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微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 全科

资源简介

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语文
一.基础知识(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酒馔(zhuàn) 欢谑(xuè ) 溽暑(rù ) 老妪(ōu )
B.薜荔(bì ) 一彪(biāo) 揪捽(cù ) 斛觞(hú )
C.琼筵(yàn ) 偃仰(yǎn ) 异爨(cuàn) 婢女(bì )
D.兀坐(wù ) 渗漉(lù ) 扃牖(jiōng) 枇杷(pí )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盗跖 饿莩 流觞曲水 良晨好景
B.暮蔼 遮弊 招惹是非 古陌荒阡
C.罪愆 厮守 玉簪螺髻 前合后偃
D.筵席 暮霭 湛湛青天 插科打浑
3.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事故的隐患已经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8.19”大火。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C.八年的抗日战争,无数中华儿女或横刀敌阵,或毁家纾难,或战死沙场,用自己的鲜血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征服中华的野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D.每次想起父亲生命中最后的那些日子,就无法忘记父亲在得知自己生病后望着我们的那种期期艾艾的眼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对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日本内阁府今日发布一项灾区重建的重要方案,打算用3-5年时间彻底处理灾区的所有飞去和海啸所产生的垃圾。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 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
A.执此以朝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甚善,名我固当 D.端章甫
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鼓瑟希 B.字而幼孩
C.客逾庖而宴 D.既然已,勿动勿虑
9.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加之以师旅
C.浴乎沂,风乎舞雩 D.其制稍异于前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B.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二、文言文阅读(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①。
甲申②,梦天帝赐之黄冠③,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其子曰眉。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④,谢先生曰:“吾甚惭于郎君。”或出游,眉与先生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戊午,天子有大科⑤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⑥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⑦中报罢⑧而年老者,恩赐以官。于是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众皆出城送之。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
(选自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有删节)
【注释】①媕婀(ān’ē):曲意顺从,圆通处世。②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关。③黄冠:道士的冠。后文的“朱衣”指道士服装。④诘朝:明晨。⑤大科:取士之科,其科目由皇帝到场临时决定。⑥舁(yú):抬。⑦征士:旧称被皇帝征招过的隐士。⑧报罢:没有录取。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孺子,来前肃客       揖拜
B.吾甚惭于郎君        羞愧
C.固辞,有司不可       推辞、拒绝
D.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     指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愤之,乃坚苦持气节      益都乃诣先生曰
B.休担则取书读之        著述之仅传者
C.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     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
D.俄而有负薪而归者       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
1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傅山先生“有气节”的一组是( )(3分)
①不肯少与时媕婀     ②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
③抵暮,先生令伴客寝   ④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⑤而眉以病先卒,固辞   ⑥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
⑦诏免试,许放还山    ⑧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⑥⑧ D.③④⑤⑦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明朝末年那些达官贵人多贪腐作恶,傅山先生非常气愤。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先生做了道士。
B.傅山先生的儿子傅眉非常勤奋,每天利用上山砍柴的间隙博览群书,但是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
C.经名士举荐,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朝廷赐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
D.傅山先生死后,是按照道士的丧葬仪式安葬的。他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叫《霜红龛集》。
1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
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
②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三、古代诗歌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6—17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6.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4分)
17.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答: 。(4分)
18.补写出原文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2)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3)想当年,金戈铁马, 。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5)吾所以为此者, 。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服。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中的文卡是个有些自私、怠惰、爱面子的人,虽然良知未泯但却不知感恩,不顾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
B.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
C.文卡没有给母亲寄去预算剩余的10个卢布,是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太少,不能帮母亲解决家里的困难。
D.造成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母亲的来信重复、单调、无趣,实际上深层原因是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理解和关爱。
E.这篇小说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提示:请将此选择题答案填写在试题答案页上】
(2)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6分)
(3)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6分)
(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 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 我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5 DCDCD 6-10CBCAC 11-14 DACA
15.(1)断句:
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
(2)①(吏部郎)跟(他)谈中州的文献典籍,(傅眉)才学渊博,滔滔不绝,吏部郎有时还不能完全回答他的问题。(置:放弃、弃置,引申为停止。与(之),省略句。或,有时。各1分。)
②益都强行架着他让(他)谢恩,(傅山先生)就倒在地上不起来。(强:强行。掖:搀扶,这里指“架着”。仆:倒。各1分。)
16.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4分)
17.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4分)
18.晓风残月
惊涛拍岸
气吞万里如虎
凄凄惨惨戚戚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也无风雨也无晴
19.(1)(5分)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D得1分。
(2)(6分)①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
②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2分)
③使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的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挤母亲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3分)
(3)(6分)①情节设置出乎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3分);
②内容表达含蓄隽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布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3分)。
(4)(8分)第一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母亲。(2分)
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儿子收阅信件为明线,母亲写信寄信为暗线.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后者;(2分)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过铺叙“母亲的来信”的内容,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对身在异地的儿子千般叮咛嘱咐、万般牵挂惦念的母亲形象,文中文卡的形象,主要起着反村“母亲”形象的作用;(2分)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这一主题.主要情节文卡未寄卢布却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卢布,更表现出母亲的伟大。(2分)
第二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文卡。(2分)
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小说以文卡收阅读亲的信件为主线,结构全篇;(2分)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文卡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爱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2分)
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旨在批判对自己的亲人缺乏关爱乃至极度自私的文卡们,而不是歌颂母爱。(2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 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 没落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体现了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4.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家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5.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方志、族谱)之一,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的特殊图书载体,“隐恶扬善”是修纂族谱的基本原则之一。族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具体体现。这表明族谱①有利于凝聚宗族②有利于中央集权③有利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避免平民沦为奴隶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7.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名为《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纪念邮票。有人
为其配诗一首“华夏暖春,古税千年成历史;人民顺意,新程万里创文明”,“千
年古税”的历史约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8.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9.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这则故事说明:
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
C.民众厌恶商鞅 D.变法深入贯彻
11.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
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②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无置锥之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一句成语,在《荀子》等书中屡次出现,对此
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农民失掉土地的社会现象
B.主要原因在于新兴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与土地私有权的确立直接相关
D.政府通过禁止民间买卖土地来解决问题
13.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1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15.《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
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
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16.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7.“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19.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20.英国责任内阁制规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是
A. 内阁 B.国王 C.议会 D. 首相
21.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下列选项对他评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担任高级别的官员
B.如果他生活在中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可以世袭为官
C.他取得政治上的权利,应该感谢梭伦
D. 他处于了雅典民主政治最辉煌的时代
22.商鞅变法前后,有人主张“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这一观点代表着哪一阶层的利益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的工商业者 C.平民和奴隶 D.卿大夫
2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①鲜卑族自身的落后,难以对先进地区实施有效管理 ②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需要缓解 ④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25.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上帝,无需通过教皇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 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与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地理志》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4分)
(2)材料二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4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2分)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4分)
(4)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就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实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5ACDCC 6-10 CBBAD 11-15 DDCCC 16-20 DDCDD 21-25 CADCD
26. (1)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任职,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体现了选贤任能。(4分)
(2)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分)
(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4分)
(4)状况: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 (4分)
(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4分)
27.(1)事件: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国家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2分)差别:中国古代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制度,范围基本限于奴隶主或地主阶级内部。(2分)西方现代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2分)
(2)制度:代议制。(1分)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2分)起源阶段的“选举”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2分)
(3)更新:维新变法期间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颁布《临时约法》,赋予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分)
(4)异:西方民主制度中选举权的进步经历很长时间,但相对完善;中国民众的选举权规定起点较高,但基础较低。(4分)同:都是间接民主(代议制)。(1分)
28.(1)特点:注重法律的延续性;强调中庸、平等的原则;重视法律制度建设。(3分,写出两点即可)
观点一:同意。理由:法律保护贵族特权,贵族才能担任高级官职,平民权力受到较大限制。(3分)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改革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平民获得参与政权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逐步确立。
(2)意图:选拔变法人才。(2分)
原因:前者能顺应雅典民情而成功;后者因强大的守旧势力反对而失败。(4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en will Susan arrive
