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翻开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我们可以看到(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 100万银元 D.领事裁判权 3.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于2013年4月25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法国皮诺家族26日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你知道这两件国宝是什么时期流失海外的( )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4. 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恩格斯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 A.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法两国在战争中火烧圆明园 C.俄国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战后签订了《天津条约》 5.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6.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是清政府的哪支舰队( ) A. 北洋舰队 B. 福建舰队 C. 南洋舰 D. 长江舰队 7. 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8. 下图是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大地即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你知道这是什么战役吗( ) A.定海之战 B.黄海大战 C.廊坊大捷 D.威海卫战役 9.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 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12.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 000万元,然而自1895年到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 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这种局面出现的内部原因是( ) A.通商口岸增多,工业利润增大 B.《马关条约》签订,外国企业刺激 C.“实业救国”提出,爱国热情迸发 D.公车上书成功,维新思潮引领 13. 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道路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4. 主张救亡图存,并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15. 近代中国人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 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它是( ) A.三联书店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新华书店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 (3)从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了清政府的本质是怎样的? (4)面对列强步步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 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材料二 如下图《新华手机报——世博特刊》【博爱】 (1)材料一中,上海的“开埠”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主要原因。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在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的三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3)读材料二中的图,指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2001年,中国上海承办的主题为“新世纪. 新挑战:参与. 合作. 促进共同繁荣”的国际会议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上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二次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自强’运动”指什么?这次运动先后提出的两个指导思想(口号)是什么?举例说明。 (3)“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上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度”上追求“西方化”的代表事件有哪些? ②影响近代中国的西方“思想”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BBCA 6-10ACCDA 11-15DBBCC 二. 非选择题 16. (1)中英鸦片战争。 (2)斗争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 关天培. 左宗棠. 邓世昌. 徐骧等。主要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同封建统治者. 外国侵略者作坚决斗争等精神教育。 (3)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对外妥协对内残酷镇压。 (4)首先应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宣传革命思想,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状,组织起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发动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 17. (1)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原因:上海是近代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经济繁荣(或答出上海外国人较多,洋货多;洋务工业发达;开埠通商较早也可)。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8.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旗号兴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等;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民用工业,如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等。 (3)①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②民主. 共和思想. 民主和科学思想等。 (意思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