OABP是否可能为平行四边形?若能,则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函数
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求直线与函数的图象在内所有交点的坐标.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函数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3)说明的图象可以由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22.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当a〉0时,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2)设,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求实数的值.
参考答案:
1-12 ADADC CDCDA CD
13.或 ; 14。sinC= 15。— 16。
17.,

18. (1)∵O(0,0),A(1,2),B(4,5),
∴=(1,2),=(3,3).
=+t=(1+3t,2+3t),
则P(1+3t,2+3t),
若P在x轴上,则2+3t=0,所以t=-;
若P在y轴上,则1+3t=0,所以t=-;
若P在第三象限,则所以t<-.
(2)不能,理由如下:
∵=(1,2),
=+=(3-3t,3-3t).
若四边形OABP是平行四边形,则=P,
即此方程组无解.
所以四边形OABP不可能为平行四边形.
19.(1)解:由得到:
解得: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当时,

因为存在,使不等式成立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20.解:(1)由图知A=2,T=π,于是ω==2
将y=2sin 2x的图象向左平移,
得y=2sin(2x+φ)的图象.
于是φ=2·=,
∴f(x)=2sin.
(2)依题意得
g(x)=2sin
. =2sin.
故y=g(x)=2sin.

得sin=.……8分
∴2x-=+2kπ或2x-=+2kπ(k∈Z),
∴x=+kπ或x=+kπ(k∈Z).
∵x∈(0,π),
∴x=或x=.……11分
∴交点坐标为,.
21. (1)
(2)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和
(3)的图象可以经过下面三步变换得到的图象: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最后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
22.(1)
因为,则由

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当时,

①当时
则有解得
②当时
则有解得
……7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
1.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
A.子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 D.染色体消失时
2.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应该是(  )
A.两条染色体 B.还是一条染色体,但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C.还是一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两条染色体,各含一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狗的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早熟与晚熟 B.豌豆紫花与红花 C.家兔长毛与细毛 D.小麦抗病和易染病
5.染色质是出现在细胞周期的(  )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 D.①⑤
6.右图是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是 (  )
A.①和⑤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该细胞有8个染色单体
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细胞
D.图示分裂过程是有丝分裂后期
7.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
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④→③→②→⑥→①
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
8.下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丁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9.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它花粉干扰,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 ②花蕾期,去雄蕊 ③去雄后,套上纸袋  ④去雄后,不套纸袋 
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  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
A ②④⑥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0.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中,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和核糖体
11.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 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
12.细胞分化是由于  (  )
A.具有与受精卵不同的染色体组成     B.具有与受精卵不同的DNA分子组成
C.不同细胞的内部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D.失去了永久分裂的能力
13.下列杂交组合产生的后代,哪一组会发生性状分离  (  )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14.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
A、1/8  B、7/8   C、7/16  D、9/16
15.基因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16. 右图中甲、乙表示同一种酶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和催化速率的变化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加入酶的量不同
B.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一定是温度或pH不同
C.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酶的催化原理不同
D.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浓度差异
17. 右图表示人体某个酶促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酶,A一定是蛋白质
B.图中B表示酶,B一定是RNA
C.图中A表示酶,A是有机物
D.图中A表示酶,A只能在人体内起作用
18. 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A—P—P~P和18个 B.A—P~P~P和 36个
C.A~P~P和36个 D.A~P~P~P和56个
19. 对于动物体内的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C.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所得的化合物可以参与RNA的合成
D.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20. 同样是储存能量的分子,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关于ATP的几个说法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B.ATP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
C.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转给ATP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不是生物界的共性
21. 将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中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
A.温度恒定,水果抗虫害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CO2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22. 下列物质合成时,肯定不需要磷元素的是 (  )
A.核酸 B.纤维素 C.类脂 D.ATP
23. 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把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的酶分布在 (  )
A.叶绿体和线粒体内 B.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内
C.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内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24.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
B.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25.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6.水稻田需要定期排水,这样才能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这一生产措施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A.细胞呼吸原理 B.渗透作用原理 C.光合作用原理 D.物质跨膜运输
27.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相比,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多种酶参与 B.可能产生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最终生成
28.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29.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外膜上 B.叶绿体的内膜上 C.叶绿体的基质中 D.类囊体的薄膜上
30.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哪种反应物,主要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
A.同位素标记法 B.对比实验法 C.差速离心法 D.荧光标记法
二、非选题(共40分)
31.(7分)下图是生命活动中能量转移的图解,分析并填空回答:
(1)图解中过程①是____ ____,过程②____ ____,
过程③是____ _ ___。
(2)过程④和⑥只发生在高等动物和人的_____ ___细胞中。
在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以过程〔 〕来维持ATP的数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图解中过程⑤如果发生在高等动物体内,那么葡萄糖转化为多糖的变化主要是在_____ _ __和
___ _____中进行。
32.(13分)玉米短节植株与长节植株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缩叶与正常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叶脉的颜色有绿色和褐色两种,茎秆有甜和不甜两种。下面是科学家分别用玉米进行的两个遗传实验。(注意:玉米产生的各种配子及各种子代的生活能力相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机会均等)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株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株杂交,F1全部为长节正常叶,F1自交,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的比例为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F1自交,F2的绿色叶脉不甜植株、褐色叶脉甜植株比例为3:1。
(1)控制节长度的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守 定律。原因是 。
(2)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你从实验二F2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3)根据你发现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以解释实验二的现象。
(4)根据你的假说,请写出实验二中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两对基因分别用A a、B b表示)
(5)如何验证你的假说是否成立,请你简述验证过程。
33. (8分)下图是有关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数字)