A. At 4:30. B. At 4:45. C. At 5:20.
2. Why can’t the woman go to see the film today
A. Because she has another plan.
B. Because she doesn’t like the film.
C. Because she is not feeling well.
3. How much is the jacket
A. 600 US dollars. B. 100 Hong Kong dollars. C. 600 Hong Kong dollars.
4. What does the man have for this meal
A. Soup, noodles and iced coffee.
B. Sandwich, noodles and hot coffee.
C. Soup, noodles and hot coffee.
5. Who is Mr. Smith
A. The girl’s father.
B. A friend of the girl’s father’s.
C. The girl’s broth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个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post office.
B. At a baker’s shop.
C. At a restaurant.
7. When was the parcel posted
A. Two days ago.
B. Two weeks ago.
C. Two months ago.
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ves at 128, Devon Street.
B. He is very angry about the service.
C. He loves his mother very muc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No. 6 Station Road
A. It has the man’s lucky number.
B. It has four bedrooms.
C. It has a garage.
10. What is good about No.4 Candy Street
A. It is in a quieter place.
B. It has bigger rooms.
C. It is closer to shops.
11. Which one have they decided on
A. The one with a big garden.
B. The one next to the station.
C. The one closer to town.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do with his friends
A. Watch a football game.
B. Go for a drive and have a picnic.
C. Have dinner and see a movie.
13. Why does the woman hesitate to go with them
A. Because she has to study for an exam.
B. Because she has to attend a party.
C. Because s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14. When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e back
A.By 10:30 p.m. B. By 11:30 p.m. C. By 6:00 p.m.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y didn’t the man want to go dancing
A. 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dull.
B. Because he didn’t like dancing.
C. Because he was very tired.
16. What did the man suggest
A. Walking on the bridge.
B. Inviting friends to watch the bridge.
C. Inviting some friends to play bridge.
17. When will Janet come around
A. At about 8 a.m. B. At about 4 p.m. C. A t about 8 p.m.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o is speaking
A. The programmer. B. The singer. C. The radio host.
19. When are tickets available to the winning people
A. Before Saturday night.
B. Before Thursday morning.
C. Before Wednesday morning.
20. Through which phone number can people find the speaker
A. 683-3019. B. 693-3019. C. 693-3091.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Mrs. Chen is ______ paper-cutting expert, whom I interviewed for my article on _____ Chinese Art.
A. a, the B. an, / C. a, / D. an, the
22. Why don’t you take off your shoes and have them washed They will soon ______ in the sun.
A. hang out B. dry out C. warm up D. dry up
23. People are advised not to drive after drinking, but _______ seemed not to help a lot.
A. it B. which C. they D. one
24.— Mum, I can’t see any point in studying hard.
—Come on, dear. Years of hard study will surely ______ in your future career.
A. make sure B. pay off C. bring back D. pay back
25. I urged that they _____ themselves to their new conditions.
A. adapt B. adjusted C. matched D. put
26. The answ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use ________ the body makes of food---- to supply the energy for movement.
A. where B. why C. what D. that
27. — I’d like a pen which ______ well.
— Will this one ______
A. is written; do B. writes; do C. writes; work D. is written; work
28. I have been convinced that the print media are usually more _____ and more reliable than television.
A. accurate B. ridiculous C. urgent D. shallow
29. — Thanks for the ______ you did me to move away the stone.
— That’s all right.
A. favor B. good C. trouble D. kindness
30. _______ a lift on her way, Jenny finally managed to get to the station in time.
A. Offered B. Offer C. Offering D. To offer
31. ______ healthy, with easy access to affordable medical care, is still a dream for many people, with medicine price______ sharply.
A. Keeping; rise B. Keeping; rising
C. To keep; risen D. Having kept, to rise
32. — Has your son come back from abroad for the winter vocation
— Yes. But he stayed at home for only a week. Now he ______ back to college.
A. went B. will go C. has gone D. was going
33. His suggestion made me angry, but________.?
A. making others happy B. to make others happy
C. with others happy D. others happy
34. ________ that they may eventually reduce the amount of labour need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by 90 percent.
A. Such construction robots are clever
B. So clever the construction robots are
C. So clever are the construction robots
D. Such clever construction robots are
35. —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tea set as a gift for Mary’s birthday
— ________.
A. My pleasure. B. I think it’s a Chinese style.
C. Not bad. D. Let me think it over.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Joy in the Journey
If you have ever been discouraged because of failure, please read on. For often, achieving what you set out to do is not the important thing. Let me 36 .
Two brothers decided to 37 a deep hole behind their house. As they were working, a couple of older boys stopped by to 38 .
“What are you doing ” asked one of the visitors.
“We plan to dig a hole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39 !” one of the brothers volunteered 40 .
The older boys began to 41 , telling the younger ones that digging a hole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earth was 42 . After a long silence, one of the 43 picked up a jar full of spiders, 44 and many other kinds of insects. He 45 the lid and showed the wonderful 46 to the scoffing(嘲笑的)visitors. Then he said quietly and confidently, “Even if we don’t dig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earth, look at what we have found 47 the way!”
Their goal was far too ambitious, but it did cause them to dig. And that is 48 a goal is for — to cause us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we have chosen, 49 , to set us digging!
