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渗入”。他提出的一系列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下列所述与这一系列纲领和政策不相符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 B.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C.干涉别国内政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 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种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
A.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两极对峙格局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一超多强格局
3.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 《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
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苏联出兵阿富汗
B.古巴导弹危机
C.科索沃战争
D.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5. 1970年尼克松总统提出家庭援助计划,对贫困家庭提供援助,这有利于推动(  )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日本经济的崛起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6. 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
A.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7.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因素与西欧不同的是(  )
A.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D.推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落后因素
8. 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9. 如图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10. 下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五年计划 时间 国民收入
平均增长
率(%) 工业总产
值平均增
长率(%) 社会劳动
生产增长
率(%)
“八五” 1966—1970 7.7 8.5 5.8
“九五” 1971—1975 5.7 7.4 4.6
“十五” 1976—1980 3.7 4.4 3.2
A.经济体制僵化 B.中苏关系破裂
C.欧共体的扩大 D.社会性质改变
11.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领导下成立的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哪方面(  )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12.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方针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13.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这条运河为“东方伟大的航道”。该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连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这条航道是( )
A.隋朝大运河 B.元朝海运航线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14.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踏上南亚次大陆. 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即向印巴两国发出强烈呼吁,希望两国本着友好和和平的精神,就包括克什米尔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对话。自印度. 巴基斯坦独立后,遗留下不少严重问题,印. 巴之间的严重对立,是南亚地区持续动荡的主要因素。与这种局面出现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
15. 新华网耶路撒冷(2008)12月27日电,以色列军队于当地时间27日上午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造成190多人死亡。造成巴以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民族问题 ②资源分配问题
③宗教问题 ④战争赔款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 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的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 欧. 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那一国际会议签订的?这一会议的操纵国中有那两个欧洲国家?“大萧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3)对比材料一. 二,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共同体”指的是那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状况。
(5)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某教授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1)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请你写出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愿。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相继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拉丁美洲人民也为捍卫民族主权而展开不懈地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涉及的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哪两个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
(2)图一和图二所提到的两个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面临的共同对手是谁?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3)图二中所指这个国家的革命与非洲哪个国家的革命类似?为什么?
(4)图一中的人物在革命胜利后宣布本国的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个人物是谁?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BBBD 6-10BDCDA 11-15AACA
二. 非选择题
16. (1)巴黎和会。英. 法。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2)两极格局。二战的打击(或欧洲的衰落),冷战的影响。
(3)对抗,联合。
(4)欧洲共同体,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已成为西方世界美. 欧. 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5)对抗俱损,联合双赢。
17. (1)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
(3)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祝愿:铸剑为犁共享和平;愿和平之花遍地开放,愿友谊之树亘古长青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的也可以)。
18. (1)古巴和巴拿马。
(2)美国。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的海关. 邮 政. 司法等权力。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3)埃及。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殖民者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4)卡斯特罗。古巴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