(1)图1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 、 、 。
(2)图1中④、⑤、⑥中代表大量能量的是:[ ],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是在 上进行的。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 ___ _。
(4)将一只小鼠放入含有18O2的密闭容器中,小鼠体内首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
(5)经测定,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的蚕豆呼吸方式是 。
34.(12分)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过程,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③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来自于物质 。
(2)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 ,用于③过程中 。
(3)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产生了[H]、ATP外,还有 的生成。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至少经过 层生物膜结构。(不考虑类囊体薄膜)
(4)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转移到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 。若对该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充分供给CO2,则细胞内C3的含量将会 。
(5)在植物的无土培养液中加入H218O,在温室大棚中的C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
过程;如在温室大棚的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 过程。
(6)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
参考答案:
1-5 ABBCD 6-10 CCCCD 11-15 ACCBC 16-20 ACBCC 21-25 DBCCD 26-30 ADCDA
31.(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呼吸
 (2)肌肉 ④  (3)肝脏 骨骼肌
32.
分离 F2中长节与短节比为3:1
为什么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守自由组合定律而遵守分离定律(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F1产生配子时不成对的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即:控制绿色叶脉的基因、控制不甜的基因,同时进入同一个配子中;而控制褐色叶脉的基因、控制甜的基因同时进入另一个配子中。
AB ab 1:1
根据假说, F1 AaBb 产生两种配子:AB ab 1:1,所以理论上F1测交后代应该是两种表现型:绿色不甜和褐色甜,比例为1:1。如果实际结果与理论预测吻合,则假说成立,反之假说不成立。
33.(1)①葡萄糖 ②丙酮酸 ③氧气
(2)⑥ 线粒体内膜
(3)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4)水 (5)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占优势
34. (1)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b CO2
(2)水的光解 C3的还原
(3)丙酮酸 6 (4) 下降 上升
(5)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6)总式见书(2分)
4N
酶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H+[]- B.含92个质子、143个中子的铀原子的U
C. K的结构示意图 D. H2O2电子式
3.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Z2Y B.X2Y2 C.Z2Y2 D.ZYX
4.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可
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
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B>A>C>D
C.D>B>A>C D.C>A>B>D
5.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6.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7.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就一定只伴随着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C.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人为加热
D.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9.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左上角与右下角元素性质相似,如Be和Al、B和Si、……,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Be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1molH2 B.Be0是两性化合物
C.已知Si熔沸点高则B熔沸点也高 D.Li2CO3和LiOH均易溶于水
10.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碘升华 B.NaCl的晶体加热熔化
C.加热NH4HCO3分解 D.HCl溶于水
11.最近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研制出首批氧-18气体(18O2),氧-18是一种稳定的氧的同位素,称为重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8g18O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mol
B.0.1mol重氧水H218O所含的中子数为6.02×1023
C.0.2mol18O2气体的体积约为4.48L
D.16O2、17O2、18O2是氧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12.1,8—二硝基萘苯环上的二溴代物与四溴代物的种类分别有
A.9种、9种 B.9种、15种 C.15种、9种 D.15种、15种
13.检验1-溴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⑤取上层液体;
A.②④⑤③①  B.①③    C.②④⑤①   D.①④
1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鉴别苯和甲苯:分别加入溴水振荡
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C.制备纯净的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证明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2molCO2和3.6gH2O,则下列关于混合气体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能有甲烷 B.可能有乙烯 C.可能有乙烷 D.可能有乙炔
16.下列物质结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CH3Cl氯仿 B.聚丙烯
C. 2,3,3-三甲基丁烷
D. 2-甲基-3-丁炔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H3CH3与 B.CH3CH=CH2与(环丙烷)
C.CH3OH与HOCH2CH2OH D.与
二、填空实验题(共5小题,43分)
18. (7分)向10ml0.1mol/l的Na[Al(OH)4]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的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
(1)写出OA段的离子方程式 A
(2)写出AB段的化学方程式 B
(3)OB段反应共消耗 ml盐酸溶液;
此过程中生成沉淀最多时,沉淀物质的量是 mol,此时消耗的盐酸是 ml
19.(6分)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分子或离子,它们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且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变化:A+B===C+D;B+E===2D,且D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均能反应。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D的形成过程:
(4)实验室制取C的方程式:
20.(10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
⑶安全瓶b可以防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
⑷锥形瓶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⑸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21.(9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的递变规律。
实验方法(Ⅰ) 实验现象(Ⅱ)
1、钠与冷水反应 a、溶液变红色
2、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 b、产生白烟
3、向新制H2S饱和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与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可以燃烧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d、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
5、NaI溶液中加入溴水和CCl4 e、下层溶液变橙色
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 加酚酞。镁与2mol/L盐酸反应。 f、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
7、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g、下层溶液变紫色
8、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和CCl4 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9、铝片与2mnol/L盐酸反应 i、生成淡黄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符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
1、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结论(表示元素具体的强弱顺序):
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
(3)上表(Ⅰ)中实验方法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表(Ⅱ)中实验现象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11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 。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 (填“a”或“b”),理由是 。
(3)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 填序号)。
(5)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6分)
23. 2.22克某元素的氯化物XCl2溶于水形成溶液后,加入40ml 1mol/L 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求X元素的质子数和质量数
(2)写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1-5 BBBCB 6-10 ACADC 11-15 BAABB 16-17 BA
18.(1)[Al(OH)4]-+ H+ = Al(OH)3↓+H2O(2分)
(2)Al(OH)3 + 3HCl = AlCl3+ 3H2O (2分)
(3)40 0.001 10(每空1分)
19. (6分)(1)NH4+ OH-(电子式)
(2)H3O+
(3)H2O(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4) Ca(OH)2+ NH4CI === NH3↑+CaCI2+ H2O
20.(10分)⑴CH3CH2OH→CH2=CH2↑+H2O;
⑵CH2=CH2+Br2 → CH2BrCH2Br;
⑶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
⑷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 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⑸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或实验过程中,乙烯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一即可)
21.