But not every goal will be fully 50 . Not every job will end 51 . Not every hope will come to pass. Not every love will last. Not every dream will be 52 . But when you fall short of your aim, perhaps you can say, “Yes, 53 look at what I’ve found along the way! Look at the wonderful things 54 my life because I tried to do something!” It is in the digging that life is lived. And I believe it is the joy in the journey, in the end, that truly 55 .
36. A. say B. explain C. think D. study
37. A. find B. fill C. dig D. search
38. A. rest B. work C. laugh D. watch
39. A. house B. earth C. wall D. road
40. A. calmly B. patiently C. excitedly D. impatiently
41. A. laugh B. think C. stare D. smile
42. A. important B. difficult C. impossible D. interesting
43. A. passers-by B. watchers C. visitors D. diggers
44. A. worms B. rabbits C. wolves D. flies
45. A. moved B. removed C. broke D. pushed
46. A. contents B. scenes C. pictures D. jars
47. A. in B. along C. to D. out
48. A. what B. how C. where D. which
49. A. other than B. in other words C. rather than D. instead
50. A. made B. prepared C. produced D. achieved
51. A. hopelessly B. pleasantly C. surprisingly D. successfully
52. A. come true B. realized C. made D. predicted
53. A. and B. or C. but D. so
54. A. breaking into B. turning to C. coming into D. holding to
55. A. matters B. happens C. appears D. prove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In the 1960s, medical researchers Thomas Holmes and Richard Rahe developed a checklist of stressful events. They appreciated the tricky point that any major change can be stressful. Bad events like “serious illness of a family member” were high on the list, but so were some helpful life changing events like marriage.
When you take the Holmes Rahe you must remember that the score does not show how you deal with stress -- it only shows how much you have to deal with. And we now know that the way you deal with these events dramatically affects your chances of staying healthy. By the early 1970s, hundreds of similar studies had followed Holmes and Rahe. And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work and live under stress worried over the reports. Somehow the research got boiled down to a memorable message. Women’s magazines ran titles like “Stress causes illness.”
If you want to sta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the articles said, avoid stressful events. But such simplistic advice is impossible to follow. Even if stressful events are dangerous, many -- like the death of loved one--are impossible to avoid. Moreover, any warning to avoid all stressful events is a prescription for staying away from chances as well as trouble. Since any change can be stressful, a person who wanted to be completely free of stress would never marry, have a child, take a new job or move. The idea that all stress makes you sick also takes no notice of a lot of what we know about people. It supposes we're all vulnerable and not active in the face of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But what about human ability and creativity Many come through periods of stress with more physical and mental strength than they had before. We also know that a long time without change or challenge can lead to boredom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pressure.
56. The result of Holmes-Rahe's medical research tells us ____ .   
A? the way you handle major events may cause stress   
B? what should be done to avoid stress   
C? what kind of event would cause stress   
D? how to cope with sudden changes in life
57.The score of the Holmes Rahe test shows ____ .
A. how you can deal with life changing events
B. how helpful events can change your life
C. how stressful a major event can be
D. how much pressure you are under
58. The studies on stress in the early 1970s led to ____ .
A. popular avoidance of stressful jobs
B. great fear over the mental disorder
C. a careful research into stress related illnesses
D. widespread worry about its harmful effects
59. Why is “such simplistic advice ”(Line 2, Para.3) impossible to follow
A. No one can stay on the same job for long.
B. More effective ways have been found to get rid of stressful events.
C. People have to get married some day.
D. You could be missing chances as well.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may become ____.
A. nervous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B.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tired
C. more able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D. cold toward what happens to them
B
Children are miss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education because parents cannot afford their after-school activities. Half of parents in Wales are saying“no”to after-school activities because they cannot afford them according to a poll for Save the Children.
The government said providing free or subsidized(补助的)leisure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from poorer background is essential to reducing child poverty in the UK. Of those who pay for activities, Save the Children said almost half of parents had to pay more than £10 per child per week. Many parents were paying more than $20 per week, the survey found.
“What happens after the school gates close at 3:30 pm is just as momentous as what goes on in the school day,”said Sally Copley at Save the Children. “Children who do after-school activities have more confidence, see the world in different ways and have a stronger sense of identity(认同感). All this finally translates into doing better in exams and getting a better career.”
Half of parents in Wales of 4-to-18-year-olds said their child did some form of sporting activity, the most popular pastime(消遣). Other popular choices included drama/dance (26%), Brownies/Scouts(童子军)(18%)and music lessons(13%). Almost a third of parents said activities they would like their child to take part in were located more than six miles from where they lived.
Save the Children said its research highlighted that children from poorer backgrounds did not have the same chances as their better-off friends. Man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offered a wide range of after-young people in their area. The Welsh Assembly Government’s community-focused schools programme supports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to develop a range of out-of-school-hour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childcare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61. The government should ________to reduce child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rovide free or subsidezed leisure activities for poorer children.
B. provide low-cost leisure activities for all the children.
C. help most families to pay for leisure activities.
D.demand the rich to support the poor children.
62. The underlined word “momentous” in Para.3 most probably means__________.
A. active B.violent C.doubtful D.important
63. According to Sally Copley, we can learn the after-school activities__________.
A. may help children make money for their families.
B. can help children learn better and find better jobs.
C. get children adapt to the society and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D. make children lack confidence and a sense of identity.
64. What would children best like to choose as their after-school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fourth paragrph
A. Drama of dance B. Brownies or Scouts
C.Sporting activity D.Music lessons
C
Safety and Security Procedures
Your safety and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property are of the primary concern to those of us who welcome you as our guest. We urge you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YOUR VEHICLE(交通工具)
Lock it and don’t leave money or valuable items inside.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loss.
TRAVELING
Be good at noticing things around you when sightseeing or traveling. Stay in well-lit and heavily traveled areas. Don’t display large amounts of cash.
GUEST ROOM SECURITY
For additional security use the deadbolt (插锁) provided on your door and make sure the windows are locked. As an additional precautious measure, please secure the secondary locks provided. Do not admit anyone to your room without first making identification(身份鉴定). A one-way viewer is provided in your door to assist with identification. If there is any doubt about the person’s identity, please contact the Front Desk.
SAFETY BOXES
Do not leave money or valuables in your room or vehicle. We provide free safety boxes for your use. Hotel is not responsible for items left in the room valued over $200.
KEYS
Safeguard your key. Please do not leave it in the door. Do not give your key to others or leave it unattended. Please leave your key at the Front Desk when you check out.
REPORTING
Please report any suspicious activity, or safety concerns to management.
