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机器生产”. “工厂”. “工人阶级”. “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 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当今世界,煤炭. 石油. 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 ) A.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 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D.瓦特改进蒸汽机 3.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 ) A.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客观规律 C.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 4. 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记着“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他们纪念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宪章运动 C.《国际歌》的诞生 D.“五月流血周” 5. 林肯总统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割断最终引发了(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克里米亚战争 D.朝鲜战争 6.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 4个. 6个. 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7. 1693年,沙皇彼得一世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进行改革。下列选项中,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的是( ) A.鼓励商品进口 B.推广平民教育 C.废除农奴制度 D.建立新式海军 8.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解放农奴 B.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加强沙皇专制 9.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10.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使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历史 B.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D.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11. 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美洲许多地区的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 ②西欧殖民扩张 ③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④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12. 下列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尔 B.华盛顿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与圣马丁 13.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珍妮机 B.汽车 C.蒸汽机车 D.电子计算机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15. 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全国约1 066万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 服装. 采矿. 金属. 造纸. 印刷等行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 ) A.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 B.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角色转变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 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材料二 针对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 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诞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 要求自由的愿望? (2)材料二中的这位思想家是近代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谁?这一运动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综上所述,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 “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某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请回答: (1)材料所说情况的出现与哪个殖民国家有关? (2)本丁克认为“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护商业活动”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的又是哪个国家?你认为把这说成单纯的“维护商业活动”确切吗?为什么? (3)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导致印度人民的不满,最终引发了一场民族大起义,你知道起义什么时候开始的?结果如何? 18.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板块一 “科技革命促进社会发展”】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阶段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 蒸汽时代 ②________________ 能源 煤炭 ③_______________. 石油 (1)请你围绕板块一,将序号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板块二 “科技革命改变人们生活”】 材料一 如表。 工业文明的生活变化 衣 简朴实用. 大众化 食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住 钢筋水泥建筑. 高楼大厦 行 汽车. 火车. 轮船. 飞机等 医疗卫生 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休闲娱乐 读报纸. 杂志. 跳交谊舞;参加体育运动 (2)请你围绕板块二,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 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板块三 “科技推动经济腾飞”】 材料二 在19世纪最后30年,生产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三 1870—1913年英. 法. 德. 美实力变化表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三表格中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DBDB 6-10CDCBC 11-15BDBCC 二. 非选择题 16. (1)文艺复兴。意大利。资产阶级。 (2)伏尔泰。提倡理性,把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3)提供了理论前提。邓小平理论。 (4)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17. (1)英国。 (2)英国;不准确,英国在印度的掠夺. 剥削是以武力为后盾的侵略性的殖民活动。同样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以武力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而不是单纯的商业活动。 (3)1857年爆发;失败。 18. (1)①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电气时代 ③电力 (2)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 消极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 (3)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