1、探究同一周期 2、探究同一主族
Ⅰ 1 6 9 8 5
Ⅱ f c d e g
(2)Na>Mg>Al ;Cl>Br>I (3) Al +6H+ =2Al3+ + 3H2↑ (4)Cl2+ 2Br- = Br2 +2 Cl-
22.(1)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干燥剂是 碱石灰
(2)进气口 a (填“a”或“b”),理由是 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轻,a口进是向下排气
(3)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 ②④⑤ (填序号)
(5 化学方程式 4NH3+5O24NO+6H2O
23.质子数20 质量数20 4周期ⅡA族
盐酸体积
沉淀的量
0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回答1-3题。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剥削阶级掌权国家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A.实行民主制度 B.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取消专政职能 D.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因此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②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性质与其他类型国家是一样的
④民主与专政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我国公民  
①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②享有同样的权利
③平等地适用法律   ④在立法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④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
A.18.46元 B. 21.33元 C. 23.08元 D. 24.75元
6.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
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B.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C.对最广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7.之所以要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④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8.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
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9.《我有这两样就足够了》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A.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 C.公民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B.公民应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D.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0.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在于( )
A.是否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B。是否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C.是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是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
1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全体村民讨论制定或修改的《村民自治章程》,被形象地称为“小宪法”。利用小宪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属于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决策 C 民主管理 D 民主监督
12.现在不少问题与发展有关,发展得越快,暴露和引发的问题就越多。为此,各级政府提出“少说成绩,多讲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主要体现了
A.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 .坚持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
13.“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
①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组织者 ④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我爸是李刚”是去年网络最火的流行语之一。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丽水市一女子因违法行为面对警察的询问时,则称“我爸爸是村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B.公民维权意识需要强化
C.公民民主法制意识需要加强 D.政府机关需要依法行政
15.著名音乐人高晓松,2011年5月9日醉驾英菲尼迪,造成四车追尾的事故。根据刑法第八修正案,“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高晓松危险驾驶罪罪名成立,法庭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成为酒驾入刑来被判刑的第一人,对高晓松法庭判决体现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 )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6.政府决策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政府决策就不需要专家学者的意见。政府决策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C.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D.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17.在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
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民委员会 D.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8.我国选民可以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选举 ④乡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海选”是指由选民犹如从海中捞取珍珠一样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当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采用了“海选”方式,这说明
①“海选”是产生村民满意的村委会干部的有效方式 ②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村民选举不受任何限制 ④海选是我国直接选举的一种形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0.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体现在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③民主权利有法律、制度和物质的保障 ④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1.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专程到网络访谈室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因为这一新兴媒体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②有利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③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曾就《纲要》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在这里,公民是通过__ 和 参与《纲要》的制定过程。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社会公示制度 ④舆论监督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某地全面推广了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在农村,无论要办什么事,村民们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这事是不是按‘五步法’来做的 ”每年春节前后召开“五步法”决策会已成为农村惯例,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五步法”被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保障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有效运行
③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障
④是促进基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如今,人们可以看到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群众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公众来说,多了一种快速监督的途径。对领导干部而言,也多了一种约束自己的机制。以上材料说明
A.监督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B.网络监督是监督政府的最有效形式
C.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D.网络监督可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5.住宅小区的业主在小区内自发举行集会,抗议物业管理公司没有经过与业主协商同意就擅自提高物业管理价格,由于双方情绪激动,在争吵中个别保安动手打了业主,于是,愤怒的业主们冲到了小区前的公路上游行示威,要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出来主持公道,导致交通堵塞。我们应该这样认识小区业主游行示威的做法
①符合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 ②不恰当地行使了业主的权利
③在行使权利时否认自己是义务的主体 ④是采用不合法的方式进行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7分)每当两会前后,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就会格外火爆。2012年自然也不例外——全国两会召开前,300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一些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将网络当作征询公众意见的重要窗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与网友在线聊天时,就曾说过,“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此后连续三年的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都与网友进行了直接交流。而各大门户网站组织的“网友问两会”相关栏目,则至少已经运作了七年之久,目前,2012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广大网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1)政府决策离不开公民的参与。请问,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直接向政府献言献策?(4分)
(2)请你说说我国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理由。(9分)
(3)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分)
27.(24分)材料一:2012年3月初,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材料二:“网络民意”成为“两会”的一亮点。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两会议题,联合商业网站推出“有话问总理”、“两会建言”、“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