FIRE
Please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nearest fire exits. Report fire or smoke to the hotel guard. In the unlikely event of a fire, please move quickly and calmly to the nearest safe exit and leave the building. Avoid the use of elevator.
65. The suggestions are most probably from ______.
A. a hotel manager B. a police officer
C. an experienced traveler D. a tour guide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It is advised to travel to places where there are few people.
B. The hotel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thing you lose.
C. Don’t report to the manager unless you are sure something is going wrong.
D. You’d better use the deadbolt and the secondary locks for safety.
67. If you feel doubtful about a stranger who knocks at the door, you should _____.
A. let the person in after you have got his/her name
B. open the door to check the person’s ID card
C. call the Front Desk to make sure
D. contact the local police for assistance
D
In 1986, when Monty Reed was a member of the Army Rangers (黑鹰突击队), he had an accident. "It was a night jump, and we were jumping low," he recalls. "We were training. Somebody got too close to my parachute (降落伞)."The parachute below blocked Reed’s air and his parachute failed to open. Reed crashed a hundred feet to the ground, breaking his back in five places.
The next morning, Reed could not move. "Doctors said it was likely that I would never walk again." Reed stared out of his hospital window, wondering what the future would be like. It was the saddest moment of his life. "The experts are telling me my body doesn’t work! What am I supposed to do " he thought.
To distract (转移注意力) himself, he picked up a book: Robert Heinlein’s Starship Troopers. The science-fiction describes a set of man-made muscles that would allow people to carry 2,000 pounds. He thought that if he could build something like that, it might be able to lift him out of his wheelchair. So he began his project and finally succeeded in building a set of robot legs. Several years later, he made an amazing recovery and was able to get up and walk away from his wheelchair. He even jumped out of an airplane again to celebrate.
Reed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others with the second chance that life had given him. He has now perfected the robot legs that can get the injured, the elderly and the paralyzed (瘫痪的) out of their wheelchairs. Now he has started his own company to make the legs. "I’ve seen them compete in marathons and go swimming and mountain climbing," he said. “So never give up!”
68. Monty started to read Starship Troopers to ______.
A. create a new kind of wheelchair for himself
B. discover how to make man-made muscles
C. learn how to jump out of an airplane
D. stop himself from thinking about his pain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Monty
A. He didn’t lose heart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B. He is fond of reading science fiction.
C. He spent the rest of his life in a wheelchair.
D. He didn’t believe what the doctors said.
70.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Monty’s goal is to ______.
A. become a famous writer like Robert Heinlein.
B. return to the Army Rangers and continue with his jumps.
C. compete in games and marathons and go swimming.
D. help more patients in wheelchairs to recover.
E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注意:E=AB; F=AC; G=AD
Autumn blues Let the sunshine in.
Falling leaves, whithering flowers, cold winds, faint sunshine. 71 Spirits can be low.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he autumn blues” often are extremely exhausted, lack energy, need more sleep, feel increased appetite and gain weight.
“The exact cause of this condition, often called seasonal depression or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 is not known yet,” says Chen Ju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But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weather change is influential and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is condition is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sunlight.”
One theory is that with decreased exposure to sunlight, the biological clock that regulates(调节) mood, sleep, and hormones is delayed, running more slowly in winter. 72 Another theory is that brain chemicals that transmit information between nerves may be altered(改变) in individuals with SAD. It is believed that exposure to light can correct these imbalances.
“ 73 Remember, spring always lives in your heart.” Chen says.
Here are some tips to deal with autumn depression.
Go outdoors and get some sunlight. More around. Fresh air and exercise improve the respiratory( 呼吸) system and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gulate the nerves system. Thus, exercise is calming and relieving one’s mood.
Relax at work. Stretch, breathe deeply. Take a tea break. Think of your next vacation.
74 Chocolate and sugar raise the spirits.
Look at bright colors, such as red and orange.
75 Blooming plants are cheering
Call friends or family when you feel lonely or depressed. Recall some happy memories.
Exposure to light may reset the biological clock.
Decorate your room and work space with flowers.
It is a sad season, but you can try to make it happy.
That is the way you can use to lighten yourself.
Keep a chocolate bar in your pocket.
For many people, late autumn can be a season of gloom and depression.
Autumn always gives us a beautiful scene.
第四部分:作文(两小节,共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最多两处错误。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 )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正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Last week, I visited Beijing. I always look forward to visit there.Therefore, I was so excitedly that I couldn’t fall asleep on the night before I started. I got up early and pack for the journey. In my pack, I put camera, some clothes, a mobile phone and so on. It spent me 8 hours to go there by train. I visited some place of interest.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I enjoyed myself. I felt tired and excited because I learned a lot of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As long as I arrived home, I phoned my boyfriend and told her about my journey.
第二节 书面表达(25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型机器人因其功能完善,价格不贵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可以代替人们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帮助人们做家务,甚至照看病人和小孩等,请你就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完全代替人类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求:1.文章开头已给出,不记入总词数,词数:120左右。
2.为使行文连贯,可适当增加细节。
3.参考词汇:智能型机器人 intelligent robo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robots are being used in……
参考答案:
1~5 BCCCB 6~10 ABCBA 11~15 ACAAC 16~20 CCCBB
21-25 CBABA 26-30 DCAAA 31-35 BCDCC
36-40 BCDBC 41--45 ACDAB 46--50 ABABD 51--55 DBCCA
56-60CDDDC 61-64ADBC 65-67ADC 68-70ADA
71---75: FACEB
短文改错
Last week, I visited Beijing. I always look forward to visit there.Therefore, I was so excitedly that I couldn’t fall asleep on the night before I started. I got up early and pack for the journey. In my pack, I put camera, some clothes, a mobile phone and so on. It spent me 8 hours to go there by train. I visited some place of interest.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I enjoyed myself. I felt tired and excited because I learned a lot of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As long as I arrived home, I phoned my boyfriend and told her about my journey.
书面表达:
Possible ver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robots are being used in industrial fields, taking the place of humans to do many dangerous tasks. Besides, with the price of robots going down, they have begun to enter families, helping people do some housework and even care for patients or read books for babies.
All of these suggest that robots are playing a big part in our life. By using robots, people can save time to do what they like. Meanwhile, they reduce the rate of death and injury in dangerous work.
But can people be out of work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robots Certainly not! However clever robots are, they are made by humans and whatever they do, they just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given to them by humans. Therefore, robots will never completely replace humans.
Let’s enjoy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robots.
palces
him
soon
but
took
a
packed
excited
visiting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设,若为实数,则 ( )
A. B. C. D.
2.设,,则“”是“”则(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4.设,若,则( )
A. B. C. D.
5. 方程++…+=7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15 B.330 C.21 D.495
6.曲线在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和 D.和
7. 曲线与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B.3 C. D.4
8.若,则的值为( )
A.2 B.0 C. D.
