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 A.“光荣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 2. 下图的场景源自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为图中生产设备提供动力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达·芬奇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卡尔·本茨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最主要)(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4. 某同学在历史故事分享时讲到:5月21日,凡尔赛反动武装最终冲破了圣克鲁门……27曰,剩余的公社战士退守至拉雪兹神甫公墓……28日晚,公社战士高呼“公社万岁!”英勇牺牲。故事描述的是( ) A.五月流血周 B.宪章运动 C.攻占巴士底狱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5. “如果不摆脱分裂割据和诸侯纷争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所学历史,以下哪个国家的发展最符合这一观点( ) A.?英国?????????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 与此同时,美国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而南方则宣称这是一个灾难性措施。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拓展 B.黑奴贸易的出现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美国领土的扩张 7. 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用政权,通过“南方重建”,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美国梦,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材料论述的是南北战争的( ) A.原因 B.结果 C.经过 D.影响 8.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D.废除农奴制,促进经济发展 9. 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俄国在克里木战争的胜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奴隶获得解放,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奴制的废除对俄国实现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 D.实行了五年计划 10.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为此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加强中央集权 B.承认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1.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12. 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美洲许多地区的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 ②西欧殖民扩张 ③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④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13. 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中涌现的杰出女英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女贞德 D.克莱武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15.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人类创造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成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府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逼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正是基于此,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4)综合上述内容写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哪两个阶级的矛盾已相当尖锐? 17.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两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别写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起义的性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起义的各自结果。 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铁路. 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 马和驴,蒸汽机. 内燃机等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 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写图下面的字母代号)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的原因。 (3)说说两则材料中呈现的科技发明成果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CBAD 6-10ADCCC 11-15ABABA 二. 非选择题 16.(1)贫富分化加剧;宪章运动。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无产阶级。 (4)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17. (1)殖民者残酷的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 (2)国家:英国. 西班牙。性质:民族解放运动。 (3)结果:印度被英国殖民者镇压,拉丁美洲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18.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④。 (2)因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雄厚物质基础。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代替了蒸汽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 持久和稳定。由于电力的使用,与之相适应的电器和生产机械. 运输工具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也因此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 (3)汽车. 飞机. 火车. 轮船的发明,缩短了人们旅行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电灯的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