材料三:民建中央常委李冬玉女士表示:“网络监督是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便捷而有效的手段。网络监督是民主、公平的推动力,是公民自我教育的新形式。网民在交流信息中获得知识,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对不负责任、偏离事实和公德的言论,也在进行着更直接、理性的批评。”但要使网络监督成为监督的有效形式,还需要对网络监督再认识、再规范。
请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题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
(2)材料二这种“网络问政”的形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10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这种监督方式?(8分)
28. (9分) 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村民的做法有何不妥?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回答村民遇到上述问题该怎么样做?(9分)
参考答案:
1-5DBCAC 6-10 CADDC 11-15CBCCA 16-20ADCDC 21-25 CCADD
26.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每条1分,共4分。
(2)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主人翁地位的体现。B:政府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C: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也是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保证。以上每个要点3 分,共9分。
(3)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每答对一条得1 分,共4 分。
27.(1)①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聚首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来行使国家权力。(2分)②人大代表来自35个选举单位,有基层工人、农民、干部说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分)③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说明我们民主政治的进步。(2分)
(2)①公民通过网络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民主决策。体现了决策机关对民意的尊重。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2分)
意义:答出“4个有利于”即可,每点2分。
(3)①网络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一种,(答出舆论监督的特点)(2分)
②但网络监督也会出现一些歪曲事实、不负责任的情况,会造成负面影响。(2分)
③负责任行使监督权注意的两个方面。(每点2分,共两点)
28.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的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②公民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村民有权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要通过合法途径。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应当履行政治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村民的做法违背了宪法和法律是不可取的。(3分)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该村少数人的行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矛盾时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2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育(pǔ) 丘壑(hè) 隽秀(jùn) 玲珑剔透(tī)
B.谥号(shì) 对峙(zhì) 缱绻(quǎn) 脍炙人口(kuài)
C.颤栗(chàn) 针砭(biān) 颓垣(yuán) 杳无音信(miǎo)
D.脸颊(xiá) 汨罗(mì) 吮吸(yǔn) 睚眦必报(zì)
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亭玉立 荒诞不经 自行其事 未雨绸缪
B.层峦叠障 不容置辩 一愁莫展 变幻莫测
C.富丽堂皇 人情事故 心荡神驰 峥嵘岁月
D.历尽沧桑 道听途说 伶仃孤苦 有条不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大革命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中如戴望舒那样, 着不知该往何处去。
②据诗人回忆说,大堰河曾经把诗人画的 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
③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 了,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A.徘徊 大红大绿 淡泊
B.彷徨 大红大绿 淡薄
C.徘徊 大红大紫 淡薄
D.彷徨 大红大紫 淡泊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B.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巴甲骨文考证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C.近几年来,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着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的问题。
D.他不重视使用标点符号,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让人没法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节目,使广大“韵迷”表现出极大地热情,他们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B.日本是动漫生产大国,其产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C.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目前在德国恶意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
D.中国湖泊资源破坏严重。专家指出,水污染、无序开发和过度围湖造田,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重要原因。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来脱掉身上的皮
C.他犹豫不决,自言自语地说:“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D.张华考进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高等技术学院;吴丽考进了一所师范大学。
7.猫头鹰遇见老朋友斑鸠,问它:“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东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如果要以此写一篇作文,以下立意最佳的一组是( )
①对朋友的缺点应直言相告
②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③应该学会说大家爱听的话,不然会让大家讨厌。
④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我
⑤好的建议能改变人的命运
⑥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⑦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朋友对人生的影响非常大。
A.①②④ B.①⑤⑦ C.②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愿按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的道路生活,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相关的世俗观念,追求随性所欲率性自然的生活,思想有些偏激。这既反映了他作为贵族公子的生活情调,又表现了他虽然幼稚、却很执着的清高脱俗的意识。
B.《红楼梦》第四回写林黛玉进贾府,通过黛玉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个富丽堂皇穷奢极欲封建大家族的面貌。其中的人物,如王熙凤,贾宝玉等平日里都华冠丽服,金玉珠宝满身,极其奢华,即使是下人,吃穿用度都是不凡的,不难看出整个家族的腐朽。
C.林黛玉是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娇弱清丽,细腻敏感。由于母亲早亡,她孤身一人投靠贾府。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了强烈的自尊意识,这种自尊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D.《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日内维新街一个叫伏盖公寓的小旅馆里。穷大学生拉斯蒂涅从外省来到巴黎上大学,雄心勃勃,想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寒窗苦读,成为一个大法官,用丰厚的收入来报答父母。他迫不及待地想钻入上流社会过贵族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1。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 ○1锻炼:打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1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2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4题。(12分)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3.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6分)
14.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15.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8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 ,独留青冢向黄昏。无边落木萧萧下, 。
(3) ,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 。
(4)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也是在江南发生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呢 我
曾一度处于大惑不解之中。
  一次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交幻无穷;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殊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依软语,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其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的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
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 、
、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也尽显侠骨柔情,秋瑾就是最优秀的代表。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它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大美了,阴柔之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是美人的风韵像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这种说法是过于偏重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 这样的多情,不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
16。在第四段的空格里埴写诗人的名字:__________、 。(4分)
  17.作者把苏州评弹比喻为 ,这样写得好处是
。(5分)
18.“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怎样的作用?