9. 直线x-y-1=0与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x2-y2=m (m≠0)的交点在以原点为中心,边长
为2且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的正方形内部,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10.如图所示的曲线是函数的大致图象,则等于( )
A. B. C. D.
11.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3,数列
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 )
12.设函数f(x)=kx3+3(k-1)x2+1在区间(0,4)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设,若,则
15.由曲线与,,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16.下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给出下列命题:
①是函数的极值点;
②不是函数的极值点;
③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
④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7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设二次函数,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
(1)求的表达式;
(2)求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BC的中点,AA1=AB=1.
(1)求证:A1C//平面AB1D;
(2)求二面角B—AB1—D的正切值;
(3)求点C到平面AB1D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
(1)若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2)当a=1时,求在上的最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
求椭圆的方程;
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已知点的坐标为(),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求的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其中为常数)
(I)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II)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当曲线处的切线斜率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3)已知函数有三个互不相同的零点0,,且。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5 CADBB 6-10 DACCA 11-12 DD
13. 14. 115.
16. ①②④
17 (1)f′(x)=2ax+b.
又f′(x)=2x+2,所以a=1,b=2.
又方程f(x)=0有两个相等实根,
即x2+2x+c=0有两个相等实根,
所以Δ=4-4c=0,即c=1.
故f(x)=x2+2x+1.
(2)依题意,所求面积为S=(x2+2x+1)dx,
取F(x)=x3+x2+x,则F′(x)=x2+2x+1,
∴S=(x2+2x+1)dx=F(0)-F(-1)=.-
18.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
(1)证明:连接A1B,设A1B∩AB1 = E,连接DE.
设A1A = AB = 1,则

(2), ,
设是平面AB1D的法向量,则,
故;
同理,可求得平面AB1B的法向量是
设二面角B—AB1—D的大小为θ,
,∴
(3)解由(II)得平面AB1D的法向量为,
取其单位法向量
∴点C到平面AB1D的距离
19.(1)由


所以,当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2)当a=1时,
2+x+2,令2+x+2=0得x1=-1,x2=2
因为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1,4]上的在[1,4]上的最大值为
因为,
最小值为
20. (1)由,得,再由,得
由题意可知, 解方程组 得 a=2,b=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由(1)可知A(-2,0)。设B点的坐标为(x1,,y1),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
于是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由方程组消去Y并整理,得
由得
设线段AB是中点为M,则M的坐标为
以下分两种情况:(1)当k=0时,点B的坐标为(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于是
(2)当K时,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x=0,解得由
整理得综上
21.依题意,函数的定义域为(1,+∞).
(Ⅰ) 当m=4时,.
== =.
令 , 解得或.
令 , 解得.
可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2)和(5,+∞),
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 +x-(m+2)=.
若函数y=f (x)有两个极值点,
则 ,
解得 m>3.
22. (1)当
所以曲线处的切线斜率为1.
(2)解:,令,得到
因为
当x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极小值 极大值
在和内减函数,在内增函数。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且=
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3)解:由题设,
所以方程=0由两个相异的实根,故,
且,解得
因为
若,而,不合题意
若则对任意的有
则又,所以函数在的最小值为0,于是对任意的,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解得 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
(第10题)图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
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A.淀粉   B.油脂   C.纤维素   D.蛋白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B.普通肥皂是油脂经皂化作用制得的
C.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
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
3.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即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
COOR
CH2-CH n与水的混合物,使其与沙粒结合,形成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
能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酸酯的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聚丙烯酸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聚丙烯酸酯能发生加成反应
D.合成聚丙烯酸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4.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
A.310 B.3d10 C.3s23p63d2 D. 3s23p64s2
5.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Ag+、NH3 B.BF3、NH3 C.Co3+、CO D.Ag+、H+
6.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
A碳氢化合物     B. 碳水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7.甲酸甲酯分子内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即核磁共振谱的峰数)为 ( )
A.1 B.2 C.3 D.4
8.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 )
9.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 )
A. CF3Br ── 1301 B. CF2Br2 ── 122 C. C2F4Cl2 ── 242 D. C2ClBr2 ── 2012
10.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 )
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共价键种类
11.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
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1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丙酮(CH3COCH3)分子中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
1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再过滤而除去
B.苯酚晶体易溶于水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D.苯酚有毒,但其稀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15.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16.已知:2H2(g)+ O2(g)=2H2O(l) ΔH=-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17.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 kJ/mol;
2H2(g)+O2(g) == 2H2O(g) ΔH=-Q2 kJ/mol;
H2O(g) == H2O(l) ΔH=-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4Q1+0.5Q2+9Q3
18.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
A.2H2(g)+ O2(g)== 2H2O(l);△H1 2H2(g)+ O2(g)== 2H2O(g);△H2
B.2S(g)+ O2(g) == 2SO2(g);△H1 2S(s)+ O2(g) == 2SO2(g);△H2
C.C(s)+1/2O2(g)== CO(g);△H1 C(s)+ O2(g)== CO2(g);△H2
D.H2(g)+ Cl2(g)== 2HCl(g);△H1 1/2H2(g)+ 1/2Cl2(g)== HCl(g);△H2
19.已知:2CO(g)+O2(g)=2CO2(g) ΔH= -- 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1/2O2(g) ΔH= --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 --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
20.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 CH4 (g)+4NO2 (g)=4NO (g) +CO2 (g)+2H2O (g) △H=―574 kJ·mol-1
② CH4 (g)+4NO (g)=2N2 (g)+CO2 (g)+2H2O (g) △H=―1160 kJ·mol一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CH4 (g)+2NO2 (g)= N2 (g)+CO2 (g)+2H2O (l) ;△H=―867 kJ·mol-1
B.若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21.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
A、C2H4、C2H6O B、CH4、C2H4O2 C、CH2O、C3H6O2 D、C2H2、C6H6
22.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体积为10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减少15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20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
A、C2H4和C2H2 B、C2H6和C2H4 C、CH4和C3H4 D、C4H10和C2H4
23. (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
A 2-乙基丁烷 B 2-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3-乙基丁烷
24.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一二甲基丙醇和2一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一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5.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 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
A.苹果酸 B.丙氨酸
C.葡萄糖 D.甘油醛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0分)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它的沸点比PH3的沸点 ,
(填“高”或“低”)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____ ____(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______,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______ __(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已知下列数据:
Fe(s)+O2(g)===FeO(s) ΔH=-272.0 kJ·mol-1
2X(s)+O2(g)===X2O3(s) ΔH=-1 675.7 kJ·mol-1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已知有机物A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有关它的某些信息注明在下面的示意图中:
(1 )A、F、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分)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入编号
29.(6分)写出支链上共含有3个C原子,主链上含碳原子数最少的烯烃的结构简式。
30.(12分)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0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35.0g,通过计算回答:
(1)推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烷烃的化学式:
依据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 ____,则烷烃一定为 。
(2)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3)写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31.(10分)⑴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 ;名称是 。
⑵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⑶丁基的4个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⑷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装置中,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瓶、_______ __、_________、尾接管、锥形瓶
参考答案:
1-5 BCACD 6-10 ABCBC 11-15 CBCDD 16-20 BDCDB 21-25 BACDA
26. (1)NH3 高 弱(3分):
(2)1s22s22p63s23p4 大(3分):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
(4)2Al(s)+3FeO(s)===Al2O3(s)+3Fe(s) ΔH=-859.7 kJ·mol-1(2分):
27.(1)A:H2N-CH2-COOCH3 ,F:ClH3N-CH2-COOH ,G:H2N-CH2-COONa
(2)
28. B E A F
29.
