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全真模拟卷(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全真模拟卷(七)

资源简介

2012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全真模拟卷(七)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试卷上按规定作答;不在指定位置上,其答案一律无效。试卷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题后对应的括号内。答非选择题(26-29),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活动体现社区具有文化功能的是( )
A.组织治安联防队
B.举办迎春文艺汇演
C.兴建社区食堂,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D.组织小区居民选举人大代表
2.深圳《第一现场》栏目报道南山区一些地方乱搭建,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问题,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解决。这主要体现了大众媒体的( )
A.传递信息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监督功能 D.文化传承
3.根据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以下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是( )
A.人民 B.人民代表
C.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下列既属于西部地区,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的是( )
A.陕、新 B.晋、甘 C.滇、新 D.藏、蜀
5.关于地图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地图上常用的判断方向的方法
C.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就越小,图上事物就越简略
D.在一个比例尺为1: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
地的实际距离为45千米
6.右图传递的信息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为加快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观察下图,我国输气管道西部起点与终点所处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8.读右图,指出为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其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实行晚婚晚育
C.提高人口素质 D.降低人口出生率
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 D.人口和铁梨
10.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
1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
A.赤壁之战 B.曹丕灭蜀
C.刘备入川 D.曹操统一北方
12.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闻尘偶记》)“三军败绩”指清政府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3.“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从何时起,东北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 (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4.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果实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D.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
15.2011年埃及发生动乱,国内形势紧张。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那么孕育埃及文明的的大河是( )
A.恒河 B.幼发拉底河
C.长江 D.尼罗河
16.“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17.下列人类使用的交通工具,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 )

19.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四组选项中调整措施广大农民拥有自主经营权的一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从边陲小镇发展为繁华大都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图1中所标的序号代表深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列有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选项,正确的是( )
A.从时间上,英国最早,其次是美国,然后是法国
B.美国1787年宪法中明确规定:美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路易十四被送上断头台
D.美国发布《独立宣言》的那一天取得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
22.在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是( )
A.生态环境 B.科学技术 C.社会舆论 D.风俗习惯
23.“制定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是下列哪个标志所代表的国际组织
( )