。(4分)
19.水性江南,其“水性”包括哪些特性?
。(6分)
 
20.作者在行文中为什么要引用许多有关江南风物人情的诗文、资料?
。(6分)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的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做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2.D
3.B “徘徊”指走来走去,“彷徨”指内心世界犹疑无主;“大红大绿”指色彩鲜明,这里也符合关云长的穿着;“大红大紫”指人的名气大,受到众人关注。“淡薄”指记忆逐渐消失,“淡泊”指人对名利不看重。
4.A “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继承下去;“刮目相看”是指对人学问能力非常重视,用在这里不当;“江河日下”是说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不当;“文不加点”是指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不需要修改。
5.D A项主语缺失,“由于”和“使”不能并存;B项应该是我国观众对日本动画并不陌生。C项应该是“遭到恶意抢注”或者“被恶意抢注”。
6.C A项目冒号改为破折号;B项 “来”前面要加破折号;D项目分号改为逗号。
7.C ①错误,材料的中心不在斑鸠的态度,而在内容;③错误,引申非常牵强,而且这不是材料的重心;⑤⑦观点都完全超出材料范围,材料根本没谈到“命运”“人生”等结果性的问题。
8.B 宝玉换衣后穿的是一件半旧衣服,而且佩戴的东西基本都是孩子的护身符,长命锁,还有娘胎带来的玉,并不奢侈豪华。
9.B 10.C 11.D
12.(1)然而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5分)
(2).抬头观望广阔无穷的宇宙,低头细看品类繁多的万物,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很快乐啊。(5分)
13.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2分)②以乐景衬哀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3分)
14.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2分)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2分)
15.砯崖转石万壑雷。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去紫台连朔漠,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花朝秋月夜,呕哑嘲哳难为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
16.陆游 辛弃疾 (与后面的三句诗相对应。)
17.曲水清流 与“水性江南”的题旨相吻合,生动形象地写出苏州评弹优美懦雅、婉转沉静、清澈纯净、韵味悠长的特点。
18.在内容上有统领全文、表明主旨的作用(或:它概括地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大惑不解”问题,是全文的关键句),表明水的特性对人性、人的精神的影响。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江南水的特性过渡到写水的特性对人的影响,写江南人的人性美、精神美。
19.柔弱秀美 坚韧顽强 秀慧智巧
20.用诗文、资料生动而又具体地揭示江南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水性”;表明江南水性对风物人情的影响,表现文章的主旨;让江南的水与风物人情相互辉映,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让读者加深对“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time will the man’s bus leave
A. At 9:00. B. At 9:15. C. At 9:30.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A. A shop. B. A restaurant. C. The railway station.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udent and teacher. B. Customer and salesman. C. Boss and secretary.
How can the man solve hi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Ask the police for help. B. Find a change machine. C. Buy things in a store.
What does this conversation suggest about Cathy’s office
It needs flowers. B. It is close to a park. C. It is close to a flower shop.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What had the two speakers planned to do
A. To go to the movie. B. To go out for dinner. C. To study for a math exam.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o go without her. B. To call Mike and David. C. To help her with her math.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about missing the movie
He doesn’t want to see it anyway.
He’s unhappy about missing the movie.
He doesn’t car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When does the man get to work
A. At 7:00 a.m. B. At 8:00 a.m. C. At 9:00 a.m.
What does the man do with his family around 6:30 p.m.
A. They eat dinner. B. They play games. C. They read books together.
What do the man and his wife often do after the kids go to bed
A. They watch TV. B. They clean the house. C. They listen to mus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l4题。
What did the woman do to the police and the County Council officials
She greeted them with a bunch of flowers.
She entertained them with hot tea.
She poured hot water on them.
Why did all the other residents agree to move
Because they could move into new flats with more rooms than their old ones.
Because they liked to move into new flats.
Because they could move into new flats not far from their old homes.
Who was attacked by the woman’s dog
A. The police. B. A social worker. C. An official.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l7题。
What does Professor White come here for
A. To give a lecture. B. To go sightseeing. C. To visit the compan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Professor White felt a little bit tired on her trip.
The man works in the Public Relation Department.
