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STS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STS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STS
一、STS的含义: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科学:科学是通过它的理论,更是通过它的应用,被大多数人所认识,而在社会生活中普及的。技术:技术在科学与社会之间起桥梁作用,并把不同的学科统一起来。社会: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和方法,社会则要求我们以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科学和技术。
二、化学与STS密切相关的内容:
(1)化学与环境保护问题的STS,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重金属及其盐的污染、土壤沙漠化、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防治、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如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酸碱污染等)、噪声污染、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
(2)化学与饮食卫生、人体健康的STS,具体内容包括: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吸烟喝酒以及毒品对人的危害、有毒物质(如甲醇、亚硝酸盐)对食品的污染等。
(3)化学与生活常识、生活经验的STS,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密切,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①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无铅汽油、可降解饭盒、无磷洗衣粉、含氟牙膏的使用,旧电池的回收,食用含碘盐,明矾净水及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钢铁腐蚀,各种新型电池等。②生活小常识和生活经验包括:化学品和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活性炭或木炭除臭、用汽油清洗油污)、日常生活中和化学知识有关的小方法或小窍门、应用化学知识明辨是非(如帮助我们识破伪科学、识别真假首饰或其它日常用品)等。
(4)化学与人身安全、重大事故的STS,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常见的内容有: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安全常识;有毒或有腐蚀性物质泄漏的防范及其处理;安全防范的方法、措施等。
(5)化学与医药的STS,内容主要是有关对药品中成分的认识、药品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与药品有关的安全问题等。
(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STS,结合化学与工农业的生产,主要包括化工产品使用、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7)化学与能源问题的STS,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以及开发新能源(如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可燃冰等)等。
(8)化学与人口、资源的STS,人口的增长与资源危机是一对困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矛盾。如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
(9)化学与新材料、新成果的STS,材料是当今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更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它包括对超导材料、耐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的开发利用。通过对新型材料、最新的科技成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可以造福人类,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
1、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2、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用“干冰”冷藏食物
C.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3、塑料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白色污染”。下列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焚烧废旧塑料袋
B.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4、“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食用用“瘦肉精”喂养的猪的肉对人体无害
B.食用合格碘盐可以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C.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用处理达标,可随意排放
D.可以随意抛弃废旧电池
6、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纸类
C.金属 D.玻璃
7、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与正在轨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依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在太空中,如果想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中进行以下实验,你认为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固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8、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水泥、聚氨脂泡沫、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D.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9、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设备老化锈蚀超期服役,这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B.原子是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
10、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但也给“低碳生活”造成影响,其燃料汽油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大量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加剧__________效应,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请举出酸雨造成的一例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__。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12、上海联合调查组严查染色馒头相关企业和超市,发现盛禄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滥用食品添加剂、回收馒头再利用等问题。使用山梨酸钾用在馒头中防止馒头发霉,甜蜜素用在馒头中代替蔗糖,降低生产成本。则回答:
⑴“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PbCrO4,铬酸铅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6 B.+4 C.+2 D.+1
⑵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化学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______(选“原子”、“分子”或“元素”),其中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名称)。
⑶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是人体所六种需营养物质中的 ___________。
13、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不同于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核辐射的连锁核爆炸。当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核裂变便可产生放射性碘-131和铯-137,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则回答:
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意义在于:①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②核能是可再生能源;③核能是二次能源;④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化学式为KI),则碘化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推荐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元素(碘.钾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为127.39),某品牌碘片剂每颗含有10毫克碘化钾,则需要服用____________颗碘片剂。
⑶堆芯熔毁是核燃料所在反应堆芯最终熔化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应对这次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危机,应当采取预防的科学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B 6、A 7、D 8、D 9、C
10、有机物 温室 腐蚀森林(破坏土壤、腐蚀雕像等)
11、(1)低 (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AD (4)ABC
12、(1)A(2)元素、钙(3)糖类
13、(1)①④(2)—1、13(3)2H2+O22H2O化合反应(4)疏散核电站附近居民;尽量不要外出,要紧闭门窗,关停换气扇和空调等设备。居民外出应戴防毒面罩或湿毛巾捂住口鼻;发放和服用碘片,防止人体吸入放射碘;避免接触受污染食物和用水 。
复习要点
专题演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