CH2=C-C-CH3 CH2=C-CH-CH3
30.
(1)26 、CH4
(2)解:混合烃总质量为M(混合烃)=56.0L÷22.4L/mol×26g/mol=65 g
设烯烃的分子式为CnH2n,则有m(CnH2n)=35 g,m(CH4)=65g-35g =30g;则有65÷(30÷16+35÷14n)=26,解得:n=4,
则烯烃为C4H8;n(CH4):n(C4H8)=30÷16:35÷56=3:1
(3)CH2=CH-CH2CH3, CH3-CH=CH-CH3, CH2=C(CH3)2
31. ⑴C6H14 2甲基-戊烷
⑵羟基 酯基
⑶-CH2CH2CH2CH3,-CH(CH3)CH2CH3 , -CH2CH(CH3)2 , -C(CH3)3
⑷温度计、冷凝管
|
CH3
|
CH3
|
CH3
|
CH3
|
C2H5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得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C.线圈处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线圈中的磁通量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2、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
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
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
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
3、如图所示,在一均匀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ef为垂直于ab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开始时,给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  )
A.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最后停止
B.ef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
C.ef将匀速向右运动
D.ef将往返运动
4、如图所示,开始时矩形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且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若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以ab边为轴转动
B.以bd边为轴转动(转动的角度小于60°)
C.以bd边为轴转动90°后,增大磁感应强度
D. 以ab边为轴转动90°后,减小磁感应强度
5、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是断开的,所以所有的直流电都不能够通过电容器
B.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电容器对交流电无阻碍作用
C.电压相同的交变电流若周期不同,通过电容器受到的阻碍作用不同,周期越大阻碍越小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交变电流通过时产生的容抗越小,说明交变电流的频率越大
6、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 ,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A. B.5A C. D.
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R4均为定值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和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 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
中正确的是( )
A.U2变小、I3变小
B.U2不变、I3变大
C.I1变小、I2变小
D.I1变大、I2变大
8、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R增大时
A.I1减小,P1增大 B.I1减小,P1减小
C.I 1减小,P2减小 D.I2增大,P2增大
9、 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在电磁振荡中电容器极板间
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图象 ( )
A.t1~t2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强度不断增大
B.t2~t3时间内,电场能越来越小
C.t3时刻,磁场能为零
D.t3时刻电流方向要改变
10.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一货物随车厢底板一起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记时起点,即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
A.t=T/4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B.t=T/2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C.t=3T/4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t=3T/4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11、一矩形线圈,绕垂直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
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t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
D.每当e改变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1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导轨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当PQ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MN在磁场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左匀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写在后的答案纸上。)
13、与磁感应强度B=0.8T垂直的线圈面积为0.05m2,线圈绕有50匝,线圈的磁通量是 ,线圈位置如转过53O磁通量是 。
14、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重力),当磁场方向不变、大小突然从B1增加到B2时,粒子的动能将 (增大、不变、减小)
15、AB两闭合线圈为同样导线绕成且均为10匝,半径为rA=2rB,内有如图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若磁场均匀地减小,则A、B环中感应电动势之比EA:EB=__________,产生的感应电流之比IA:IB=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后的答案纸上。)
16.(12分)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该介质中有相距4m的A、B两质点.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若这列波的波长大于4m.求这列波的波速.
17.(16分)如图所示,是两条水平放置彼此平行的金属导轨,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导轨平面.导轨左端接阻值的电阻,电阻两端并联一电压表,垂直导轨跨接一金属杆的质量,电阻.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导轨电阻不计.现用的恒力水平向右拉,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此时电压表表示数.重力加速度.求:
(1)匀速运动时,外力的功率;
(2)杆加速过程中,通过的电量;
(3)杆加速运动的距离.
18.(12分)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在xy平面上,磁场分布在以O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原点O开始运动,初速为,方向沿x正方向.后来,粒子经过y轴上的P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的夹角为30°,P到O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影响.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xy平面上磁场区域的半径R.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AD 6.B 7.BC 8.BC 9.B 10.C 11.BCD 12.C
13、(1) 0.04Wb , 0.032Wb 14、 增加 15、 1:1 , 1:2
16、解:由振动图象得:
质点振动周期T=0.4s
若波由A传到B,则B点比A点晚振动的时间
(n=1,2,3,…)
所以A、B间的距离为
(k=0、1、2、3、…)
则波长为
因为λ>4m,所以k=0,
当n=0时,,
若波由B传到A,则A点比B点晚振动的时间
(n=1,2,3,…)
所以A、B间的距离为
(k=0、1、2、3、…)
则波长为
因为λ>4m,所以k=0,
当n=0时,,
17.解:(1)当作匀速运动时解得 …………(10分)
(2)对棒由动量定理: ……(3分)
……(2分)
(3)(2分) ……(
18、
粒子在磁场中受各仑兹力作用,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r,

据此并由题意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的圆心C必在y轴上,
且P点在磁场区之外。过P沿速度方向作延长线,它与x轴相交
于Q点。作圆弧过O点与x轴相切,并且与PQ相切,切点A即
粒子离开磁场区的地点。这样也求得圆弧轨迹的圆心C,如图所示。
由图中几何关系得
L=3r ②
由①、②求得

图中OA的长度即圆形磁场区的半径R,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u
t
t1 t2 t3 t4
O
t
x
O
T
t
t2
t4
Em
0
t1
t3
e
A
B
y
x
O
v
L
P
(
30o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是虚数单位,计算( )
A.-1 B. 1 C. D.
3. 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横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上,则( ).
A. B. C. D.
4. 依次表示方程,,的根,则的大小顺序为 ( ) .