The lecture will last two hours.
What will Professor White do later that day
Give a lecture.
Have a dinner with the staff of the company.
Enjoy a lecture with other staff of the company.
听第l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Why is the marathon at the 1968 Olympics a truly historic event
Because three runners performed great acts in the marathon.
Because Bikila won his third victory in the marathon.
Because the last runner won the Olympic marathon.
What did Wolde do when he saw Bikila drop out
He stopped to assist Bikila. B. He filled Bikila’s shoes. C. He ran even faster.
Why did the crowd cheer when the last runner crossed the finishing line
They were surprised to see his wounded leg.
They were greatly moved by his spirit.
They thought he was the winner.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o make members of a team perform better, the trainer first of all has to know their___ and weaknesses.
A.strengths B.benefits C.techniques D.values
22. She fulfilled her ____ to become the first to run the 10,000 meters within 30 minutes.
A. ambition B. amusement C. appreciation D. assessment
23. When ____ about Spain, people tend to _____ it with bull-fighting –a sport, which is exciting as well as cruel.
A. talked; think B. talking; associate
C. discussing; associate D. discussed ; think
24. Parents _______ mu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They will do their best to give their children that priceless gift.
A. attach B. pay C. link D. apply
25. Sam ________ some knowledge of the computer just by watching others working on it.
A. brought up B. looked up C. picked up D. set up
26. --Have you moved into the new office building
--Not yet. It _________.
A. is decorating B. has been decorated
C. is being decorated D. has been decorating
27. ____ he doe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
A. Whatever B. No matter what C. That D. If
28. ---What were you trying to prove to the police
---___ I was last night.
A. That B. When C. Where D.What
29. What you gave me was _________ encouragement. I've learned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fidence from you.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no more than
30. A team, _____ two doctors and three policemen, was sent to search for the lost explorers.
A. consisting of B. consists of C. consisted of D. to be consisted of
31. There are some cases _______ students obviously know the school rules but don't obey them.
A. why B. where C. as D. which
32. I'm afraid that the passengers will have to wait at the airport for another day ________ the fog clears up.
A. when B. unless C. if D. though
33. It was in the lab _______ was in the charge of Professor Zhang _____they did the experiment.
A. where; that B. which; where C. that; where D. which; that
34. --- This is my dictionary.
--- ________. My name is written on it.
A. You can’t be serious B. I couldn’t agree more
C. That’s a good point D. Here you are.
35. ---How do you find the performance tonight
---__________ . It couldn't be better.
A. Terrific! B. Terrible! C. No way! D. That depends.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fter the earthquake hit northeast Japan on March 11, 2011, many touching stories that I saw with my own eyes happened around me.
I had to walk home since all the 36 had stopped after the quake. On my way home I 37 an old Japanese lady at the bakery shop who was giving out free bread, which made my heart 38 . A middle-aged Japanese man was holding a sign that read, “Please use our 39 .” He was 40 his house for people to go to the restroom.
My friend wanted to 41 others. He stood in the cold with a sign “If you are okay with a motorcycle, I will 42 you to your house.” And then I saw him take one gentleman home, all the way to a faraway place!
Then the next day I drove to 43 my car with gas. There was a 44 of gas now and many gasoline stations were either closed or had very 45 lines. I got 46 ,since I was behind 15 cars. Finally, when it was my 47 , the man smiled and said, “ 48 this situation, we are only selling each person $ 30 worth of gas. Is that alright ” “Of course, I’m just glad that we are all able to 49 ,” I said. His smile gave me so much 50 .
I saw a man at the evacuation (疏散) center 51 when people brought food to him,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three days that food has been brought to their center. However, after he wiped the tears, his next 52 surprised me. “I am very 53 that we are provided with food. But people in the city next to us haven’t 54 any food at all. Please go to that centre as well.” And when hearing that, I realized there is a bright futur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is 55 .
36.A.traffic B.rescue C.communication D.businesses
37.A.missed B.caught C.noticed D.heard
38.A.hungry B.soft C.broken D.warm
39.A.toilet B.hotel C.hospital D.house
40.A.advertising B.opening C.repairing D.decorating
41.A.encourage B.save C.charge D.assist
42.A.drive B.follow C.lead D.bring
43.A.start B.fill C.check D.wash
44.A.plenty B.lack C.variety D.diversity
45.A.direct B.straight C.long D.short
46.A.worried B.lucky C.excited D.annoyed
47.A.time B.turn C.duty D.decision
48.A.Apart from B.Together with C.Because of D.Instead of
49.A.share B.offer C.tolerate D.transform
50.A.comfort B.fun C.trouble D.entertainment
51.A.waiting B.grabbing C.sleeping D.crying
52.A.promises B.roles C.actions D.remark
53.A.upset B.grateful C.surprised D.proud
54.A.bought B.supplied C.prepared D.received
55.A.city B.center C.lesson D.disaster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An 80-year-old man was sitting on the sofa in his house along with his 45-year-old son. Suddenly a crow (乌鸦) landed on their window.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What is that ”
The son replied, “That is a crow.”