24.2011年1月3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勇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宋勇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上材料说明( )
①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 ④我国坚持违法必究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铁幕演说”的发表 D.东欧剧变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广州亚运会奖牌。奖牌背面设计主题为“乘风破浪,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以中国文化为底蕴,海洋文化为背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构图采用对称和均衡形式,翻腾的大海由近而远向两边破开,中轴下方为“吉祥如意”纹,左上方为广州亚运会会徽图形,右边为广州独特的“广船”图形,传递了岭南人独特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清朝初年,宣布实行禁海,迁海政策。到乾隆年间,把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材料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材料四:“从这里开始” 被正式确定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题口号。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开始”,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定位、特质和理念相辅相成,标明了深圳作为中国先锋城市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起点价值,体现了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宣告了深圳迈出跨越式科学发展、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新步伐的坚定信念,也是深圳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将开启大运会历史的新里程、新纪元。
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广州亚运奖牌设计主题体现了岭南人的什么精神?(1分)“海上丝绸之路” 兴起于什么时期?对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权对峙、科技发展两方面分析当时海上贸易繁盛的原因(4分)
问题二:读材料二,清朝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结果?(2分)
问题三:材料四中,从这里开始于什么时间?是什么会议上决定的?(2分)
问题四:对比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广东的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分别带来什么影响(4分)
问题五:综述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材料一:一直有着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在各国都在努力拼抢的新兴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到计算机硬盘,大到卫星、火箭,都离不开稀土元素。中国的稀土储备占全球的36%,但目前全球97%的稀土产量来自中国,我国的稀土却没有“物以稀为贵”,由于产量过剩,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使中国稀土一直以很低廉的价格销售。使近15年来我国的稀土资源却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大破坏。
材料二:卖资源没有赚到钱,却把我国的环境搞得一团糟。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介绍,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甚至不可逆转的环境代价。
材料三: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从2006年开始逐步减少稀土出口。2010年7月初,中国更宣布将2010年下半年的稀土出口减少72%。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减少稀土出口。
材料四:中国的这一做法,却让享受惯了中国廉价稀土的美国、日本非常不爽。据悉,美国和日本开始向中国施压,并对中国进行指责称,中国破坏自由贸易精神。
问题一:材料一说明我国稀土资源遇到了什么问题?(1分)
问题二:根椐材料二回答,我国的稀土开发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2分)
问题三: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目的是什么?(2分)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1分)要坚持哪些原则(2分)
问题四:面对美国日本方面的压力,你认为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2011年黄河下游山东省、河南等省黄河下游遭遇的60年一遇的特大气象旱灾。
抗旱形势严峻;
材料二:温家宝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
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
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要毫不松懈地继续
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优先
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
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
材料三:黄河防总已经决定从2011年2月16日开始,将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由目前500个流量继续增加到700个流量。到2月19日,把小浪底的下泄流量继续增加到1000个流量,全力支持河南抗旱浇麦。目前,河南黄河32座引黄取水涵闸已经全部开启,引水流量达204立方米每秒,相当于黄河每天供给一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为河南沿黄灌区干旱麦田解渴。
材料四:灾难面前,党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灾工作。连日来,各路大军顽强奋战,灾区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全国人民患难与共全力支援,中央财政安排救援物资和基金……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团结一心,全力应对旱灾。温家宝总理说:“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旱灾”。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并观察地图,说出旱灾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一地理单元?位于什么地形区?这个地方的居民饮食以什么为主(3分)并在图上相应位置写出山东省、河南省的简称。(2分)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什么?(1分)
问题三: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的哪一段?黄河的下游有什么特点?注入什么海洋。(3分)
问题四:阅读材料四,在抗灾过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2011年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中美地图:
材料三:胡锦涛同时指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但只要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中美关系就不会偏离正常航道。??
材料四:胡锦涛强调,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作为在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要积极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问题一:中美关系在历史上有过友好也有过敌对,写出中美关系友好及敌对各一件事件(2分)中美关系什么时候正常化?(1分)在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1分)
问题二: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中美之间隔着一个大洋,是什么洋?(1分)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说中美之间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6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回答中美关系良好有什么意义(2分)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1分)
2012年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全真模拟卷(七)
第一部分 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答案B】本题重在考差学生对社区功能的识别,A、C项是管理功能,D项属于政治功能,只有B项符合题意,可以直选B;
2.【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大众传媒的主要功能;电视报道促进了有关部门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体现了大众传媒的监督功能;根据题意可以直接选C;
3.【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人民、人民代表属于个人,无权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当作做主的权利,应当排除,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是具体的权力机关,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才能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当作做主的权利,因此选D;
4.【答案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排除B项,因为山西(晋)不属于西部地区;丝绸之路没有经过云南(滇)、西藏(藏)、四川(蜀), 因此,只能选择A。
5.【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识记与理解能力;ABD三项都是正确的,C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是比例尺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因此应当选C;
6.【答案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识别能力和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将六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所以选A;
7.【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在新疆,主要地形是盆地,终点在上海,主要地形是平原,四川盆地明显不在新疆,因此,只能选D;
8.【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图表资料的理解
能力,图表反映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高,需要提高,因此选C;
9.【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相关内容的识记能力,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周王把王都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因此选C;
10.【答案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古代生产工具的识别能力;B是古代灌溉工具,出现在东汉时期,C是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D是秧马,是插秧工具,出现在宋代,A是曲辕犁,出现在唐朝,因此选A;
11.【答案B】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三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根据所学,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在三国之前,刘备入川之时,魏国还没有建立,刘备也没有称帝,曹操统一北方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因此,只有B是正确的;
12.【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慈禧太后为过六十生日,挪用海军军费,致使甲午战争失败。因此选D;
13.【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基本史实的认识能力;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东北人民随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其他三个选项都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七七事变发生在华北,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西安事变发生在陕西,是推动国民党联共抗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三项都与东北抗日无关,只有C项发生在东北,因此选C;
14.【答案B】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重大成果的认识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回答此题,A项是辛亥革命的成果,C是解放战争的成果,D项是抗日战争的成果,都应该排除,因此选B;
15.【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埃及文明地理位置的认识能力;恒河与古印度文明有关,幼发拉底河与古巴比伦文明有关,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此三大河流都在亚洲,而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因此选D;
16.【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香港、澳门区旗的认识能力;紫金花是香港的市花、白莲花是澳门的市花,两种花正是两个区旗的标志,因此选C;
17.【答案B】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出现时间的识记和排序能力,一般地,有三种方法,一是准确记住时间,二是按照逻辑顺序,三是首尾优选排除法。马车出现的时间最早,飞机出现的时间最晚,因此可以首先排除A、D两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选择B;
18.【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别能力,原子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因此不可能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因此可以直选D;
19.【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识别序能力,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主权,因此自然拥有自主经营权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承包的是集体土地的经营权利,因此也具有土地自主经营权。因此,答案D;
20.【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比邻香港,因此选C。
21.【答案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重大史实的认识能力;美国实现的是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送上断头台的是路易十六,《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而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是1783年,《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所以A项是正确的,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时间是:英国1640年,美国1775年,法国1789年;
22.【答案B】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可以直选B;
23.【答案C】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国际组织徽章和会旗的识别能力以及国际组织职能的识记能力;题干显示的是世界杯贸易组织,因此C项符合题意,而A是欧盟的会旗,B联合国会徽,D是奥运五环;
24.【答案D】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考点的全面理解能力;①不用考虑,宋勇作为国家高级干部受到处罚,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精神,法院对宋勇案作出了判决,说明人民法院具有审判权,在我国只要违法行为,就必须追究,宋勇因违法犯罪受到法律追究,体现了违法必究的原则,因此每一个选项都符合题意,选D;
25.【答案A】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东欧剧变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因此A项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四大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问题一: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1分)宋元时期(1分)陶瓷、丝绸等(1分)南宋时,丝绸之路被金和西夏政权所阻断,被迫走海路(1分);在南宋时,航船普遍使用指南针导航(1分)(或造船业发达);
问题二:闭关自守(1分);中国在近代落后了(1分);
问题三:1980(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问题四:第一次是被动开放,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第二次是主动开放,中国走上强国之路。(意思相近都可得分)(2分)
问题五:不能故步自封,要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10分)
问题一:我国的稀土资源却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大破坏。(1分)
问题二: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
问题三: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2分)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2分)
问题四:坚持自己的立场,利用世界贸易的相关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与美日等国的交流与对话。(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问题一:北方地区;华北平原;面食;鲁,豫(5分)
问题二:以人为本、(为什么服务、执政为民)(1分)
问题三:中游、地上河(悬河)、渤海(3分)
问题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问题一:友好:30、40年代,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并取得了胜利(1分)敌对:50年代,抗美援朝(美国封锁台湾海峡)(1分)1979年(1分)台湾问题(1分)
问题二:太平洋(1分)
问题三:历史: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历史,美国是新兴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分)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2分)发展水平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美国是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强国。(2分)
问题四: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问题五:加强交流,对话与合作。(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