A. B. C. D.
5.若直线过圆的圆心,则a的值为( )
(A)1 (B) 1 (C) 3 (D) 3
6.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
(A)2 (B) (C) 4 (D) 4
7.已知垂直竖在水平地面上相距20米的两根旗杆的高分别为10米和15米,地面上的动点到两旗杆顶点的仰角相等,则点的轨迹是 ( )
A.椭圆 B.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8.设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1
9.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大值为 ( )
A.10 B.8 C.6 D.4
10.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弦过,若的内切圆周长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值为 ( )
A. B. C. D.
11. ABCD是正方形,以BD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E为CD的中点,的大小为( )
A. B. C. D.
12. 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SA=1,BS=,SC=,则底面内的角∠ABC等于( )
A.30° B.45° C.60° D.1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已知双曲线和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14. 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过点作圆的切线,切点分别为,,直线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 .
15. 已知=2+i,则复数 =______.
16. 已知,若,则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面积
18. (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1)当为何值时,数列是等比数列;
(2)在(I)的条件下,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且,又,,成等比数列,求.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中,侧面与侧面均为等边三角形,,
为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本题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所在平面外一点,
(1)求证:面面;
(2)求和所在平面所成角。(本题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线段被抛物线的焦点内分成了的两段.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
不同两点、,且,当的面积最大时,
求直线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定点及椭圆 ,过点C的动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1)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求直线AB的方程;
(2)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
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AABCB 6-10 CBDBA 11-12 DC
13. 14. 15. 16. ,
17.(1)
(2), , .
18.(1)由,可得,
两式相减得,
∴当时,是等比数列,
要使时,是等比数列,则只需,从而.
(2)设的公差为d,由得,于是,
故可设,又,
由题意可得,
解得,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

19.证明:(1)由题设,连结,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且,
又为等腰三角形,故,且,
从而.所以为直角三角形,.又.所以平面.
(2)解:以为坐标原点,射线分别为轴、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
的中点 , .
.故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0.(1)取的中点,连。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公用得≌≌,
,于是

(2)由可知是和平面所成角。

即和平面成60角。
21. (1)由题意知,
∴,

(2)设,

∴,即①
由(1)知,,∴椭圆方程为
由得
∴② ③
由①②知,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或
22.(1)依题意,直线AB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将y=k(x+1)代入x2+3y2=5,
消去y整理得
(3k2+1)x2+6k2x+3k2-5=0.
设A(x1,y1),B(x2,y2),

由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
得=-=-,解得k=±,适合①.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y+1=0,或x+y+1=0.
(2)假设在x轴上存在点M(m,0),使为常数.
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由(1)知
x1+x2=-,x1x2=. ③
所以=(x1-m)(x2-m)+y1y2
=(x1-m)(x2-m)+k2(x1+1)(x2+1)
=(k2+1)x1x2+(k2-m)(x1+x2)+k2+m2.
将③代入,整理得=+m2
=+m2
=m2+2m--.
注意到是与k无关的常数,从而有
6m+14=0,m=-,此时=.
所以,在x轴上存在定点M,使为常数.
高三数学(文科)答案 第3页(共4页) 高三数学(文科)答案 第4页(共4页)

②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地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4~6题。
4.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5.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乙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6.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锓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读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12时40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A. 110°E,30°N B. 130°E,60°N
C. 110°E,36°34′N D. 115°E,36°26′N
8.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B. 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C. M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D. 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9~10题:
9.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10.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②毗邻大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③位于沿海,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④东邻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1~12题。
11.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新网武汉消息:2010年4月27日,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武汉开幕,主题为“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据此回答13~15题。
13.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  )
A.提供农林产品
B.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提供重要休闲娱乐场所
14.在城市森林建设中 (  )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C.要多引进国外的优良树种
D.树种要整齐划一
15.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 (  )
①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 ②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等的需求 ③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④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其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作长途飞行。据此回答16~17题。
16.据图分析此时的季节是 (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7.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沙尘暴频发季节 B.美国农民正收割小麦
C.地中海地区高温多雨 D.北京寒梅绽放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8~19题。
18.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19.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积极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上图中,发展风力发电最有优势的地方是 (  )
A.E地 B.F地 C.G地 D.H地
21.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晴日多,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22.根据下面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82.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23~24题。
23.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 (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石油 ④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有 (  )
①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 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 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6.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7.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
29.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
A.玉米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麦 D.高粱和小麦
30.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09年起,新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两年后新增耕地320余万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新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右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2)根据右图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对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33.(14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土资源部2009年9月25日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的“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作为能源,可燃冰具备的特点可能包括(  )
①可再生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值高 ④清洁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
(3)青海省可燃冰开采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4)试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答案:
1-10CDCDD ACACB 11-20AADBD CAACB 21-30BCCAC DCABD
31.(1)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和陆上交通;水源充足;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
(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
(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4)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32.(1)准噶尔盆地。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嗽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有利于接纳西风带来的气流,形成山地降水,从而成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
(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的格局。
(3)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合理灌溉,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33.(1)D
(2)主要分布于陆地的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3)开采技术要求高,开采成本高,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4)“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对我国扩大新的清洁能源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政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2.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入乡随俗”。这表明了
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优秀文化兼容落后文化
C. 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正确看法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之所以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因为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5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我国成功完成鲤鱼全基因组测序,为鲤鱼基因组辅助育种研究、优良品种快速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这项研究成果对哲学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
C.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哲学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6.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C.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7.在上海世博会上,有关人士聚集到一起,会诊中国的城市病。某专家提出一个视角: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原因在于婴儿车能否上街,会反映出城市的交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情况。这一独特视角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8.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2011年对中国来讲是承前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关于“2011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篇章
C.2011年前两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漫画《冷与热》启示我们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意识的自觉选择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在现代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弱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了价值观在道德观念、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软力量”的渗透,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启示我们要
A.进行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 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
C.学习西方价值观,促进文化的发展 D.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的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D.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解读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里的“多种声音”可以理解为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D.世界各国的文化没有相同之处
14.“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思想、理论、信念、教育等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的过程
15.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主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客观实在性
17.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层面全面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 D.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8.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从2009年起已逐步推开,2020年前将基本实现全覆盖。从认识论看,这一过程体现了
A.矛盾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过程 B.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C.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发展过程 D.事物由曲折到前进的发展过程
20. 当今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 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虽然已经辞世,却给全世界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乔布斯开创了一个靠创意推动的时代。这启示我们必须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理论权威 ②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③关注科学现状,树立批判精神 ④培育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在天宫一号发射现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启示我们要
A.重视量的积累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对前途充满信心 D.准备走曲折的路