After a few minutes,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for the second time, “What is this ”
The son said, “Father, I told you just now. It’s a crow.”
After a little while,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the same question for the third time, “What is this ”
This time, the son said to his father in a low and cold tone, “It’s a crow, a crow.”
After a moment, the father yet again asked his son for the fourth time, “What is this ”
This time his son shouted at his father, “Why do you keep asking me the same question again and again I have told you already, ‘IT IS A CROW’. Are you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is ”
A minute later the father went to his room and came back with a diary, which he had kept since his son was born. On opening a page, he asked his son to read that page.
Today my little son aged three was sitting with me on the sofa when a crow suddenly landed on the window edge. My son asked me 23 times what it was, and I replied him 23 times that it was a crow. I hugged him lovingly each time he asked me the same question. I didn’t at all feel angry, but instead felt affection for my son.
If your parents reach old age, do not look at them as a burden, but speak to them gently, and be kind to them. From today say this aloud, “I want to see my parents happy forever. They have cared for me ever since I was a little child. They have always showered me with love. I will take care of my old parents in the best way no matter how they behave.”
56. The writer mainly intends to ______.
A. tell us the function of a diary B. call on us to love our parents
C. teach us what a crow is D. introduce a pair of son and father
57. The underlined word “affection” probably means______.
A. puzzlement B. hatred(恨) C. worry D. love
58. We can infer that the father wrote that piece of diary at the age of ______.
A. eighty B. three C. thirty-eight D. forty-five
59. The old man brought out the diary, which he had kept since his son was born, because ______.
A. he forgot what had happened
B. he would like his son to read it
C. it could remind himself of the past
D. he wanted to find what a crow was
B
When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ded on the then unnamed Costa Rica in 1502, he saw many Indians wearing gold earrings. So he thought the land must be rich in gold. He named the place Costa Rica, which means “rich coast” in Spanish.
Though little gold was found, Costa Rica today is indeed rich with coffee and bananas. Coffe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 in Costa Rica and most of it is exported (出口) to other countries like America and West Germany. Bananas are the country’s second most important export.
Costa Ricans also grow many other crops such as fruits, corn and beans for their own use. Costa Ricans love colors and their houses are painted in bright colors.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osta Ricans. Almost every village has a school and education is a must for children between seven and fourteen years of age. Boys and girls go to separate (单独的) schools. Classes begin in March and end in November. The other three months of the year are harvest time and the children have to help their parents to pick coffee beans.
60.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How Columbus found Costa Rica.
B. How Costa Rica got its name.
C. What the Costa Ricans wore.
D. What language the Costa Ricans spoke.
61. The Costa Ricans may NOT paint their houses ______.
A. pink and red B. grey and black
C. blue and green D. yellow and orange
62. In Costa Rica, boys and girls between seven and fourteen ______.
A. must go to school
B. study in the same school
C. do not have to go to school at all
D. can choose to stop schooling at any time
63.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Christopher Columbus
B. Costa Rica
C. some products from Costa Rica
D. the education of Costa Rica
C
Your body,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food you e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own, so it needs proper treatment and proper nourishment (营养).The old sayi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is not as silly as some people think. The body needs fruit and vegetables because they contain vitamin C. Many people take extra vitamins in pill form, believing that these will make them healthy.
But a good diet is made up of nourishing food and this gives all the vitamins you need. The body doesn’t need or use extra vitamins, so why waste money on them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many people are too busy to bother about eating properly. They throw anything into their stomachs, eating hurriedly and carelessly. The list of illnesses caused or made worse by bad eating habits is frightening.
64.“Your body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food you eat.” It really means that ______.
A. all kinds of food you eat can be made into your body
B. your body is made up of the food you eat
C. what you eat has great effect on your health
D. the more you eat, the fitter you will feel
65.In the modern western countries ______.
A. people don’t wan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eating
B. lots of people’s illnesses are caused or made worse by bad eating habits
C. people throw everything into their stomachs without chewing
D. people are only too busy to cook meals for themselves
66.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f we want to keep healthy, we should ______.
A. only eat an apple a day
B. eat properly
C. take as many vitamin pills as possible
D. throw something into our stomachs slowly and carefully
D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eautiful country of Holland and its capital Amsterdam Anyone who has traveled to Amsterdam would probably agree on one thing: Amsterdam's story is a tale of two cities -- one during the day an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one at night.
During the day,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Netherlands sits quietly on the Amstel River.You can rent a bicycle, visit the Van Gogh or Anne Frank museum, or take a water taxi.But when the sun goes down, the partying begins.In the big clubs and in coffee shops, tourists gather to hang out, talk politics and smoke.
Several areas of the city clearly show the two worlds that rule Amsterdam.And they're all within a short cab ride of each other.For example, Dam Square attracts daytime sightseers to its festivals, open markets, concerts and other events.Several beautiful and very popular hotels can be found there.And there's the Royal Palace and the Magna Plaza shopping mall.
But at night party-seekers come to the square.Hip hop or funk music is heard there.So if you come, be ready to dance.The clubs don't shut down until 4 am.