2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各自国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众多商机,也为亚洲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和保持总体稳定作出重要贡献,“10+1>11”前景无限。这表明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系统具有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24.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经济的“公路”,是“大自然设立的伟大的流通媒介”,这个“公路”、“媒介”一经充分利用,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天的中国应当树立这样的意识:“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①有目的有计划的意识活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新的联系
③要依据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屠规益教授曾对学生说过:“是病人要做手术,不是医生需要,所以一定要根据病情决定做不做,做大还是做小”、 不能只讲“切切切”!外科医生只知道怎么做手术是不行的,应该知道怎么不做手术。”屠教授的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客观决定主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任何治疗都要以人为本
③要全面看问题,切忌片面性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材料 面对汽车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我国众多汽车生产厂家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力度。但据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新能源汽车耗能成本低,但鉴于其比较高的价格、充电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技术还不够成熟等原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识。(15分)
27.材料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稳定带来多方面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缺陷以及相关国家在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更有一些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街头示威抗议运动。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内部通胀加剧等挑战,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权威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增速会从2010年的5.1%降至2011年的4%。世界经济缺乏强有力的新增长点,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低速增长态势。
材料二:世界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一种机遇。怎样利用好这个机遇,确实值得认真思考。以前我们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千方百计推外向型经济,我们的外贸依赖度达到66%,高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倍到三倍,这也带来影响:对外依赖度过大,自主性就减弱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启动内需,这次金融危机就会让我们更好地启动内需、调动内需。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0分)
28.为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2011年A县要求各部门依靠群众、深入群众,问需于民定课题,问计于民解难题。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边调研边解决问题,A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基层和群众一开始就能看到活动实效。群众反映某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A县有关部门迅速开展“环保行”专项活动,集中整治区域内小选矿企业24家;群众要求县行政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县行政服务中心迅速调整作息时间,中午不休息,尽力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通过这一活动,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切身体会民生疾苦,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干群关系密切了,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也得到不断提升。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17分)
2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文化作品为什么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
(2)怎样才能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
参考答案:
1-5CABDC 6-10BCACD 11-15 DBCCD 16-20 ADBBB 21-25 CACCB
26. ①发展的实质,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历史必然性。 (3分)
②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坚持发展的观点,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3分)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坚持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正确对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诸多制约。( 3分)
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积极做好量的准备,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3分)
⑤辩证的否定原理。树立创新意识。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突破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确定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分)
27.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分)
28.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分)。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因此,A县要求各部门问需于民定课题,问计于民解难题(2分)。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2分)。A县要求各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帮助群众治理污染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活动实效,体现了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2分)。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得到不断提升,体现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2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2分)。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
29.(1)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文化作品必须无愧于历史(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因此文化作品必须无愧于人民(2分)。
(2)无愧于历史,要求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无愧于人民,要求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等,2分)微山一中11-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试题
生物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科学家将含人的α—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一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  )
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2.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C.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
要分别测定
D.Ⅱ片段的存在,决定了X、Y染色体的减数分裂时的联会行为
5.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 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 T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7.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B.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丙分裂后一定形成2个精细胞
D.只有甲含同源染色体
8.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10.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11.医生给呆小症、侏儒症和糖尿病患者分别口服相应的激素,有疗效的是( )
A.呆小症和侏儒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 C.只有呆小症 D.呆小症和糖尿病
12.下图表示酶、激素、蛋白质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乙都是由专门的器官产生的 B.能产生丙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乙
C.能产生乙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丙 D.甲、乙、丙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13.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1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5.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血糖调节只有体液调节
B.激素、神经递质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健康人因低血糖而惊厥昏迷的直接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16.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只能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B.寒冷环境中,因为产生的热量多,所以散失的也多,体温仍能维持恒定
C.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 .
17.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这将影响他的(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②体温的变化
③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作为模板的DNA序列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B.作为引物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C.反应需要的DNA聚合酶必须不断的加进反应当中
D.反应需要的DNA连接酶必须不断的加进反应当中
19.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20.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 B.酶的遗传信息编码在内含子的碱基序列中
C.基因的转录、翻译都需要酶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
21.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工程应用的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B.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改变细胞核内遗传物质
C.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获得细胞产品
D.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22. 愈伤组织是一类( )
A.高度渡泡化呈无定形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B.排列紧密呈正方形的一群薄壁细胞
C.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
D.经细胞再分化过程产生的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23.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脱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
B.已经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植物愈伤组织过程
C.离体的植物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的分化出根和芽的过程
D.离体的植物组织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有关激素的诱导
24.图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
同反应,则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26.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27.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28.狼寻着兔留下的气味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 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30.右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B.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
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每空1分)
31.(5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___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
(2)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 。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 图的[ ] _______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
32.(7分)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______ 。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 ,该激素是由______ 分泌的。
(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TSH,则分泌细胞是______ (填写内分泌腺名称),靶细胞是______ 。靶细胞又可分泌______ 作用于______,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
33.(10分)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 + , Ca2 +促使细胞内的 H+以 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 Ca2 +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___酶催化 mRNA 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 1 :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 2 :给予甲组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
步骤 3 :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下图为人体某细胞结构示意图,细胞可产生并释放物质A,物质A可以与物质B特异性结合。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物质B为抗原,物质A为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它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与物质A合成、运输、释放直接相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2)若物质A为神经递质,B是_____,物质A释放过程对载体和能量的需求情况是_______。
(3)若物质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位于__________细胞上。
(4)图中含有P元素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2分)
35. (8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东北虎保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是非法猎杀、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猎物的缺少等。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 。
(2)东北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领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因为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
(3)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
     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    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4)图2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B表示东北虎的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东北虎的 、 。
(5)东北地区保存有大面积森林,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仍有希望。
参考答案:
1-5 CBDCB 6-10DBDDD 11-15 CCDAB 16-20 CCBDC 21-25 BACCB 26-30 DBBCA
31.(5分)(1)感受器
(2)b 局部电流
(3)[⑥]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2.(7分)(1)受体蛋白
(2)胰岛素 胰岛B细胞
(3)垂体 甲状腺细胞 甲状腺激素 体内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
33.(10分)(1)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2)主动运输 液泡 高尔基体
(3) RNA聚合 (4)两重性
(5)步骤2:适宜的可见光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线
步骤3: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 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
预测实验结果:甲组植物生长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34.(10分) (1)抗体, 蛋白质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 ④⑤⑥
(2) 特异性受体 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
(3) 垂体
(4) ②③④⑤⑥⑦
35.(8分)(1)4 野猪、鹿、兔
(2)逐级递减
(3)食物链 营养级
(4)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K值(或环境容纳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