And while you're there, check out the various inexpensive ways to tour the city.Don't worry about getting lost.Although Dutch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most people in Amsterdam speak English and are happy to help you with directions.And you'll notice that half the people in the streets are on bicycles they rent.
Amsterdam also has a well-planned canal system.For about 10 dollars, you can use the canal bus or a water taxi to cruise(巡游) the "Venice of the North".
The city has a historic past.One impressive place to visit is the Anne Frank House on Nine Streets.It was there that the young Jewish girl wrote her famous diary during World War II.Visitors can view Anne's original diary and climb behind the bookcase to the room where she and her family hid from the Nazis for two years.
67.What means of transport is not available to visitors in Amsterdam
A. A carriage. B. A bicycle. C. A canal bus. D. A water taxi.
68.When getting lost, a visitor can ask natives for directions in ___________ .
A. only Dutch B. Dutch or English
C. only English D. Spanish and English
69.What can you learn about by visiting the Anne Frank House
A. The experience of a beautiful girl survivor.
B. The glorious past of Amsterdam.
C. The life of Jewish during World War Ⅱ.
D. The suffering of the Dutch in wars.
70.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_______ .
A. call up people’s memories of World War Ⅱ
B. tell readers what A Tale of Two Cities is about
C. instruct visitors what to do and see in Holland
D. offer reader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msterdam
E
Societies all over the world name places in similar ways. Quite often there is no official naming ceremony but places tend to be called names as points of reference by people. Then an organized body steps in and gives the place a name. Frequently it happens that a place has two names: One is named by the people and the other by the government. As in many areas, old habits died hard, and the place continues to be called by its unofficial name long after the meaning is lost.
Many roads and places in Singapore are named in order that the pioneers will be remembered by future generations. Thus we have names such as Stamford Road and Raffles Place. This is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s in many countries —in both the West and the East.
Another way of naming places is naming them after other places. Perhaps they were named to promote friendship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or it could be that the people who used to live there were originally from the places that the roads were named after. The mystery is clearer when we see some of the roads named in former British bases. If you step into Selector Airbase you will see Piccadilly Circus—obviously named by some homesick Royal Air Force personnel.
Some places were named after the activities that used to go on at those places. Bras Basah Road i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Base Basah” means “wet rice” in Malay. Now why would anyone want to name a road “Wet Rice Road” The reason is simple. During the pioneering days, wet rice was laid out to dry along this road.
A few roads in Singapore are named by their shapes. There is “Circular Road” for one. Other roads may have part of their names to describe their shapes, like “Paya Lebar Crescent”. This road is called a crescent(月牙) because it begins on the main road, makes a crescent and comes back to join the main road again.
71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1 that _____.
A. the government is usually the first to name a place
B. many places tend to have more than one name
C. a ceremony will be held when a place is named
D. people prefer the place names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7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die hard”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
A. Change suddenly. B. Change significantly(greatly).
C. Disappear mysteriously. D. Disappear very slowly.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laces is named after a person
A. Raffles Place. B. Selector Airbase. C. Piccadilly Circus. D. Paya Lebar Crescent.
74. Bras Basah Road is named _______.
A. after a person B. after a place C. after an activity D. by its shape
75.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Some place names in Singapore are the same as in Britain.
B. Some places in Singapore are named for military purposes.
C. The way Singaporeans name their places is unique.
D. Young Singaporeans have forgotten the pioneers.
第四部分:作文(共两小节,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When a rabbit sees something danger, it runs away. Its 1. ___________
tail moves up and down as it runs. When other rabbit see 2. ___________
this tail moved up and down, they know that there is 3. ___________
danger, and they run, too. Many other animals use this 4. ___________
kind of language. When a bee has found some food, it go 5.___________
back to it’s home. It can’t tell the other bees where the food 6. ___________
is with speaking to them. And it does a little dance in 7. ___________
the air. This tells the bees at home there the food is. 8. ___________
Some animals say things by make sounds. A dog barks 9. ___________
when the stranger comes near. A cat purrs when pleased. 10. _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如今网络已经对人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学生影响尤其之深。有人认为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弊大于利,请以“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题,用英语写一篇文章,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1.词数12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答案:
1-5 CCBBC 6-10 ACBBA 11-15 ACCBA 16-20 CBACB
21-25. AABAC 26-30 CACBA 31-35.BBDAA
36-40.ACDAB 41-45 DABBC 46-50ABCAA 51-55DDBDD
56-60BDCBB 61-65BABCB 66-70 BABCD 71-75 BDACA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danger—dangerous 2. rabbit—rabbits 3. moved—moving 4. 正确 5. go—goes 6. it’s—its 7. with—by 8. there—where 9. make—making 10. the—a
作文示例:
The Internet is exercising its power in every aspect of our life. People, old and young, are using it, and we students are no exception.
However, our parents are worried about our going online. They say the Internet is doing great harm to us after reading about many spoiled children going online. In fact, the Internet can do us more good than harm. For instance, we students can seek help online when we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in our studies or when we want to find some useful materials to complete a task. The Internet also provides us with a cheap alternativ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deed,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who have been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but that’s not the fault of the Internet. We should have control over ourselves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